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种……勾践的目光扫过案几另一侧,那里放着文种呈上的《伐吴九术》以及战后治理吴地的诸多条陈。文种确有安邦定国之才,吴国故地能如此快速平定,他功不可没。然而,正是这巨大的功劳,让勾践心中隐隐不安。文种在朝中威望甚高,门生故吏遍布新旧领地,他若……
勾践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夫差的身影,浮现出伍子胥那怨毒的眼神。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历史的教训,血淋淋地摆在眼前!
“来人。”他沉声唤道。
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进来。
“传令,加封文种大夫为‘相国’,总领百政,赐千金,增封邑三千户。”勾践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另,命丁固将军执掌姑苏防务,司马石买整训新军,一应军务,直接向寡人禀报。”
封赏是巨大的,荣耀是无以复加的。然而,那悄然变化的军权部署,却如同一声微不可闻的警钟,在越国权力的核心地带,轻轻敲响。
越国的骤然崛起,彻底打破了晋楚争霸的原有格局。
晋国赵朔深感压力,加紧与齐、鲁的联络,并试图缓和与秦国的关系,以应对南方可能出现的新的威胁。楚国庄王熊侣,则在最初的震惊后,迅速调整策略,一方面加强在淮河流域的防御,阻止越国势力进一步西进,另一方面,则更加积极地向中原渗透,利用越国根基未稳、主要精力放在消化吴国遗产的时机,加速争夺郑、陈等国的控制权。
中原的小国们,则陷入了新的惶恐与摇摆之中。是继续依附传统的霸主晋国?还是转而投靠新兴的强越?或是趁楚庄王雄心勃勃之际,寻求楚国的庇护?各国使者奔走于道路,合纵连横的暗流,在越国霸业的阳光之下,涌动得更加湍急。
范蠡的扁舟,消失在太湖的烟雨之中。
文种接受了隆重的封赏,志得意满,却未曾察觉那悄然收紧的缰绳。
勾践高踞王座,俯瞰着他用血与火、忍与狠铸就的庞大王国,眼神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内心真正的波澜。
鸟未尽,而弓已藏意。兔方死,走狗的命运,已悬于君王一念之间。越国的霸业,在达到顶点的瞬间,似乎已悄然奏响了盛极而衰的第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