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锋镝谁家(1 / 2)

战场之势,瞬息万变。就在齐军阵线摇摇欲坠,齐顷公车驾几乎要被楚军汹涌的兵潮吞没之际,那支自侧翼山林中骤然杀出的奇兵,如同一条毒辣的鞭子,狠狠地抽在了楚军王子侧中军最为柔软的肋部。

来骑约千余,皆轻装简从,马匹矮小矫健,骑士身披皮甲,背负短弓,手中挥舞的却是利于劈砍的环首短刀。他们并不与楚军厚重的阵型正面冲撞,而是凭借惊人的机动性,沿着楚军阵列的边缘高速掠过,箭矢如飞蝗般泼洒向楚军弓手与号令兵所在区域,手中短刀则专门削砍楚军战车的马腿,或袭击落单的军官。

他们的战术刁钻狠辣,动作迅捷如风,口中发出的呼啸声也迥异于中原语言,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与彪悍。

“是狄人!是山戎的骑射!”楚军中有见识广博的将领惊呼出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愕。

没错,这支奇兵并非来自任何预想中的诸侯强国,而是来自北方山林、长期与中原各国征战不休的戎狄部落!他们的出现,完全超出了王子侧乃至所有战场参与者的预料。

戎骑的突袭,并未给楚军造成毁灭性的伤亡,但其带来的混乱效应是巨大的。楚军中军指挥系统 ontarily 受到了干扰,传令兵被射杀,令旗晃动,正在全力向前压迫齐军主力的楚军各部,侧翼突然受到威胁,攻势不由得一滞。尤其是后方弓弩阵被骚扰,对前方齐军持续不断的远程压制火力骤然减弱。

战场上的这一丝空隙,对于濒临崩溃的齐军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

“天助我也!是援军!全军反击!保护君上后撤!”田文子虽也惊疑于戎狄为何出现在此,但他瞬间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声嘶力竭地高喊。

原本已呈溃散之势的齐军,见有生力量袭击楚军侧后,士气为之一振,残存的将领们趁机收拢部队,组织起一道较为稳固的防线,且战且退。齐顷公的戎路在精锐宫甲的拼死护卫下,终于脱离了最危险的交战核心,向着来路方向快速撤退。

王子侧又惊又怒,他挥剑格开一支不知从哪个角度射来的戎箭,厉声喝令:“左军转向,驱散那些戎狄鼠辈!中军继续压迫齐军,勿使其逃脱!”

他看得分明,这些戎骑人数有限,只能骚扰,无法真正撼动楚军根基。当务之急,仍是留下齐侯,至少要将这支齐军主力彻底击溃。楚军的训练有素在此刻体现出来,在初期的混乱后,各部迅速执行命令,一部分兵力转向应对如苍蝇般烦人的戎骑,主力依旧死死咬住后撤的齐军。

然而,戎骑的骚扰战术极其滑溜,他们并不与楚军正面接战,一击即走,利用马速不断迂回,继续用箭矢迟滞楚军的追击步伐。这为齐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和脱离接触的时间。

艾陵城内, 仍在进行巷战的高固所部,也注意到了城外战局的突变。虽然不明所以,但楚军攻势的减弱是实实在在的。高固立刻抓住机会,集结起城内残余的数千守军,向占据外城的楚军发起了决死反扑,试图与城外友军呼应。

一时间,整个艾陵战场形成了三个相互交织又相对独立的战团:城外原野上,楚军主力追击后撤的齐军主力,并受到戎骑骚扰;艾陵城下,部分楚军与回身反击的齐军守城部队激战;更外围,楚军分兵试图清剿神出鬼没的戎狄骑射。

战场态势变得极其复杂和混乱。

“可恶!究竟是谁引来的戎狄!” 王子侧心中怒火滔天,他精心策划的攻城打援战略,眼看就要竟全功,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数搅乱。戎狄与齐国素无深交,甚至时有摩擦,他们绝无可能主动为齐国人火中取栗。背后定然有人操纵!

是晋国?赵朔?他想起赵朔曾长期经营北疆,与一些狄部首领确有往来。莫非是晋国不便明面出兵,故以此种方式干预?还是……那个据说已远遁海外,却始终身影模糊的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