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与妖记 > 第236章 午后的光与未来的重量

第236章 午后的光与未来的重量(2 / 2)

陈婷回忆了一下,说道:“我们那次啊,好像是选了个周三的中午。一放学就在校门口集合,然后一起坐公交车过去,到了那边正好赶上他们安排的工作餐,吃完饭就开始交流,参观他们的社办,聊聊各自的近况和计划,整个过程大概两三个小时吧,下午上课前赶回来,时间上还是挺紧张的。”

“大中午?”夏语一听,眉头就下意识地皱了起来,脸上露出明显的顾虑,“中午不休息,下午的课岂不是要集体‘钓鱼’(打瞌睡)了?精神状态能保证吗?”他首先考虑到的,是这可能对正常学业造成的影响。

陈婷闻言,没好气地抬手,习惯性地拍了一下夏语的后脑勺,力道不重,却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说什么胡话呢!这是工作,是正经的社团外交活动!牺牲一点个人的午休时间,怎么了?不可以吗?”她觉得夏语有时候考虑得太多,显得有些“婆妈”。

夏语捂着被她拍过的地方,苦着脸,但语气却异常认真地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社长。我这也是为大家考虑,更是为文学社考虑啊。你也知道,现在学校和一些老师对我们文学社的看法本来就很微妙,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不在少数。如果这次出去交流,让参与的同学因为中午没休息,导致下午上课无精打采,甚至被任课老师点名批评……你猜,那些老师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文学社净不干正事,只会耽误学生学习?到时候,他们直接一个电话打到黄书记或者李副校长那里去投诉,挨批评、写检讨的,最后不还是我吗?”他的担忧不无道理,体现了他作为负责人必须考虑的复杂层面。

陈婷原本觉得夏语是小题大做,但听他这么一分析,仔细斟酌了一下,发现确实存在这种风险。学校管理层对社团活动的态度一向谨慎,尤其是对可能影响学业的行为非常敏感。她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下来,带着点歉意,声音也轻了一些:“行吧……刚才那下算我打错了。那……按照你的想法,你觉得安排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夏语见她听进去了,立刻来了精神,眼睛一亮,说道:“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安排在周末?比如周六的上午或者下午?这样时间充裕,大家也不用赶着回来上课。我们可以组织自愿参加的社员和社委,一起过去,中午或许还能一起吃个饭,更从容地逛逛别人的校园,深入交流一下各自社团管理和活动开展的经验。你觉得呢?”他描绘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深入的交流场景。

陈婷听完,却提出了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安排在周末?那岂不是更占用大家的私人休息时间了?本来周末就是同学们放松、处理个人事务或者回家的时候。这样要求,个人空间?”

夏语似乎早就考虑过这一点,他笑了笑,解释道:“所以我才强调‘自愿原则’啊。想参加这次交流、想出去开阔眼界、学习经验的,自然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牺牲一点个人的休息时间。我觉得这很公平。而且,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次交流,与其说是纯粹的社团公务,不如说是一次个人的学习拓展机会。它不会直接给文学社带来立竿见影的收益,但绝对能给参与的每个同学带来宝贵的见识和人脉。所以,相应的,费用可以由社里经费承担,但付出的时间,就需要用个人的休息时间来置换。这样解释,是不是听起来更容易接受一些?”他的思路灵活而务实,总能在规则和现实之间找到可行的缝隙。

陈婷看着他,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赞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她轻轻摇了摇头,叹道:“夏语啊夏语……你还真是……什么都算计到头了。连这种说法都想好了。”她的话语里听不出是褒是贬。

夏语无奈地摊了摊手,脸上的笑容带着点苦涩:“没办法,社长。文学社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比如经费紧张、不被重视、活动影响力有限,这些都不是我一个人、一时半会儿就能彻底解决的。所以,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只能尽量去规划,去平衡,去规避风险。我现阶段最大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校领导、让老师们不再觉得我们文学社是个只会添乱、消耗资源的‘负累’和‘包袱’。我们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你明白吗?”他的语气诚恳而沉重,透露出与年龄不符的责任感和清醒。

陈婷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远处实验高中那熟悉的校门轮廓,它在前方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她轻轻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理解和无奈:“我明白。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我当初也没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或许你现在采用的这种……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策略,已经是目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了。”她认可了夏语的难处和他的应对方式。

两人说着,已经走到了学校大门口。鎏金的校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进出的学生也明显多了起来,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夏语停下脚步,看向陈婷,脸上重新挂上了轻松的笑容,问道:“到了。社长,你是直接回宿舍继续你的‘补眠大业’,还是……发发善心,陪我去文学社办公室坐坐?”

陈婷闻言,脸上露出明显的意外神色:“你还去文学社办公室?这都放假了,不早点回家休息?下午没别的事了?”她以为拜访结束,夏语也该放松一下了。

夏语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执着,也带着点旁人难以察觉的压力:“回去看看。也许……还能静下心来,想想有没有什么别的、可以破局的办法?或者就是把明天晚上要讨论的联谊方案再细化一下。”他总是这样,仿佛有永远用不完的精力,和永远思考不完的问题。

陈婷看着他眼底下那抹不易察觉的、被忙碌掩盖住的淡淡青黑,心里微微动了一下。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再次伸出手,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的动作带着更多的鼓励和支持:“那行,你去吧!我就不陪你了,我得回去把早上缺的觉补回来,不然下午没精神看书了。你自己……也别待太晚。”

说着,她朝夏语挥了挥手,转身便向着女生宿舍楼的方向走去,背影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沓。

夏语也抬起手,朝着她的背影挥了挥,算是告别。然后,他转过身,面向那栋熟悉的综合楼。午后的阳光将大楼的影子投下,门口的区域显得有些阴凉。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那些纷乱的思绪和隐约的压力都暂时压下,然后迈开步子,独自一人,踏入了那片阴凉之中,走向位于三楼的文学社办公室。

走廊里空无一人,安静得能听到自己脚步的回声。阳光从尽头的窗户斜射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长长的、明亮的光带,光带中尘埃浮动。

时间走得那么快,快得让人心慌。事情那么多,像永远也处理不完的线团。那些来自多方面的期待、潜在的规则、肩上的责任,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甘平庸的渴望……所有这些,交织成一张无形却切实存在的网,笼罩在少年尚且单薄的肩膀上。

他推开文学社办公室那扇熟悉的门,里面空荡荡的,桌椅整齐,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旧书籍特有的味道。他走到窗前,推开一扇窗,让午后微凉的、带着阳光味道的风吹进来。他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逐渐热闹起来的校园,那些嬉笑打闹的身影仿佛离他很远。

压力如影随形。而他,这个身兼数职、心怀梦想的少年,又将如何在这纷繁复杂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安放这份青春的重量,并一步步走向他口中那个“新的台阶”?

答案,或许就藏在他此刻独自面对这一室寂静的、专注的侧影里。未来,正在这份静谧的思考中,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