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221章 归燕计划?我让你有来无回!

第221章 归燕计划?我让你有来无回!(2 / 2)

“我明白。”秦念的语气同样郑重,“李工的家庭情况是客观事实,我们利用的是这个‘现象’营造氛围,而不是让他本人去进行任何危险的直接接触。

所有‘表演’都仅限于在所内,通过可靠人员引导,让他自然流露情绪

一旦外部有任何试图深入接触李工的苗头,‘织网’会立刻锁定,我们会第一时间以组织名义,用合规且充足的理由(比如额外批下一笔重大疾病补助)将他隔离出局,并加强保护。他的安全和感受,是这条线的绝对底线。 事后,组织会给予他充分的补偿和解释。”

“好,有这个底线我就放心了。”郑文渊松了口气,“还有呢?”

“还有吴思远同志……”秦念顿了顿,他拥有合法的境外联系渠道,可以作为我们重点投放‘信息’的窗口。”

郑文渊立刻明白了秦念的完整意图:“你是要……给他们打造‘完美缺陷’的人设?让对手觉得有机可乘,从而主动暴露?”

“正是如此。”秦念肯定道,“陆野的‘织网’会同步跟进,严密监控所有可疑接触。

只要对方咬钩,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揪出潜伏在水下的鱼,甚至反向摸清他们的部分网络结构。这是一场防守反击。”

“好!好一个‘反诱饵’计划!”郑文渊的声音振奋起来,

“我原则同意!你抓紧时间制定详细方案,和陆野同志、保卫部门仔细推敲,确保万无一失后尽快启动!”

“明白。”

挂断加密通讯,秦念立刻通过内部保密线路,召集了陆野和研究所保卫科长。在三人的秘密小会上,秦念将“反诱饵”计划和盘托出,尤其强调了保护李文军是首要任务。

陆野眉头微蹙,他考虑问题的角度更侧重于行动安全和人员把控:“苏老那边我同意,他党性原则强,能把握好分寸。

李工那里,关键在于外围引导和监控必须到位,绝不能让他脱离我们的视线,哪怕只是情绪上的。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中止线’,一旦触及,立刻停止这条线的运作。”

“同意。”秦念点头,“李工这条线,目的在于‘示弱’,而非‘接触’。

真正的交锋点,在吴思远那里,以及我们预设的其他可控渠道。”

保卫科长神情严肃地记录着:“明白!我们会立刻部署,对相关同志进行外围的、不引人注目的保护性监控,同时严密监控所有可能与境外关联的可疑通讯频段和人员动向。”

计划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悄然启动。

几天后,在一次关于“星河三号”架构的非核心讨论会上,秦念和苏清河就一个技术路径的选择,发生了颇为激烈的争论。

最后,苏清河似乎被秦念“年轻气盛”、“过于激进”的态度彻底激怒,拿着自己的茶杯猛地一顿,沉着脸斥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便率先离开了会议室。这一幕,被不少与会者和走廊上路过的研究人员看在了眼里。

同时,研究所后勤部门按照指示,“恰好”在李文军为下一季度母亲医药费发愁时,审批通过了他之前申请的困难补助,但金额比他自己预期的稍低一些。

这让李文军在感激组织关怀的同时,也忍不住对几位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抱怨了几句“这钱也就顶一阵子,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之类的话。

这些琐碎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都通过吴思远那个看似不起眼的、与境外学术论坛有隐秘联系的渠道,被巧妙地编织进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技术讨论碎片或日常闲谈中,无声无息地传递了出去。

陆野的“织网”行动组则进入了全天候警戒状态,电子监听和人力布控双重覆盖,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在家属院和研究所周边悄然张开。

秦念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苏清河正背着手,面色如常地和另一位老研究员散步聊天,仿佛刚才那场“冲突”从未发生。

她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想挖我的墙角?想动摇我们事业的根基?那就看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谁的意志更坚定,谁的锄头更硬吧。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暂时打断了这片没有硝烟战场上的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