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势大,又使了银钱打点,这桩命案竟被硬生生压了下去。苏家虽觉女儿死得蹊跷,却苦无证据,只得含悲忍痛。
然而,冤魂岂肯安息?
自那之后,周家便开始怪事不断。夜间总能听到女子幽怨的哭泣声,那株梨花树更是疯长,花开得异常惨白繁盛,如同招魂的幡旗。不过半年,那丫鬟小怜便失足跌入井中溺毙,死时双目圆瞪,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东西。周文斌也日渐憔悴,神思恍惚。
终于在苏婉清周年忌日那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周家仆人听到周文斌房中传来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叫!众人冲进去一看,只见周文斌直接挺倒在床上,双目爆凸,面色青黑,已然气绝,脖子上赫然印着几个乌青的指痕!而房间角落里,似乎有若有若无的女子冷笑声和猩红嫁衣的一角一闪而逝。
自此,那顶诡异的猩红轿子便开始出现在杨柳镇的夜色中,专索负心男子性命。“鬼轿子”的恐怖传说,不胫而走。
……
时光荏苒,这一日,一位赴京赶考的书生宁采臣,途经杨柳镇。他为人正直,家境贫寒,却有一身傲骨。因盘缠将尽,只得在镇上找了一间最便宜的客栈住下。
入住时,好心的店小二见他面容俊秀,又是孤身一人,便压低声音告诫道:“客官,看您是外乡人,我可提醒您一句,今夜无论如何,莫要出门,尤其……莫要理会任何轿子声或女子的哭泣声。”
宁采臣闻言诧异,忙问其故。店小二便将那“鬼轿子”的传说一五一十地告知,末了心有余悸地道:“那鬼新娘怨气极重,专找相貌俊俏的年轻男子……客官您这模样,怕是……唉,总之,切记切记!”
宁采臣听罢,只觉匪夷所思。他饱读圣贤书,向来不信怪力乱神之事,只当是乡野奇谈,一笑置之,谢过小二好意,便回房温书去了。
是夜,月黑风高,万籁俱寂。宁采臣读书至深夜,正欲歇息,忽听得窗外长街之上,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幽幽咽咽的女子哭泣声,那哭声哀婉凄绝,在这寂静的夜里听得人头皮发麻。
紧接着,一阵单调而诡异的轿子晃动声和整齐却轻飘飘的脚步声混杂传来,仿佛正朝着客栈方向而来。
宁采臣心中一动,想起店小二的警告,不由走到窗边,悄悄掀开一丝缝隙,朝外望去。
只见清冷的月光下,一顶装饰极其华丽、却透着森森鬼气的猩红轿子,正被四个面色惨白、眼神空洞的灰衣轿夫抬着,悄无声息地滑过街道。轿帘随风微微晃动,隐约可见里面端坐着一个凤冠霞帔、顶着红盖头的女子身影。
那轿子,竟在客栈门口,缓缓停了下来。
哭声,也戛然而止。
一片死寂中,那顶鬼轿子,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说书人说到这里,猛地收声,惊堂木重重一拍!
茶馆内一片死寂,众人仿佛都能看到那顶停在客栈门口的猩红轿子,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诡异气氛。
“诸位,您说这书生宁采臣,是谨记告诫紧闭房门,还是忍不住好奇招惹祸端?那鬼轿停在他门前,是巧合,还是……专为他而来?”
(惊堂木余音在梁间回荡,带着森森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