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进喀布尔 得阿富汗(2 / 2)

史国栋松了口气,却也意识到,在阿富汗开火锅店,比他想象的还要难。

装修到一半的时候,食材供应又出了问题。纳迪尔原本答应提供羊肉和蔬菜,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却迟迟不见送货。史国栋让阿凡堤去催,阿凡堤回来后,脸色很难看。

“史总,纳迪尔说最近农场的羊肉不够,要等半个月才能供货,蔬菜也因为天气原因,产量减少,价格要涨一倍。”阿凡堤说。

史国栋一下子就明白了,纳迪尔是想坐地起价。他冷笑了一声:“他这是觉得咱们离不开他了?阿凡堤,你再去跟他谈,就说如果他不能按时供货,咱们就从巴基斯坦进口,到时候他的股份,咱们也要重新算。”

阿凡堤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

没想到,阿凡堤这一去,却被纳迪尔扣下了。纳迪尔放出话来,说史国栋要是不答应涨价,就别想让阿凡堤回来。

杨晓英得知消息后,当场就哭了:“老史,这可怎么办啊?阿凡堤要是出事,咱们怎么跟他家人交代?要不咱们别干了,咱们回成都吧?”

史国栋心里也急,但他知道,现在不能慌。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卡里姆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史国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卡里姆先生,我是史国栋。纳迪尔扣了我的人,还坐地起价,你看这事该怎么解决?”

卡里姆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说:“史先生,我知道这件事。纳迪尔是当地的老牌官员,有点恃宠而骄。你别担心,我会去跟他说,让他放了你的人,按照之前的约定供货。”

挂了电话,史国栋松了口气。杨晓英看着他,眼里满是担忧:“卡里姆会帮咱们吗?”

“会的。”史国栋点了点头,“他跟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要是咱们的店开不起来,他也拿不到好处。而且他是塔利班的人,纳迪尔再横,也不敢跟塔利班作对。”

果然,当天下午,阿凡堤就被放了回来。他身上有些擦伤,脸色也不好看,但总算是安全了。

“史总,纳迪尔那家伙太过分了,不仅扣了我,还打了我一巴掌。”阿凡堤气愤地说。

史国栋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以后咱们离他远点。他已经答应按时供货,价格也不涨了,这事就算了。”

经历了这两件事,史国栋更加谨慎了。他让厨师们反复调试火锅的口味,既要保留川渝火锅的麻辣鲜香,又要符合阿富汗人的清真饮食习惯。

比如,他们不用猪油,改用牛油和羊油混合,调料里也去掉了猪肉相关的成分,增加了当地喜欢的孜然、豆蔻等香料。

试营业那天,店里来了不少人,有塔利班的官员,有当地的商人,还有一些好奇的老百姓。

卡里姆也来了,他穿着传统的阿富汗长袍,坐在角落里,看着店里的景象,脸上没什么表情。

史国栋亲自给卡里姆端上一锅鱼羊鲜火锅,笑着说:“卡里姆先生,您尝尝,这是咱们的招牌火锅,鱼肉和羊肉炖在一起,很鲜。”

卡里姆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汤,尝了一口。他眼睛亮了一下,又夹了一块鱼肉,慢慢咀嚼着。过了一会儿,他点了点头:“不错,味道很好,比我们当地的烤肉还好吃。”

听到卡里姆的夸奖,史国栋松了口气。周围的客人也纷纷称赞火锅的味道,有的客人甚至吃得满头大汗,还不停地说“好吃”。

试营业很成功,正式开业后,店里更是天天爆满。

很多阿富汗人都是第一次吃火锅,觉得这种吃法很新鲜,而且味道也符合他们的口味。

还有一些在喀布尔的外国人,也慕名而来,吃完后都对这家中国火锅店赞不绝口。

可就在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又出了岔子。

一天晚上,店里快打烊的时候,突然冲进来几个蒙面人,手里拿着枪,对着收银台大喊“把钱交出来”。

当时店里还有几个客人,吓得赶紧躲到桌子底下。收银员是个年轻的中国女孩,吓得脸色惨白,手里的钱都掉在了地上。

史国栋正好在店里,他赶紧走了过去,对着蒙面人说:“钱我可以给你们,但你们别伤害人。”

蒙面人看了史国栋一眼,又看了看周围,似乎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那两个负责安全的塔利班士兵冲了进来,对着蒙面人开了两枪,子弹打在地上,溅起一阵尘土。

蒙面人吓得赶紧转身就跑,消失在夜色中。

士兵追了出去,没过多久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两个蒙面人的面罩,对史国栋说:“他们跑了,但我们会继续追查。”

史国栋走到收银台,捡起地上的钱,递给那个女孩:“别怕,没事了。”

女孩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哽咽着说:“史总,我有点害怕,我想回家。”

史国栋心里也不好受,他点了点头:“要是你实在害怕,我就安排你回四川。”

这件事过后,店里的员工都有些人心惶惶,杨晓英更是天天提心吊胆,劝史国栋赶紧关掉店,回中国。

“老史,咱们已经赚了点钱了,差不多就行了。留在这儿太危险了,万一再出点事,怎么办?”杨晓英的声音里满是哀求。

史国栋看着店里忙碌的景象,又想起了刚到喀布尔时的决心。他知道,现在放弃太可惜了。他握住杨晓英的手,认真地说:“晓英,我知道你担心,但你看,现在店里的生意这么好,很多阿富汗人都喜欢咱们的火锅。如果咱们现在走了,不仅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那些跟着咱们的员工也会失业。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局势再稳一点,咱们就把店交给阿凡堤管理,咱们回成都,好不好?”

杨晓英看着史国栋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她知道,史国栋心里有杆秤,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认定的事。

接下来的几个月,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史国栋又在喀布尔开了几家分店,还招聘了很多当地的员工,教他们做火锅、做管理。

很多当地的员工都很感激史国栋,因为这份工作不仅让他们能养活家人,还让他们学到了新的技能。

有一天,卡里姆来到店里,找到史国栋,笑着说:“史先生,你的火锅店现在在喀布尔很有名,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有个好吃的火锅。我觉得,咱们可以把店开到其他城市去,比如坎大哈、赫拉特,你觉得怎么样?”

史国栋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好,我正有这个想法。”

就这样,在卡里姆的帮助下,史国栋的火锅店开始向阿富汗其他城市拓展,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开了200多家店,成为了阿富汗最受欢迎的餐饮品牌之一,赢得了阿富汗人民的尊重和认可。

比预想快了将近一年。拿下了最难的阿富汗。石国栋相信西亚的火锅拓展一定会很顺利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