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厄瓜多尔 火锅呈现(1 / 2)

基多的清晨带着安第斯山脉特有的清冽,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鹅卵石铺就的老街上,将殖民时期巴洛克风格教堂的尖顶镀上金边。史国栋站在“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临时办公点的露台上,指尖夹着刚泡好的碧潭飘雪,目光掠过远处云雾缭绕的皮钦查火山。

“史总,迈克尔带着本地团队到了。”助理小陈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她身后跟着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男人,西装袖口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刚从外面奔波回来。

迈克尔快步上前,用力握住史国栋的手,爽朗的笑声在露台回荡:“史总,你可算来了!这里的阳光比加州还热情,就是这海拔让我每天都像在练高原反应。”他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深蓝色的眼睛里满是兴奋,“我已经按您的吩咐,在基多和瓜亚基尔各开了一家直营店,另外10家加盟店也都选好了址,就等你拍板。”

史国栋笑着递过一杯茶:“迈克尔,辛苦你了。这三天我转了基多老城和北部的赤道纪念碑景区,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街上全是披萨店和拉美烤肉摊,连一家正经的中餐馆都找不到。”他顿了顿,指尖在栏杆上轻轻敲击,“你确定这里真的没有火锅品类?”

“千真万确!”迈克尔夸张地举起右手,“我带着团队跑了七个主要城市,最多只在唐人街看到两家卖炒饭炒面的小店,味道还不正宗。当地人对中国美食的认知,还停留在‘左宗棠鸡’这种美式中餐的层面。”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调研报告,“你看,这是我们做的市场问卷,8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新口味,尤其是带有辣味的料理。”

正在这时,办公点的门被推开,一位穿着传统印加花纹长裙的华裔女性走了进来,乌黑的长发挽成发髻,露出精致的五官。“史总,迈克尔先生,我是本地华侨商会的林慧,负责协助你们对接本地资源。”她的普通话带着一丝西班牙语的卷舌音,笑容温和而干练。

史国栋起身迎接:“林女士,幸会。听说在厄瓜多尔有近十万华侨华人?我这几天在基多街头倒是看到不少中文招牌。”

林慧点点头,接过小陈递来的水杯:“是的,早期华侨主要集中在瓜亚基尔的港口区,做进出口贸易和餐饮生意。近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基多发展,这里虽然是首都,生活成本却比国内二线城市还低,加上气候宜人,很多人都打算长期定居。”她看向史国栋,眼神中带着期待,“你们能来开火锅店真是太好了,我们华侨早就盼着能吃到正宗的家乡味。”

迈克尔插话道:“史,林女士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本地食材供应商、装修团队还有签证办理,都是她一手对接的。而且她还告诉我,厄瓜多尔人特别爱吃肉,白虾和牛肉的价格比国内便宜一半还多。”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史国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的鱼羊鲜火锅,核心就是食材新鲜。如果能就地采购高品质的羊肉和海虾,成本能降低不少。”他转向林慧,“林女士,能不能麻烦你带我去本地的食材市场看看?我想亲自考察一下。”

“当然可以,”林慧爽快地答应,“基多最大的中央市场就在老城附近,那里有新鲜的本地羊肉,还有从瓜亚基尔港口刚运过来的白虾。对了,市场里还有很多印第安人的手工酱料,说不定能和你们的火锅底料搭配出特色。”

一行人驱车前往中央市场,车子穿过基多老城的狭窄街道,两旁的建筑色彩鲜艳,红瓦白墙间点缀着墨绿色的阳台,阳台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偶尔能看到穿着传统服饰的印第安人走过,宽大的斗笠和刺绣披肩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厄瓜多尔虽然小,但地理环境特别多样。”林慧坐在副驾驶座上介绍道,“从基多的高原气候,到瓜亚基尔的热带海滨,再到亚马逊平原的雨林,开车几小时就能体验到不同的气候带。”她指向窗外远处的雪山,“那就是钦博拉索峰,虽然不是世界最高峰,但因为地球是椭球体,它的峰顶是离地心最远的地方。”

史国栋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近处的热带植被形成鲜明对比。“这么独特的地理环境,肯定能吸引很多游客。”他若有所思地说,“我们的第二个策略就是在主要景点开店,看来这个方向是对的。”

中央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摊位鳞次栉比。空气中混合着香料、水果和海鲜的味道,西班牙语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林慧带着史国栋来到一个羊肉摊位前,摊主是个留着络腮胡的印第安男人,看到林慧热情地打招呼。

“这是卡洛斯,他的羊肉都是来自安第斯山区的放养羊,肉质特别鲜嫩。”林慧用西班牙语和卡洛斯交流了几句,然后转向史国栋,“他说可以给我们长期供货,价格比市场价低15%,而且每天早上新鲜现杀。”

史国栋拿起一块羊肉仔细观察,肉质鲜红紧实,筋膜分布均匀。他用手指按压了一下,弹性十足。“不错,这个品质符合我们的要求。”他对迈克尔说,“你安排人对接一下,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一定要注明保鲜标准。”

接着他们来到海鲜区,刚打捞上来的白虾还在泡沫箱里蹦跳,个头饱满,外壳呈青灰色。摊主是个华裔老人,看到史国栋一行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道:“你们是来开餐馆的?我这虾新鲜得很,每天从瓜亚基尔空运过来的。”

“大爷,您这虾怎么卖?”史国栋蹲下身子,拿起一只虾掂量了一下。

“给你批发价,一公斤五美元。”老人笑着说,“我在这里卖了二十年海鲜,认识很多华侨,你们要是长期要货,价格还能再优惠。”

迈克尔在一旁算了算,惊讶地说:“这比美国的价格低太多了,简直是成本洼地。”

史国栋点点头,对老人说:“大爷,我们每天大概需要五百公斤虾,你能保证供应吗?”

老人眼睛一亮,连忙点头:“没问题!我儿子就在瓜亚基尔的渔港工作,每天给你留最新鲜的货。”

考察完食材市场,一行人回到办公点。刚进门,负责市场调研的小张就拿着一叠问卷跑了过来:“史总,我们在基多大学附近做了试吃调研,反响特别好!”

“哦?详细说说。”史国栋示意他坐下。

小张翻开调研报告,兴奋地说:“我们准备了三种口味的火锅底料,麻辣、番茄和菌汤。没想到当地人最爱的居然是麻辣味,虽然辣得直冒汗,但都说特别过瘾。还有我们的鱼羊鲜组合,他们一开始担心羊肉和鱼肉会有腥味,尝过之后都赞不绝口,说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味道。”

迈克尔补充道:“我还带了一些样品去拜访了当地的旅游局局长,他说如果我们能在赤道纪念碑、基多老城这些景点开店,政府可以提供税收减免,还会帮我们在旅游手册上做宣传。”

史国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眼神坚定:“既然市场反应这么好,那我们就加快推进计划。第一,在基多、瓜亚基尔、昆卡这三个主要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各开五家直营店,同时开放加盟权限,目标是三个月内开出50家加盟店。第二,在赤道纪念碑、钦博拉索峰景区和亚马逊雨林入口处,各开一家特色主题店,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做推广。第三,继续加大试吃调研力度,在各大商场、超市和大学门口设置试吃点,收集客户反馈,调整口味适配本地需求。”

“史总,三个月开出68家店,会不会太激进了?”小陈有些担忧地说,“我们的团队人手可能不够,而且本地的装修和运营团队也需要时间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