冉秋叶想来帮忙,却被他轻轻推了出去:“你去陪着说话,这儿用不着你,别沾手了。”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家之主在关键时刻的担当。
厨房里很快便响起了富有节奏的切菜声,紧接着,是热油与葱姜蒜碰撞产生的激烈“刺啦”声,浓郁的爆锅香气瞬间升腾,霸道地钻出厨房,弥漫到整个房间,勾得人食指大动。
领导夫人嗅着这诱人的香气,笑着对冉秋叶感慨:“柱子的手艺,光是闻着这味道,就知道今天的饭菜肯定错不了。这香味,闻着就让人感觉踏实。”
大领导虽未说话,但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和期待。他听着厨房里传来的、充满生命力的忙碌声音,看着眼前温馨的小家和咿呀学语的孩子,再被这充满烟火气的香味包围,心中那因离别和前途未卜而产生的阴霾,似乎真的被驱散了不少。何雨柱正在用他最擅长、最质朴的方式,为他践行,也为他们之间的忘年交谊,做着最坚实的注脚。
此时此刻,整个厨房仿佛都只属于何雨柱一个人。他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烹饪工作当中,外界的一切干扰似乎都与他无关。只见他熟练而又灵巧地摆弄着手中的甲鱼,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娴熟自然,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首先,他轻轻地拿起一根筷子,小心翼翼地伸进甲鱼壳内,然后慢慢转动筷子。不一会儿功夫,甲鱼便被引诱出脑袋来。就在这时,何雨柱眼疾手快,猛地一把抓住甲鱼头,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刀砍下去——甲鱼瞬间毙命!紧接着,他迅速将甲鱼放在一旁,让其充分流血。待血流尽后,何雨柱端起一盆滚烫的热水,毫不犹豫地浇在了甲鱼身上。随着“呲啦”一声响,甲鱼表皮上的黑色外皮应声脱落。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何安全且完整地分离甲鱼坚硬的外壳和鲜嫩的肉质呢?对此,何雨柱显然胸有成竹。他手持锋利的菜刀,沿着甲鱼背部的边缘轻轻一划,接着用力一撬,只听“咔吧”一声脆响,甲鱼的外壳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般被成功剥离出来。最后,他仔细地检查并清理掉甲鱼体内残留的内脏,尤其是那块肥厚的裙边,更是被他打理得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之后,何雨柱并没有急于下锅炖煮。因为他深知甲鱼本身具有寒性,如果直接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于是乎,他从柜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姜片、枸杞、红枣以及几种特殊的中药材(具体配方只有他自己知晓),一起放进砂锅之中。随后,他往砂锅里注入足够多的清水,并用大火煮沸。待到水开之后,他才稍稍松了口气,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接下来还需要长时间的文火慢炖,才能真正将这道美味佳肴的精髓发挥到极致……
接着,他施展浑身解数。小公鸡被他做成了拿手的红烧鸡块,色泽红亮,香气扑鼻;五花肉做成了经典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鲫鱼熬成了奶白色的浓汤,撒上翠绿的葱花,鲜香诱人;几个清炒时蔬,碧绿爽口,恰到好处地调和了荤腥。
当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端上那张不大的桌子时,满室生香。尤其是那盆最后端上来的甲鱼汤,汤色清亮微黄,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混合了药材清香与甲鱼鲜香的复杂气味,令人闻之精神一振。
“李叔,李婶,没什么好菜,您二位将就着吃点。”何雨柱解下围裙,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憨厚地笑着。
大领导看着这一桌显然花了无数心思的饭菜,动容道:“柱子,你这‘没什么好菜’的标准,未免也太高了。这比很多大饭店的席面都不差了!”领导夫人也连连点头,目光落在那盆甲鱼汤上,好奇地问:“柱子,这汤看着就不一般,里面是加了药材?”
“李婶您好眼力,”何雨柱解释道,“这是甲鱼汤,我加了点枸杞、红枣和一些温补的药材一起炖的。这东西最是滋阴补气,养心安神,对身体虚弱、疲劳过度特别好。”
大领导闻言,拿起汤勺,舀了一小碗汤。汤入口,一股难以言喻的鲜醇瞬间包裹了味蕾,丝毫没有预想中的腥气,只有一种温润厚重的口感和淡淡的药香,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一股暖流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连日来积压在心底的郁气和身体上的疲惫,似乎真的在这口热汤下肚后,被冲刷掉了一些。他又尝了一块炖得酥烂的甲鱼肉和那胶质丰富的裙边,滋味更是妙不可言。
“好!真好!”大领导忍不住赞叹,又连喝了几口汤,感觉胃里暖暖的,身上也微微发汗,原本有些沉重僵硬的肢体都松快了不少,连带着精神都为之一振,多日来紧锁的眉头也不知不觉舒展开来。“柱子,你这手艺,真是绝了!这汤……喝着浑身舒坦。”
领导夫人也尝了,同样赞不绝口,感觉手脚都不像刚才那么冰凉了。这一顿饭,吃得格外舒心。甲鱼汤的滋补效果渐渐显现,大领导感觉不仅身体暖和轻松了许多,连日的失眠带来的头痛也缓解了,思绪似乎都清晰明快了些。领导夫人的气色也红润了不少。他们一边品尝着何雨柱精心烹制的佳肴,一边听着何雨柱说着厂里的趣事和孩子的成长,气氛温馨而融洽。
饭毕,窗外已是暮色四合。大领导和夫人起身告辞,脸上带着饱足后的红润和发自内心的轻松。冉秋叶细心地将点心、麦乳精和布料包好,递还给领导夫人。
走到院门口,大领导停下脚步,转过身,用力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灯光下,他的眼神复杂,有不舍,有感激,也有深深的嘱托:“柱子,我们就送到这儿吧。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北京,南下了。这一走,山高水长……有缘再见吧。”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何雨柱看着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辈,想起原着中的种种,又结合自己穿越而来的认知,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灼灼,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一字一句地说道:“李叔,您放心。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一定!”
这坚定的承诺,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大领导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他深深地看了何雨柱一眼,仿佛要将这个耿直、热情、总能在困境中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的年轻人牢牢刻在心里。最终,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携着夫人,转身步入了北京的夜色之中。
何雨柱站在门口,直到那两道身影彻底消失在胡同的拐角,才缓缓收回目光。他知道,时代的洪流无法抗拒,但总有些情谊,能够穿越时空,再次相逢。而他,作为一个知晓未来的穿越者,更加笃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