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天王刀诀 > 第37章 残部反击

第37章 残部反击(1 / 2)

墨风火把一晃,断手在光下泛着死灰。他蹲下身,铁钩轻轻撬开紧握的指缝,一枚黑蜡丸滚落掌心,沾了血,沉得发腻。

龙吟风赶到时,蜡丸已被裹进油布,封入陶罐。他没问结果,只盯着那三块白石——三角朝北,正对幽谷方向。风从背后吹来,卷起披风一角,像有人在身后站定。

“带回城楼。”他开口,声音压着沙砾,“不开封,不触手,交给医棚冷浸三日。”

墨风点头,挥手命人抬走陶罐。两名暗卫贴墙而行,脚步错开砖缝,防的是路上突生异变。

诸葛雄已在城楼上等着。他接过陶罐,指尖抚过封口,忽地停住。蜡层极薄,底下刻痕细如蛛网,若非逆光斜照,根本看不出纹路走向。他取出随身小刀,轻轻刮下一点蜡屑,放在灯下细看。

“和焚化坑里的符布同源。”他低声道,“但更老。像是旧阵残片重炼而成。”

龙吟风站在窗边,望向西坡外那片焦土。昨夜三班巡哨的路线图摊在桌上,每一条都用红笔勾过,无一重叠。可就在西北角,有一处脚印被新土半掩——不是巡哨靴底的纹路,更深,更窄,像是有人倒退着走过。

“他们没全撤。”他说,“留下了一支小队,专做收尾。”

诸葛雄将陶罐放入冰玉匣,锁上铜扣。“蜡丸是信标,也是诱饵。若我们急着开封,热气引动内里符线,整座城楼都可能被标记。”

“那就等它凉透。”龙吟风转身,“传令,南门修墙暂缓半天,抽调三十精锐,分三队出探。”

墨风走进来,肩甲未卸,手中拎着一只铁箱。箱体呈长方,四角嵌铜管,顶端一根细轴连着风向旗。“地听兽已布好七处,焦带西侧震动频率异常,持续往西北偏移。”

“不是大队行军?”诸葛雄问。

“不像。”墨风摇头,“更像是分批潜行,每批不超过二十人。轨迹避开了烽燧视线,走的是塌陷沟底。”

诸葛雄起身,走到沙盘前。他取过炭条,在北岭地形图上画出三条虚线,分别从战场残区出发,最终交汇于一处凹陷山谷。“风向东南,灰烬往西飘,但他们走的是背风道。尸体搬运痕迹止于断崖,再往前,泥土干燥,无拖拽印。”

“故意藏踪。”龙吟风走近沙盘,“可他们忘了——人能藏,火不能。”

“什么意思?”

“昨夜焚尸坑的火光。”龙吟风指着沙盘边缘,“我们烧了三具带符尸,火焰冲天。若真有残部撤离,不可能不绕远避光。可这些脚印……”他指向其中一条虚线,“离火堆最近处不足五十步。”

诸葛雄眯眼:“除非,他们是冲着火去的。”

沉默片刻,他猛然抬头:“他们在收残阵余息!那些尸体不只是传信工具,还是阵基燃料。只要有一点火种未灭,就能续接邪力。”

龙吟风冷笑:“那就让他们续。我们点更大的火。”

“不可。”诸葛雄按住他手臂,“火会惊动主持者。现在最要紧的是确认他们是否已重组指挥体系。”

墨风插话:“我带人绕后查。”

“你去。”龙吟风点头,“带冰玉片,做成感应板。若有邪气聚集,它会发颤。”

两个时辰后,墨风率五名夜行卫抵近幽谷高崖。谷口雾气浓重,呈乳白色,随风缓缓旋转,看似自然,却始终不散。他取出两片冰玉残片,绑在木架两端,横举向前。

刚迈进一步,玉片便微微震颤,发出低鸣。

“幻雾障。”他低声,“靠体温驱动,活人靠近才会触发迷乱。”

众人伏低身子,沿崖壁攀爬至高处。墨风解下背上竹筒,抽出一支细管,对准谷底。管头镶着水晶镜片,能拉近视野。

谷底铺着黑布,百余黑袍人围成环形席地而坐。中央立着一根残旗,旗面烧去大半,仅剩一角绣着扭曲血纹。一名戴骨面具者跪在旗前,双手捧着一团暗红火苗,缓缓注入旗杆底部。

火光一闪,地面浮现出淡淡符线,呈蛛网状扩散。

“他们在重燃阵眼。”墨风收回细管,脸色凝重,“那火……像是从人体里抽出来的。”

身旁一名暗卫低语:“东侧有堆灰烬,还没冷透。旁边躺着三个空壳似的尸体,胸口塌陷,像被吸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