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世仇,就几年功夫给他打废了。
比起朝不保夕的东夏国,张渔歌对魏武更感兴趣。
他获取的信息不足,对魏武近期发生了什么也不太清楚。
这和自己霸道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在热武器出来之前,所有的兵种在面对重骑兵的时候都是爸爸打儿子。
尤其是黑甲军一贯喜欢富庶的平原地区,对山地和丘陵没有太多感情。
不然也不会放弃中亚地区和婆罗洲的中部高原了。
人口才是黑甲军最具价值的战利品,而不是土地和金钱,哪怕是牲畜和粮食,在黑甲军眼里也不过如此。
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个道理张渔歌还是懂的。
在张渔歌的设想里,未来的中原除了开发沿海区域,以及保留每个州府的主城。
绝大部分区域都不需要保留。
将大部分人口散出海外,中原作为保留地,维持基本的运转不至于废弃即可。
待到人口进入大爆炸的时候,由书院研究是否开发某一个地区,为人口回流提供相关的便利。
所以此次返回中原,首要任务也是获得足够的人口。
覆灭魏武不过是顺手为之。
从这里返回黑甲军控制区很方便,南下经过北境三州即可抵达风谷镇。
张渔歌已经召唤出一支队伍,将信息带回去。
而自己则打算去乌兰巴托看看,或者靠近前线探查相关信息。
从伤残退伍的老兵嘴里,张渔歌发现了魏武的打算。
他们研制出了一种重型步甲,配合新式的勾镰型武器,对东夏国的骑兵有着极大的克制。
让老兵描述,自己作画,把武器进行复原。
张渔歌搓着下巴,这特么不是背巍军的三重甲和钩镰枪吗。
北宋为了克制游牧骑兵而研发的武器。
合着自己打到现在成游牧民族了。
通过和老兵的交流,张渔歌发现,东夏没有灭亡的原因居然是托了自己的福。
同时也是遭了自己的灾。
为了对抗黑甲军的重骑,武帝直接拿拥有大量骑兵的东夏刷经验。
从魏武只伤不杀就能看得出一二。
大量的人口是魏武的优势,他不可能放弃丘陵和关隘,和黑甲军在草原进行作战。
自然用不上大量的骑兵,战马对粮草的消耗极大。
养一支骑兵的价格能养数倍的步兵,还是带重甲的步兵。
真是无语,看到一把倭刀样式的武器,张渔歌就知道武帝的重甲哪来的了。
这他妈海贸就是厉害,不但给魏武带来了钱粮,还让魏武获得了大量的钢材。
你可以说倭寇坏,但是不能说他菜,尤其是冶金这一块。
比中原只强不弱。
该死的倭寇,等自己拿下魏武获得出海口。
岛上蚂蚁窝都要灌开水。
难怪魏武突然间就变出这么多装备。
这是面位之子,来和自己对线了。
混蛋!
南越和海上群岛,为武帝提供粮食的事情,张渔歌早就知道了。
毕竟海盗活动的范围比海商大多了。
张渔歌没管的原因。
一个是暂时管不了。
另一个,都是自己人,打仗归打仗,没必要让百姓饿肚子。
不然早就杀穿东南半岛,去找魏武麻烦了。
只是自己没料到,岛国也有份打这次的巅峰赛。
回头让书院想想办法,钩镰这款武器对战马威胁太大。
最好能智取。
邪门一点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