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仗剑御江湖 > 第312章 法网恢恢

第312章 法网恢恢(1 / 2)

天机楼前明镜悬,岂容世间污浊存。

金銮殿上龙颜怒,终叫奸邪现罪痕。

天机楼内,江云帆依旧每日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案卷中,指尖翻过泛黄的纸页,对楼外的风波仿佛一无所知,唯有偶尔抬眸时,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精光。

金銮殿上,龙椅之上的天朝皇帝面色铁青,龙颜大怒,对着阶下躬身的锦衣卫指挥使苟荀厉声斥责:“朕不管那所谓的锦衣判官是个什么玩意!朕赋予锦衣卫权力,是让你们替朕守护百姓安宁,何时成了你们欺压百姓的工具?”

苟荀双膝跪地,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连忙辩解:“臣惶恐!锦衣卫乃陛下亲卫,绝不敢做这等龌龊事,臣以为,定是有人恶意诬告,混淆圣听!”

皇帝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扔到苟荀面前,奏折“啪”地砸在地上,字句摊开,怒喝道:“那你倒说说,这奏折上的桩桩件件,作何解释?”

苟荀慌忙捡起奏折,目光飞快扫过,额角渗出冷汗,却仍强辩:“陛下,这都是江湖之上的争强斗狠,寻常不过的事情,不值得陛下动怒!”

皇帝扶了扶头顶的龙冕,语气稍缓:“这倒也是,江湖之事,朝廷不宜过多插手。”

话音刚落,吏部尚书郭达快步上前跪倒,高声道:“陛下!锦衣卫纵容手下行凶,杀害了问心斋门主秦时明及数名门人!虽说这是江湖之事,但江湖人士也是我天朝子民,当街行凶,手段恶劣,京都百姓已有诸多非议,此事若不处理,只怕有损朝廷威信!”

皇帝猛地拍向御案,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沉声道:“给你锦衣卫三日时间,彻底查清问心斋之事!若有半分隐瞒,朕定斩你狗头!”

苟荀伏在地上,声音带着明显的惶恐:“臣遵旨!”

郭达心中大喜,不过心里却莫名升起一丝不安,可未等他细想,龙椅上的皇帝又一声冷哼:“退朝!”

退朝时,宫门之外,文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个个趾高气昂,对着低头垂首的苟荀极尽讽刺。

“老苟啊,你也有今日?等着被收拾吧!”

“你锦衣卫不是能耐吗?看这事你们要如何收场!”

“啧啧,真期待你狗头被剁下那一刻啊!”

苟荀始终低头不说话,指尖却悄悄攥紧了朝服下摆,嘴角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一幕刚好落在郭达眼中,他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当即加快脚步,目的地乃是吏部旁的太医院。只是他一介文官,平日鲜少奔走,待气喘吁吁赶到太医院前时,却见十余名腰挎绣春刀、面色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堵在院门口。

郭达径直上前,对着其中带队之人怒喝:“大胆!谁指使你们在此骚扰太医院的?”

带队之人乃是锦衣卫同知于与余,他抱拳道:“锦衣卫接令,彻查问心斋一案,还望郭尚书行个方便,莫要妨碍公务。”

郭达脸色瞬间发黑,怒道:“陛下令你们查的,是问心斋被你等迫害一事,怎么成了‘问心斋之案’?你这是故意曲解圣意!”

于与余却不再多言,右手按住刀柄,“锵”的一声,绣春刀出鞘半寸,寒光乍现,冷声道:“胆敢妨碍锦衣卫办公者,别怪我绣春刀不长眼!”

郭达虽贵为尚书,却也不敢真与这些蛮横之人硬抗,无奈之下只能退到一旁。

这时一名吏部郎中快步靠过来,郭达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锦衣卫会围堵太医院?”

郎中答道:“不止太医院,锦衣卫还分了人手围了问心斋,具体缘由尚不清楚……”

郭达揉了揉发昏的脑袋,又问:“廖院使何在?”

郎中道:“院使大人在您来之前,便匆匆入宫了。”

郭达稍稍松了口气,暗忖但愿廖凡心能在宫中说上话,枕边风能起作用。

回到吏部后,他一整日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好在太医院那边倒没出多大乱子,只是锦衣卫请了几名太医到天机楼问话,不久便将人放了回来。可问心斋却被彻底封了,锦衣卫将院子围得严严实实,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旁人根本不敢靠近。

而廖凡心自进了宫后,便再没出来——据宫人传,是陛下最宠爱的刘贵妃犯了严重偏头痛,需太医留在宫中随时服侍。

郭达知道廖凡心在暗中发力,他自己也不能闲着,当即联络朝中各部的文官同僚,准备联手反击。起初他还担心问心斋是不是真犯了案,可从被请去天机楼的太医口中得知,锦衣卫只是详细询问了昨日问心斋前的比斗之事,便彻底放下心来。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以吏部尚书郭达为首的文官们,揣着罗列锦衣判官罪状的奏折,一个个昂首挺胸,摆出胜利者的姿态,缓步步入宫门。

太医院院使廖凡心则焦急地守在宫门之外,他不过官阶五品,根本没有资格上朝,只能在宫外等候消息。

从寅时等到辰时,眼看着夜空星幕渐渐收敛,东方天际升起辰日,宫门终于缓缓大开,百官踏着朝阳,依次从宫内走出。

廖凡心立刻朝着人群中那身穿绯红朝服、胸绣绵鸡补子的身影迎去,只是朝阳太过刺眼,他一时看不清郭达的脸色。

“尚书大人,宫内情况如何?”

郭达微微抬头,露出一张毫无血色的惨白脸庞,嘴唇动了动还未开口,一把冰冷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

“太医院院使廖凡心,涉及数起命案,拿下!”

不远处,数名手持武器与镣铐的锦衣卫立刻围了过来。廖凡心脸色剧变,右手悄悄摸向袖中银针,正欲动手反抗,却听郭达哑着嗓子劝道:“廖院使,莫要反抗!且放心,若你真有……冤情,我……必保你!”

这句话说出口,郭达自己都没多少底气,话音落罢,他重重叹息一声,与其他文官一样,低着头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