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的国家,有着8.8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含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41万(含科索沃地区177万 )。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首都贝尔格莱德是一座拥有168万人口(2023年)的繁华都市。
塞尔维亚的经济近年来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691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欧元。其工业涵盖冶金、汽车制造等领域;农牧业发达,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农业用地广阔;服务业中,旅游业发展良好,当年接待外国游客213万人次。
塞尔维亚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友好关系,前年塞尔维亚成为欧洲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新时代命运共同体关系的国家,中国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塞尔维亚的饮食融合了巴尔干、地中海、土耳其以及中欧饮食的特色。塞尔维亚人饮食习惯独特,无肉不欢,每人每年吃掉约41.4公斤的肉,香肠、酸菜、烤肉、火腿等是常见食物,面包是主食,搭配果仁、蜜糖、果酱等调味料,干酪、酸奶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在吃鸡肉和鱼时可以用手优雅享用,但吃其他肉类时要用刀叉;面包放在餐桌上或餐盘旁边,而非餐盘上;早餐8 - 10点、午餐下午3点、晚餐9 - 10点,且晚餐较为简单、分量小 。
史国栋在塞尔维亚拓展“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之前,安排团队在贝尔格莱德以及塞尔维亚的几个大城市进行市场摸底。塞尔维亚与中国关系友好,是中国游客赴欧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尽管塞尔维亚美食丰富,但火锅在这里却还是一片空白。塞尔维亚人对肉类的喜爱,与火锅这种以肉为主食材的餐饮形式天然契合。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使得民众乐于接受新鲜的美食体验,而火锅丰富的口味层次,无论是麻辣鲜香的川渝风味,还是鲜美的清汤锅底,都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此外,随着塞尔维亚旅游业的发展,大量外国游客涌入,他们也渴望尝试新奇的美食。火锅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市场调研发现,塞尔维亚民众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且当地餐饮市场竞争相对较小,火锅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能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成功推广,不仅能为塞尔维亚民众带来全新的美食享受,也将为当地餐饮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开创一番广阔的天地。
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一个令人兴奋的餐饮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史国栋团队即将同时开设三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标准示范店。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拓展,更是一次中塞文化在美食领域的深度交融。
为了让塞尔维亚民众能更好地感受川渝火锅的魅力,同时也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示范店的设计团队可谓煞费苦心。在空间布局上,借鉴了中式建筑讲究对称与和谐的理念,营造出庄重而优雅的氛围,同时也融入西方餐饮空间开放与通透的元素,让整个用餐环境显得灵动且充满活力。走进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是具有中式特色的木质雕花屏风,但屏风的造型和色彩搭配又巧妙地结合了塞尔维亚当地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别样的美感。墙上的装饰画既有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也有塞尔维亚艺术家创作的具有当地风情的油画,两者相互映衬,诉说着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故事。
在家具的选择上,选用了木质的桌椅,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这是中式餐饮空间常用的元素,但在桌椅的款式设计上,加入了符合塞尔维亚人使用习惯和审美的线条与装饰。灯具则选用了具有中式特色的宫灯造型,但材质和灯光效果却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良,使其更贴合餐厅整体的时尚氛围。在色彩运用方面,以中国传统代表繁荣和好运的红色、金色为主色调,同时点缀塞尔维亚文化中喜爱的色彩,达到一种和谐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原材料采购也是筹备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团队决定尽可能地在本地进行物料采购。塞尔维亚的农业十分发达,当地丰富的农产品为火锅店提供了优质的食材来源。新鲜的蔬菜、肉类可以直接从当地的农场和市场采购,例如,每天清晨从贝尔格莱德着名的泽莱尼韦纳茨市场(Zeleni Venac arket)采购各种色彩鲜艳的时令蔬菜,从当地牧场挑选上等的牛羊肉。而对于一些具有川渝特色的食材和调料,如火锅底料中不可或缺的辣椒、花椒等,除了部分从国内进口高品质的原料外,也尝试在当地寻找合适的替代品,或者与当地供应商合作进行定制生产,以确保在保留川渝火锅独特风味的同时,也能适应塞尔维亚的市场和成本要求。
此外,考虑到塞尔维亚人大多不会使用筷子,史国栋团队决定大力推广应用中国发明的智能夹菜电动筷子。这种创新的餐具既解决了当地人用餐工具的难题,又为用餐过程增添了一份科技感和趣味性。在示范店中,会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为顾客介绍和演示电动筷子的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快速上手,享受自在的用餐体验。
相信这三家融合了中塞风格设计、采用本地物料采购以及引入创新用餐工具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标准示范店,在贝尔格莱德开业后,将为塞尔维亚的餐饮市场带来全新的活力,成为中塞文化交流的又一个生动注脚,让塞尔维亚民众在品尝美味火锅的同时,也能深入领略中国川渝地区的饮食文化魅力。
当三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标准示范店在贝尔格莱德同时开业,一场跨越万里的美食风暴迅速席卷这座历史名城。开业首日,三家门店外早早排起蜿蜒长队,队伍中既有对中国美食充满好奇的本地居民,也有闻讯而来的各国游客,甚至还有不少在塞华人携亲带友赶来“尝鲜”,热闹场景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推开装饰着中塞融合元素的店门,浓郁的火锅香气裹挟着热情扑面而来。店内,中式红灯笼与塞尔维亚特色水晶吊灯交相辉映,墙壁上展示的中国川剧脸谱与塞尔维亚民间手工艺品相得益彰,服务员身着融合两国传统服饰元素的制服穿梭其中,让食客仿佛置身于一场文化交融的盛宴。不少塞尔维亚顾客一边惊叹于店内充满异域风情又不失精致的装潢,一边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拍照分享,开业盛况瞬间刷爆当地社交媒体。
在智能夹菜电动筷子的助力下,即便从未使用过筷子的塞尔维亚食客也能轻松享用火锅美食。他们新奇地摆弄着手中的电动筷子,看着它精准夹起鲜嫩的鱼片、弹牙的羊肉,脸上洋溢着惊喜与兴奋。搭配着丰富多样的蘸料台,从经典川味香油蒜泥,到专为本地口味调制的酸奶薄荷酱,食客们尽情尝试各种风味组合。“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美食!”贝尔格莱德本地居民安娜一边大口吃着麻辣鲜香的毛肚,一边竖起大拇指,“火锅的热辣与食材的鲜嫩完美融合,电动筷子的设计太贴心了,让我能毫无障碍地享受这份美味!”
开业期间,店内推出的“鱼羊鲜”特色锅底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鲜美的鱼汤与醇厚的羊肉汤巧妙融合,汤底沸腾时,奶白色的汤汁翻滚,散发出诱人香气,吸引无数食客慕名而来。不少人起初对鱼和羊肉搭配心存疑虑,但尝过第一口后便赞不绝口。“原本担心两种味道会冲突,没想到如此和谐,鲜得让人停不下来!”来自德国的游客马克连喝三碗汤后,仍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