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开局户口本魔改,大佬逼我修行 > 第186章 茅山煞境:林北溟林九师徒

第186章 茅山煞境:林北溟林九师徒(2 / 2)

老道身体前倾,隔着座椅靠背,目光灼灼地看向副驾的陆雪琪。

“老道观道友周身气韵,清冷如月、凝练似冰,似与寻常道门路数迥异,不知可是‘太阴冰魄’真传?”

陆雪琪目光依旧落在膝上书卷上,轻轻摇了摇头,淡淡应道:“些许微末道行,实在不足挂齿。”

林北溟碰了个软钉子,却也毫不以为意,又转向开车的姜润月。

“姜小友年纪轻轻便已结丹,观其丹气煌煌,破灭之意隐现,莫非…是传闻中攻伐第一的‘雷丹’?”

林九闻言瞬间一愣,一双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卧槽,才两年不见,姜师妹就结丹了?开什么国际玩笑?】

他依稀记得三四年前,第一次跟姜润月见面时,对方修为跟自己一样,都只是御法境初期而已。

这才过去短短三四年时间,她竟然不声不响的结丹了?

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姜润月握着方向盘的手一紧。

【这老道眼睛够毒啊!】

她干笑两声:“林前辈过奖了,就是…就是瞎练的,运气好,运气好。”

“非也非也!”

林北溟摇头晃脑,“丹成龙虎,雷纹自生,此乃天授!小友福缘深厚,他日成就不可限量!老道观小友雷法运用,似有‘五雷正法’的影子,却又更添几分…嗯…霸道刚猛?不知可否…交流一二?”

姜润月:“……”

【不是,你一个法象大佬,跟我一个结丹小修士有啥好交流的?】

她还没来得及想好推脱之词,就听林北溟已经自顾自地开始了:“老道不才,于雷法一道也略有涉猎,我茅山‘掌心雷’,虽不及天师府‘五雷正法’名动天下,却也讲究一个‘引天罡,聚地煞,掌心发雷,诛邪破妄’…”

说着,他竟真的摊开手掌,掌心隐隐有细碎的电光跳跃,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旁边正放空的林九,瞬间被这动静惊醒,然后就看到师父又在“显摆”,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显然以前没少吃苦。

陆雪琪终于从书卷上抬起眼,琉璃灰的眸子扫过林北溟掌心那团雷电,又淡淡垂下,平静无波的眼神让林北溟老脸一红,掌心电光“噗”地一声熄灭了。

“咳咳…”

老道尴尬地咳嗽两声,强行挽尊:“献丑了献丑了,在陆道友面前班门弄斧了…那个,姜小友你看老道这掌心雷,发力技巧在于…”

接下来的路程,变成了林北溟单方面的“雷法心得分享会”。

从引雷诀窍讲到雷符绘制,从雷法克制邪祟讲到…雷法烤山鸡的技巧。

姜润月听得头昏脑涨,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快打滑了。

陆雪琪则全程闭目养神,仿佛入定,只在林北溟讲到“雷法烤山鸡外焦里嫩关键在于火候”时,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

好不容易熬到茅山脚下,车子停在上清宗那古朴的山门前时,姜润月感觉自己像是刚听完一场八小时的高数讲座,灵魂都快要出窍了。

“二位道友远道而来,蓬荜生辉!”

林北溟热情洋溢地引着两人上山。

“今日天色已晚,且先在山中歇息,明日老道再带二位好好领略一番我茅山风光,交流道法!”

姜润月看着眼前依山而建、殿宇古朴却掩不住岁月痕迹的道观,再看看身边一脸“终于到家了”的林北溟,以及面容坚毅的林九,心里那点“自驾游”的想法彻底破灭。

【得,带薪休假变学术交流,还是包吃包住的那种。】

茅山在道教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地位崇高,其声名与龙虎山、阁皂山等道教名山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茅山道士的形象得以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八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僵尸题材电影。

这些电影不仅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塑造了他们对于道士驱邪捉鬼的经典想象,而且其中许多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拥有持久的魅力。

正是通过这些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茅山道士”的名号才真正响彻大江南北,成为驱魔镇邪的代名词,在普通民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上清宗的客房出乎意料的简朴。

青砖地面,硬板木床,一桌一椅,一盏油灯(是的,油灯!)。

唯一的“现代化”设施是墙角一个插着三炷香的铜香炉,散发着安神的檀香。

晚饭是清粥小菜配腌萝卜,味道寡淡,但胜在清爽。

席间,林北溟绝口不再提“学术交流”,反而热情介绍起茅山的历史典故、祖师轶事,气氛倒也算融洽。

只是姜润月总觉得老道看她和陆雪琪的眼神,像极了古董商看到两件稀世珍宝。

饭后,林北溟并未放她们回去休息,而是“盛情”邀请二人移步偏殿“品茶论道”。

偏殿内灯火通明,一张巨大的紫檀木长案上,此刻却并非摆放着茶具,而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法器”!

桃木剑、铜钱剑、罗盘、八卦镜、三清铃、法印、符笔、朱砂、成沓的黄符纸…甚至还有几个造型奇特的草人、几串风干得看不出原貌的“药材”、以及几块黑乎乎疑似雷击木的东西。

这哪里是“品茶论道”?

分明是“茅山法器博览会”!

林北溟红光满面,如同展示心爱玩具的孩子,一件件介绍过去:

“姜小友请看,此乃我茅山祖师亲传的‘五雷号令’法印,盖于符上可引天雷诛邪!”

“这是‘寻龙尺’,探穴定位,寻龙点穴,居家旅行…呃,降妖除魔必备!”

“还有这‘三清铃’,铃声一响,百鬼退避,音质清脆,余韵悠长…”

姜润月看得眼花缭乱,内心疯狂吐槽。

【这罗盘…指针都锈了吧?这铜钱剑…铜绿都快包浆了,这三清铃…确定不是从哪个古墓里顺出来的陪葬品?还有那草人…扎得跟车祸现场似的…】

陆雪琪则安静地站在一旁,琉璃灰的眸子平静地扫过这些“法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在看一堆普通的木头和金属。

林北溟介绍完一圈,最后拿起那柄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体,小心翼翼地解开。

油布褪去,露出一柄通体漆黑、造型古朴、剑身隐有暗红色纹路流转的长剑。

剑未出鞘,一股深沉厚重的煞气便隐隐透出。

林北溟神色肃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郑重介绍道:“此剑名‘破煞’,乃我茅山镇山之宝之一。以千年雷击枣木为芯,外裹玄铁精英,经地火淬炼,又得历代祖师加持,专克阴煞邪祟!”

与此同时,陆雪琪清冷的声音悄然在姜润月识海中响起:“神物自晦,这些都是顶级法宝,老道士在演戏罢了。”

“咳咳…”

林北溟搓着手,老脸微红,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恳切道:“那个…姜小友,贫道有个不情之请,你与劣徒林九也算是老相识了,私下里…可否指点他一二?”

作为天琊仙子陆雪琪唯一亲近之人,姜润月的修行经历在修行界并非秘密。

即便是林北溟这等法象境的顶级修士,在得知她仅用了短短四五年时间,便从开光境一路势如破竹地晋升至结丹境后,心底那份震惊与惊叹也实在难以按捺。

这速度,委实太过惊世骇俗!

要知道即便是那些被公认天赋异禀的年轻翘楚,如茅山的林九、钱大豪,阁皂山的葛授、葛妙,武当的王戬,天师府的张氏三兄弟、崂山的开阳和摇光,青城派的封轻扬等等,哪一个不是自幼便得名师指点,在无数资源堆砌下苦修十几年?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过堪堪达到御法境巅峰而已,祭物境者也就一个张岩罢了。

可眼前这位女子,仿佛天生便可以无视那横亘在无数修士面前、令人望而生畏的境界壁垒。

每一层看似难以逾越的关隘,在她面前都如同虚设。

姜润月:“……”

【我就知道,学术交流是假,给徒弟开小灶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