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一番话,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还主动承担了责任,直接把李干事的条条框框和钱高工的担忧堵了回去。
孙组长立刻点头表示赞同:“郑老说得对!我完全同意!秦念同志正是我们需要的创新人才!”
李干事和钱高工面面相觑,最终也不再强烈反对。
郑老的威望和担保,分量太重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秦念被第三军工研究所特聘为“特邀技术助理”,参与的第一个任务是一个关于某型老旧短波电台维护改进的小项目,暂时不涉及核心机密,但允许她接触相关的非密级技术资料和部分实验场地。
消息传开,家属院再次沸腾了!
秦念站在自家小院里,看着手中那份墨迹未干的聘书,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一副更重的担子,以及…一个能够更接近核心、真正大展拳脚的平台!
接下聘书还没去正式上班时,秦念的生活节奏似乎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内里的重心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偏移。
她依旧打理着便民维修点,只是将更多日常的、简单的维修工作,系统地教给了王秀芬、李桂兰和赵小梅。王秀芬展现出了出色的管理和学习能力,不仅将维修点的预约登记、零件管理做得井井有条,自己也能独立处理一些常见的电路问题和机械小故障了。
李桂兰手巧,对缝纫机、自行车这类机械结构的维修上手极快。赵小梅则对电子元件充满了好奇,跟着秦念学习辨认、测量,进步神速。
秦念有意地将维修点打造成一个可以自我维持、甚至能够培养后续技术力量的平台。她整理了更详细的维修手册和常见故障排查流程图,留给了她们。
“念念,你放心去忙你的大事,”王秀芬拉着她的手,语气恳切,“这点摊子,我们几个肯定给你看好!保证不会砸了咱‘技术顾问’的牌子!”
李桂兰也拍着胸脯:“就是!有啥俺们弄不了的,再给你留着!你空了回来指点就成!”
赵小梅更是信心满满:“念念姐,我会努力学的!等你回来,没准我都能修收音机了!”
看着她们热情而自信的脸庞,秦念感到由衷的欣慰。技术的种子,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即使她暂时离开,这片土壤依然能孕育出新的生机。
自留地里的蔬菜进入了盛果期,家属院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享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刘美丽家的菜地更是成了她炫耀的资本,虽然比不上秦念家的,但也远超往年。她甚至主动承担起了帮几户家里只有老人孩子的军嫂浇水的任务,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多了许多真诚。
秦念将“秦念科学种植法”的要点和后续管理的注意事项,又详细地跟郑爱国和三位知青沟通了一次,确保向阳村和部队蔬菜基地的推广工作能够持续下去。
赵卫东、陈建刚、徐慧敏如今都成了村里的技术骨干,带着村民们科学种田,干劲十足。他们对秦念即将去参与更重要的技术研究,既感到不舍,又充满了敬佩和祝福。
“秦顾问,您就放心去吧!”陈建刚嗓门依旧洪亮,“地里的活儿有俺们!等您研究出啥高科技,别忘了俺们就成!”
徐慧敏则认真地说:“秦顾问,您是我的榜样。我会在这里继续实践和学习,希望有一天,也能像您一样,用知识做更有意义的事。”
赵卫东推了推眼镜,郑重承诺:“秦顾问,我们会把您教的东西,好好用起来,传播开。”
处理好这些“身后事”,秦念的心彻底安定下来。她带着那份沉甸甸的聘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准备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