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诱人的牧场和铜矿(1 / 2)

东夏国没救了。

这是张渔歌对它的评价。

当一个国家需要用女人和野人换取兵力的时候。

这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就不是被榨干那么简单了,而是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走到了末路。

不来乌兰巴托不知道,东夏已经穷途末路到了这个份上。

酒楼下空空荡荡的街道,只有零星的几个商户在开门。

而酒楼对面的妓馆却在百日里就开门迎客。

这透露了很多消息。

白天开门,说明晚上的消费已经不足以维持妓馆的运转。

也代表了官方力量的衰落,风月场所消费的主力不是商贾,而是官员。

就这一会的时间,张渔歌已经看见好几批官员出入了。

这监管力度要虚弱到什么程度,官员才敢百日宣淫。

打到这种程度东夏国还没有投降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魏武不同意。

而灭国的危机迫,使东夏国疯狂的榨取国家的骨髓,来维持战局的运转。

魏武帝和自己一样狠啊。

拿一个国家来练兵,好大的手笔。

东夏已经是烂到骨头里了,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对黑甲军来说都没有任何价值。

女人拿去换取野人的支援,留下来的都是歪瓜裂枣。

为数不多的男人,还残疾了一大半,基本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

至于牛羊,这里哪还有什么牛羊。

连牧民都没几个,谁去放牧。

张渔歌都怀疑前线的士兵在吃人肉了。

东夏可是纯游牧的民族,只有极少数地区在耕作,绝大部分人的食物来源都是牲畜。

他们没有长时间供养大军的条件,而且死亡和伤残的士兵需要抚恤,这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妓馆大部分都有官方背景,这也是为什么官员白日宣淫没人查的根本原因。

他们不消费,朝廷的日子会更难过。

张渔歌放弃偷袭乌兰巴托另一个原因是,这里有广袤的平原。

对黑甲军来说是最好的战场,对魏武来说是重要的牧马地,养马费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牧场。

就不知道武帝能不能忍住诱惑了。

而且这里不但有辽阔的牧场还有中原稀缺的铜矿!

通过收割世家豪商获得的财富总有用尽的时候。

即使海上贸易能带来大量的金银,却无法阻止铜币的流失。

番邦蛮夷最喜欢的不是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而是精美的铜币。

白银黄金大量流入的同时,铜币也在疯狂流出。

武帝没有别的选择,从海外购买铜矿价值不如象牙和香料,只能看着自家的货币外流。

随着民间的货币日渐稀缺,获得一个乃至数个铜矿是武帝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奥尤陶勒盖铜矿的的储量有数千万吨,武帝就是往死里挖,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挖空它。

众所周知,铜矿的伴生矿是金黄和白银,这相当于一座金山银山。

张渔歌很好奇,武帝会怎么选择。

骑兵作为古代唯一的顶尖战力,只要没有一个帝王会不喜欢。

如果他没有,要么缺钱,要么缺马,或者都缺。

能打重骑兵的只有重骑兵。

打了那么多场战役,天山王庭的铁浮屠给黑甲军带来的伤亡记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婆罗洲的人海战术,数百万人,黑甲军也没有死亡过万。

圣殿的铁罐头和埃极战车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