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月照寒襟 > 第117章 书房夜话

第117章 书房夜话(2 / 2)

看着崔?眼中毫无保留的信任,感受着手中虎符传来的冰冷与沉重,叶英台这位素来冷静自持的皇城司指挥使,鼻尖竟微微发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她深知这半枚虎符的分量,这不仅是兵权,更是崔?将身家性命、将邕州安危都托付于她的象征!

她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虎符,紧紧握住,仿佛接过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誓言。她抬起头,迎上崔?的目光,声音虽轻,却斩钉截铁,如同金石交击:“皓月兄以国士待我,英台必以国士报之!此符在,英台在!定不负兄所托!”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崔?扬声道:“进来。”

门被推开,沈文漪端着一个红漆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两杯热气腾腾的香茗。她已换下了宴客时的华服,穿着一身淡雅的月白襦裙,未施粉黛,更显清丽脱俗。她步履轻盈,走到书案前,将茶杯轻轻放在崔?和叶英台面前,柔声道:“夜深了,喝杯热茶,解解酒,暖暖身子吧。”

崔?温言道:“有劳你了。”

叶英台也起身,拱手一礼,语气中带着几分敬重:“叶英台,见过沈小姐。多谢小姐。”她自然认得这位御史中丞的千金,昔日汴京有名的才女。见她如今甘愿舍弃京华富贵,陪伴崔?在这蛮荒南疆,心中亦是钦佩不已。

沈文漪浅浅一笑,还了一礼:“叶指挥使不必多礼。你们商议要事,文漪不便打扰,先行告退了。”她目光温柔地看了崔?一眼,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体贴地掩上了房门。

书房内再次剩下二人。茶香袅袅,沁人心脾。饮了一口热茶,叶英台似乎想起什么,语气变得轻松了些,说道:“皓月兄,说起京中故人,我倒想起一位你的至交好友来了。”

“哦?是谁?”崔?问道。

“还能有谁?自然是那位金陵富商之子,与你同科进士及第,被官家钦点入工部,如今在将作监混得风生水起的陶承良陶子安啊!”叶英台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

听到“陶承良”这个名字,崔?眼中顿时爆发出明亮的光彩,脸上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子安!他……他如今可好?”陶承良是他上京赶考时结识的至交,虽出身商贾,却性情豪爽,才华横溢,与他极为投缘。二人同科高中,虽名次有高低,但情谊深厚。

“他啊,还是老样子!”叶英台笑道,“在工部将作监,仗着家里有钱,自己又确实有些奇思妙想,捣鼓些新式器械、改良工法,倒也颇得上官赏识。就是那张嘴啊,依旧没个把门的,整日插科打诨,幽默诙谐,是工部有名的‘开心果’。为人更是大方仗义,同僚有难,倾囊相助,从不吝啬。”

崔?听得面露微笑,仿佛看到了好友那副嬉笑怒骂、神采飞扬的模样。然而,叶英台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笑容瞬间凝固。

“只是……兄台可知道?”叶英台语气低沉下来,“自你被夏相构陷,贬官出京后,子安他……听闻消息,当场就在工部衙门口跳脚大骂夏竦老贼!言辞……甚是激烈难听。后来更是几次在公开场合,为兄台鸣不平,直言夏相排除异己,陷害忠良。结果……被夏相的人抓住了把柄,一道奏章参他‘诽谤大臣,目无尊上’。官家虽知他是性情中人,但为了平息事态,还是打了他二十廷杖,以儆效尤。”

“二十廷杖?!”崔?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拳头紧握,指节因用力而发出咯咯声响。他深知廷杖的厉害,那是有可能将人活活打死的刑罚!子安他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细皮嫩肉的富家公子,如何受得了?!

叶英台叹了口气:“是啊。那二十杖下去,子安他在床上趴了半个多月才能下地。听说……听说当时惨状,令人不忍目睹。但他愣是一声没吭,也没后悔。还托人带话给我,说‘告诉皓月,我陶子安没给他丢脸!’”

“子安……!”崔?喉头哽咽,眼眶瞬间红了。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愤怒,又是愧疚!感动于好友的肝胆相照;愤怒于夏竦的狠毒霸道;愧疚于因自己而连累挚友受苦!

他闭上眼,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翻腾的情绪。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然:“夏竦……此仇此恨,我崔?铭记于心!待我回京之日,定要与他……好好清算!”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还有子安……这份情义,我永世不忘!”

叶英台看着他,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宦海浮沉,世事艰难,但能有如此挚友,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夜已深,茶渐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