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拂袖而去,不再看那颗完美的钢珠一眼。
接下来的考察,气氛更加凝重。
在农学院,顾延舟看到袁北山带着学生在贫瘠的土地上翻土,他摇头:“本末倒置,基因工程才是未来,跟土地较什么劲?”
在航空学院,他看到学生们在模拟舱里坠机后狼狈地爬出来,他更是嗤之以鼻:“胡闹!飞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是玩极限游戏!”
最终的评审会议上。
顾延舟当着王谦和所有院长的面,慢条斯理地翻着那份厚厚的申报材料。
会议室里,海科大一众高层,包括几位旁听的优秀学生代表,都屏住了呼吸。
终于,顾延舟翻完了最后一页。
他拿起材料,在手上掂了掂。
然后,在所有人错愕的注视下,随手将其丢在了会议桌的中央。
“啪”的一声,纸张散落一地。
“硬件是不错,花了不少钱。”
顾延舟靠在椅背上,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刺骨的轻蔑。
“但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术。”
“我粗略看了一下,贵校近三年,所有师生发表的,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挂上号的论文,不超过十篇。”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后落在王谦身上。
“这个数量,连我们夏华大学一个博士生的毕业要求,都达不到。”
话音落下。
全场死寂。
钟振国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那几位学生代表,更是头都快埋进了胸口,脸上一片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抽了无数个耳光。
林振华在厂房里建立起的些许尊严,被这句话碾得粉碎。
这是原罪。
一个技校的原罪,你投入再多钱,建再多高楼,也洗刷不掉的出身问题。
顾延舟加重了语气,像是在宣判。
“没有学术的根基,楼盖得再高,也是沙上之塔。”
“王校长,我劝你们,还是安心办好职业教育,不要好高骛远。”
评审组其他成员纷纷附和。
“是啊,顾老说得对,办学要脚踏实地。”
“技校能办到这个规模,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必非要去挤大学的独木桥?”
言语之中,那种来自“正规军”对“杂牌军”的不屑,毫不掩饰。
钟振国气得浑身发抖,紧握的拳头,指节都已泛白。
评审结果,如同瘟疫一般,通过各种内部渠道,瞬间传遍了整个校园。
刚刚还因进入名校而意气风发的学生们,士气瞬间跌入谷底。
前所未有的屈辱和压抑,笼罩在海科大上空。
就在这一片死寂之中。
王谦非但没有动怒,反而伸手,轻轻拍了拍身旁快要气炸的钟振国。
“老钟,别气。”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然后对着顾延舟等人微微颔首。
他的动作很平静,声音也没有一丝波澜。
“顾教授说得对,学术,确实是我们的短板。”
“那么,请问评审组,要多少篇论文,才够资格?”
顾延舟被王谦这反常的态度弄得一愣。
他不怒反笑,这小子是傻了,还是被吓破了胆?
他下意识地开口讽刺,把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数字丢了出来。
“想够资格?哼!”
“先在两个月内,拿出五十篇,能在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的成果,再来谈吧!”
他本以为会看到王谦脸上错愕、为难、最终屈辱的表情。
然而,没有。
王谦听完这个数字,脸上的表情甚至没有丝毫变化。
他只是点了点头,像是确认一个普通的日程。
“五十篇?”
“好的,我记下了。”
“两个月后,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