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进入三晋 酸味当先(1 / 2)

九月的太原,空气中浮动着老陈醋特有的醇厚气息。史国栋站在柳巷街头,看着玻璃橱窗里热气腾腾的火锅店,眉头紧锁。作为\"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区域拓展负责人,他来山西已整整二十七天,调研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令人沮丧的数据:全省十一家加盟店,半数月均客流量不足百人,更刺眼的是,顾客留言簿上\"太辣吃不惯\"的反馈占比高达78%。

\"史总,又在看数据?\"市场部林晓梅抱着一摞调研报告走来,高跟鞋敲击石板路的声响在巷子里格外清脆,\"今早走访的五家店,有三家说顾客自带醋碟,还有位大爷直接问能不能用老陈醋涮菜。\"她翻开笔记本,指着某页标注的红圈,\"您看这条——'要是有酸汤锅底,我每周都来'。\"

史国栋摩挲着下巴,想起昨天在晋祠旁的面馆,亲眼看见一位大娘往小米粥里倒了三大勺醋。山西人对酸味的痴迷,早已超出他这个川渝人的认知。但要把传统川渝火锅的麻辣基因,改写成让三晋百姓买单的酸味篇章,谈何容易?

当晚十点,总部视频会议室内,投影幕布上跳动着各地门店的经营数据。\"山西市场连续三月垫底,建议收缩战线。\"李秘书长推了推眼镜,声音透过电流略显失真,\"与其在非优势区域死磕,不如把资源投到华中市场。\"

\"我请求再给山西团队一个月时间!\"史国栋突然起身,身后的椅子与地面摩擦出刺耳声响,\"不是市场不行,是我们没找准方向。山西人不是不爱火锅,只是需要更适合他们味蕾的锅底。\"他调出白天拍摄的视频:铜火锅里翻滚的酸菜白肉,蘸满醋汁的莜面栲栳栳,\"你们看,这里的酸文化深入骨髓,我们为什么不能研发酸味火锅?\"

会议室陷入沉默。片刻后,研发总监王建国的声音打破寂静:\"想法是好,但谈何容易?川渝火锅讲究牛油厚重、花椒激麻,酸味锅底既要保留鲜香,又得突出本土特色,技术上存在太多难点。\"

\"我和林部长明天就去老陈醋厂,王总监能不能抽调两个研发骨干?\"史国栋的指节叩击桌面,\"我们边调研边试验,一周内出初代方案。\"

三天后的杏花岭区,某陈醋酿造车间内蒸汽弥漫。林晓梅戴着防尘帽,凑近坛口深吸一口气:\"这陈酿八年的老醋,果香和发酵香太迷人了!但直接加进火锅,会不会太呛?\"她转头看向正在记录数据的技术员小张。

\"确实有风险。\"小张推了推护目镜,\"老醋酸性强,会破坏汤底的乳化结构。要不试试稀释后低温慢煮?\"

史国栋却摇头否决:\"那样会流失风味。我在平遥吃过的酸汤羊肉,用的是酸菜和小米发酵的酸,咱们能不能结合陈醋的醇厚,再用番茄中和酸性?\"

当夜,研发中心的操作台上摆满瓶瓶罐罐。当第三十锅试验品端上桌时,林晓梅尝了一口便皱起眉头:\"番茄味压住了醋香,反而像超市卖的番茄罐头。\"王建国用勺子搅动浓稠的汤底:\"醋酸与牛油分离了,口感发涩。\"

史国栋盯着锅内浮起的油花,突然想起在大同喝过的浑源凉粉。\"加淀粉!\"他抓起量杯,\"就像勾芡一样,让醋分子均匀分散在汤底里!\"

凌晨两点,第四十二锅的试验品酸汤锅底终于有了转机。金黄的汤底泛着诱人的光泽,入口先是番茄的清甜,继而涌出陈醋特有的绵柔酸香,最后是鱼骨熬制的鲜味在舌尖散开。\"成功了!\"小张激动得打翻了手边的量勺。

但市场测试却泼来冷水。在随机邀请的二十位试吃者中,七位觉得\"不够酸\",五位抱怨\"失去了火锅的热辣感\",更有位大爷直言:\"这跟我家炖的酸白菜汤有啥区别?

\"看来我们还是保守了。\"史国栋把试吃报告摔在桌上,\"山西人要的不是温和的酸,是直击灵魂的酸爽!\"他抓起电话打给王建国,\"立刻启动b计划,联系贵州酸汤厂家,我们要做最烈的碰撞!\"

一周后,融合贵州红酸汤的酸辣锅底诞生了。鲜红的汤汁翻滚着木姜子与小米辣的香气,陈醋的醇厚为狂野的酸辣注入了沉稳的基底。但首批试营业的反馈依旧两极分化:年轻食客赞不绝口,中老年顾客却连连摇头。

\"问题出在辣度。\"林晓梅举着顾客画像分析,\"山西人能接受的辣,是点缀式的,不是川渝那种铺天盖地的刺激。\"她调出监控视频,画面里几位阿姨把涮菜在清水里反复漂洗,\"我们得降低辣度,突出酸香层次。\"

研发团队再次陷入苦战。他们尝试用苹果醋替代部分陈醋,加入红枣调和酸度,甚至从五台山采来野生沙棘果榨汁。当第六十七版终于成功的酸汤锅底端上餐桌时,李秘书长正巧来山西向史国栋汇报工作。这位向来机智的领导,在连喝三碗汤后终于露出笑容:\"既有贵州酸汤的奔放,又有山西陈醋的含蓄,这才是真正的'晋味火锅'。\"

开业那天,柳巷店外排起百米长队。当服务员端着咕嘟冒泡的酸汤锅底走过,空气中飘散的香气让路人纷纷驻足。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颤巍巍地说:\"这酸,像极了我年轻时腌的酸菜,又多了说不出的鲜味。\"

三个月后,\"晋味酸汤味版本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在山西开出三十家分店,单店最高日营业额突破十万。庆功宴上,史国栋举起盛满酸汤的酒杯:\"这锅汤教会我们,做餐饮不是复制成功,而是读懂土地的味道。\"窗外,太原的夜空中绽放着绚丽的烟火,映照着每个创业者眼中的光芒。

\"这就是王家大院?比我想象中还要气派!\"市场部新人小陈仰头望着高家崖建筑群,青灰色的砖墙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檐角的脊兽仿佛要腾空而起。史国栋轻拍他的肩膀:\"三晋之地,大院文化堪称一绝。王家大院号称'民间故宫',当年王氏家族经商发迹后,用了三十余年才建成这规模。\"

一行人沿着石阶向上,脚下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林部长抚摸着墙上精美的砖雕,忽然驻足:\"你们看这'鹿鹤同春'的图案,还有'琴棋书画'的浮雕,晋商不仅会做生意,更懂得把文化融入生活。\"她转头看向史国栋,\"咱们新加盟店的装修,是不是也能借鉴这种文化符号?\"

研发总监王建国若有所思:\"说到文化,刚才在大门看到的楹联'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不正是晋商'诚信为本'的写照?咱们的品牌理念,或许能从这里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