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54章 海客谈瀛洲 (公元前588年 春)

第154章 海客谈瀛洲 (公元前588年 春)(1 / 2)

艾陵之战的烽烟散尽已近一载(公元前589年夏至公元前588年春),中原大地进入了一段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愈发汹涌的时期。各国都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调整策略,而遥远的海外,一场可能改变未来格局的探索,正在悄然进行。

齐国西境,往年春耕的繁忙景象被一种紧张的肃杀所取代。自去年艾陵惨败后,这里便成了齐国抵御楚国兵锋的最前线。

田文子手持节杖,站立在一处新筑堡垒的墙垣上,眺望着西面楚国的方向。寒风卷起他官袍的下摆,带来料峭春意,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与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

“加快进度!必须在春耕结束前,将这三座戍城全部完工!”他的声音在工地上空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在他身后,大量的民夫和兵卒正在忙碌,夯土筑墙,设置鹿角拒马,挖掘壕沟。这是田文子利用齐顷公赋予的“便宜行事”之权,大力推行的“西境筑垒”之策。

与其说是为了防御楚国,不如说是田文子借此机会,将齐国的西部边防体系,牢牢掌控在自己以及田氏(陈氏)一系的手中。他安插族中子侄、门客心腹担任这些新设戍城的主官,调配的物资钱粮也多经田氏之手。名义上是为了国家,实则每一步都在加深田氏对齐国军权、财权和地方行政权的渗透。

“大夫,郯国、莒国派来使者,询问今年贡赋之事……”一名属吏上前低声禀报。

田文子眼中精光一闪。这些泗上小国,去年被迫随楚伐齐,如今见齐楚暂时休战,又忙不迭地前来示好,试图在两大国之间摇摆求存。

“告诉他们,”田文子淡淡道,“去岁之事,寡君体谅其迫于楚威,不予深究。然,齐乃礼仪之邦,亦需彰显威严。今年贡赋,需增加三成,以示惩戒,亦是其向我齐国表明诚意之举。”他顿了顿,补充道,“若楚人问起,便说是我齐国强索,让他们自行权衡。”

属吏心领神会,这是明着索取,暗里离间这些小国与楚国关系的手段。“属下明白。”

田文子看着属吏离去,心中冷笑。齐顷公经艾陵一败,威望大损,愈发依赖他来处理内外危局。这正是田氏崛起的天赐良机。他要将这西境,经营成铁桶一般,既御外敌,亦为日后……他收敛心神,不再往下想,目光重新投向那连绵的工事。根基,需一步步夯实。

楚国,郢都。楚庄王熊侣并未因艾陵的小胜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勤于政事。公元前588年的春天,他做出了一个令群臣有些意外的决定。

“寡人欲南巡云梦,并至江南之地,检视军备,抚慰诸蛮。”朝会上,楚庄王宣布了他的计划。

令尹孙叔敖微微蹙眉:“大王,北方齐晋虽暂缓,然威胁未除,东南越人诡谲,此时大王南巡,是否……”

“正因为四方未靖,寡人才更要亲往江南!”楚庄王打断了他,声音沉稳有力,“去岁艾陵,戎狄突现,虽未成大患,却警示我等,不可只顾北望中原,而忽略身后。江南之地,水道纵横,山林密布,蛮部杂处,更兼与越地接壤,勾践那条毒蛇,无时无刻不想着从此处钻入我楚国腹心!”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划过长江以南的广袤区域:“寡人此行,一为震慑江南诸蛮,使其知王化,畏楚威;二为检视水师,督促战船建造,未来与越之争,水战至关重要;三为……”他目光锐利地扫过群臣,“亲自察看东南防务,尤其是昭关一线!看看我楚国的壁垒,是否真如奏报所言,固若金汤!”

楚庄王深知,越王勾践最擅长的就是隐忍和伺机而动。艾陵之战后,楚国主力北顾,难保勾践不会在东南方向搞小动作。他必须亲自去一趟,既能实地掌握情况,稳定后方,也能向勾践展示楚国对东南的重视,施加压力。

“大王圣明!”王子侧等将领纷纷附和。他们明白,楚庄王这是要构筑一个更加稳固的战略后方,以应对未来可能来自任何方向的挑战。

很快,楚国王驾仪仗离开郢都,浩浩荡荡向南进发。楚庄王的南巡,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楚国南方和密切关注楚国动向的越国,激起了层层涟漪。

姑苏城,越王宫。

勾践很快收到了楚庄王南巡的消息。他屏退歌舞,独自站在宫苑的高台之上,望着曾经属于夫差的宫阙,眼神冰冷如铁。

“熊侣……坐不住了。”他低声自语,嘴角扯出一个残忍的弧度,“他怕了,怕寡人从他背后捅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