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与妖记 > 第19章 月色下的慰藉与邀约

第19章 月色下的慰藉与邀约(2 / 2)

“不过,夏语,”刘素溪侧过头,目光温和地落在他依旧紧锁的眉头上,“我觉得,你可能把它看得太重了。”

“太重?”夏语不解地看向她。

“嗯。”刘素溪点点头,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悦耳,“摸底考试,顾名思义,它的目的不是要‘打倒’谁,而是‘摸清’大家的基础在哪里。就像……嗯,就像我们广播站调试设备,首先要听清楚各个频段的声音底噪,才能知道怎么调整到最佳状态,对吧?”她用一个夏语能理解的比喻,巧妙地化解了考试的压迫感。

“所以呢,”她继续说着,语气轻柔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平静,“与其被它吓得手足无措,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能做到什么。把焦虑的时间,用来梳理一下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哪怕只看懂了一页书,弄明白了一个公式,那也是收获,是你在‘全力以赴’的路上前进的一小步。”

她顿了顿,看着夏语若有所思的表情,眼神更加柔和:“高中三年,考试会很多很多。如果每一次都像现在这样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那日子还怎么过呀?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就够了。结果如何,交给老师去评判。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认真对待自己。”

她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股温润的清泉,缓缓流淌过夏语被焦虑和恐慌灼烧得干涸的心田。那些疯狂滋长的藤蔓,仿佛被这清泉浇灌,不再那么狰狞地缠绕。刘素溪的话语里没有空洞的安慰,只有设身处地的理解和一种基于经验的、通透的智慧。那份“全力以赴,无愧于心”的淡然,像一盏微弱的灯,在夏语被黑暗笼罩的心路上亮了起来。

夏语静静地听着,感受着晚风拂过面颊的微凉,也感受着刘素溪话语中传递过来的那份平和的力量。他紧绷的肩线,不知不觉地松弛了一些。紧锁的眉头,也缓缓舒展开来。虽然考试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但那份几乎要将他吞噬的慌乱和无助感,却在刘素溪温软的声线里,如同潮水般悄然退去。

“谢谢你,素溪学姐。”夏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真诚,“听你这么说……心里好像没那么堵了。”他抬起头,望向夜空,深蓝色的天幕上,几颗疏朗的星子闪烁着微光。今晚的月色似乎比刚才清亮了一些,不再是那种令人窒息的惨白,而是一种温柔的、带着凉意的银辉。晚风拂过,似乎也重新带来了草木的清新,那丝若有似无的甜意,仿佛又回来了。

找回了一点信心的夏语,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今晚的车棚似乎格外安静,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咦?”他环顾四周,有些疑惑地问,“雪茹呢?今晚没跟你一起?”

提到陆雪茹,刘素溪脸上露出了然又带着点无奈的笑容:“她呀,现在可是大忙人。文学社那边,因为你们的稿子(她特意加重了‘你们的’三个字,眼含笑意地看了夏语一眼),社长像打了鸡血,整个社刊的进度都赶起来了。雪茹被陈婷社长抓了壮丁,每天晚上都留在学校加班加点,不是校对排版,就是跑印刷厂协调,忙得脚不沾地。估计这会儿,还在社办对着电脑屏幕奋战呢。”

夏语恍然,想起陆雪茹那风风火火的性格和文学社社长陈婷发现“宝藏”后那势在必得的眼神,不由得也笑了笑。看来,他那几篇“呕心沥血”的稿子,引发的后续风暴还不小。

两人推着车,在静谧的林荫道上缓缓前行。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经过刚才的倾诉和开导,气氛变得更加轻松和自然。沉默不再尴尬,反而带着一种舒适的默契。

走了一段,刘素溪忽然侧过头,看向夏语,琥珀色的眼眸在月色下闪烁着微光,带着一丝认真的探询。

“对了,夏语,”她的声音依旧温软,“有件事……一直想问问你。”

“嗯?学姐你说。”夏语看向她。

“你……”刘素溪似乎斟酌了一下措辞,语气带着真诚的邀请,“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广播站?”

“广播站?”夏语微微一愣,这个邀请有些出乎意料。

“嗯。”刘素溪点点头,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上次听你在学生会面试最后应对主席追问时,临场反应和表达都很清晰,虽然……咳,中间出了点小插曲(她想起那句“人和畜生”,忍不住莞尔),但后面补救得非常好,条理分明。而且,”她的目光落在夏语脸上,带着欣赏,“我觉得你的声音……也挺有特点的,清朗,有辨识度。广播站正好也在招新,如果你愿意尝试,我觉得会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两人之间。刘素溪的邀约,像一颗小小的种子,轻轻落在夏语刚刚被考试焦虑搅动过、又被她温柔抚平的心湖上。广播站?那个用声音传递信息、连接校园的地方?那个……有她在的地方?

他看着刘素溪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柔和的脸庞,那双盛着星辉与期待的眼眸,一种新的、混合着好奇与隐约悸动的情绪,悄然萌发。考试的压力似乎被推远了一些,而前方,似乎又展开了一条带着声音温度的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