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衙书房内,烛火通明,将崔?与叶英台的身影拉长,投在青砖地上。宴席的喧嚣已然散去,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酒气,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静而肃穆的氛围。蒙力、孙伯谦等人已领命各自离去,偌大的书房内,只剩下这一对久别重逢、亦友亦盟的故人。
崔?亲自起身,将书房的门窗仔细掩好,确保谈话不至外泄。他回到书案后坐下,揉了揉因饮酒和思虑而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目光看向端坐在对面、腰背挺直如松的叶英台,眼中流露出几分难得的、卸下官场面具后的疲惫与真诚。
“英台,今日宴上,人多眼杂,许多话不便深谈。此刻唯有你我二人,有些事,需与你细细商议。”崔?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
叶英台微微颔首,清冷的面容在烛光下显得柔和了几分:“皓月兄但说无妨。英台既来邕州,自当与兄共进退。”
崔?沉吟片刻,问道:“我离京之后,京中情势……尤其是你与夏相之间的纠葛,如今怎样了?”他虽远在南疆,但始终关注着汴京朝堂的风云变幻,深知叶英台身处皇城司那个漩涡中心,与权倾朝野的夏相及其党羽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
叶英台闻言,唇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那双锐利的眸子中寒光一闪:“自兄台离京后,夏竦老贼及其爪牙,对皇城司的掣肘与打压,变本加厉。他安插亲信,罗织罪名,屡次想将探事司纳入其掌控,或至少让我叶英台挪挪位置。无非是嫌我碍眼,查案太过‘认真’,动了他不少人的利益。”
她语气平静,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金戈铁马般的肃杀之气:“期间风波不断,弹劾我的奏章,几乎能堆满这间书房。若非官家尚存几分清醒,加之……”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敬重,“……包拯包大人,屡次在朝堂之上仗义执言,以铁证驳斥谗言,只怕英台早已步了兄台后尘,被贬出京了。”
听到“包拯”二字,崔?眼中顿时亮起光芒,由衷赞道:“包大人铁面无私,堪为朝堂柱石!有他在,邪佞之辈终究难以一手遮天!”然而,想到夏竦的权势熏天,他眉头又紧锁起来,拳头不自觉地在案几上轻轻一握,骨节泛白,声音带着压抑的恨意与坚定:“夏竦……此獠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祸乱朝纲,我崔?与他,早已势同水火!我相信,邪不胜正!终有一日,我定要重返汴京,与他堂堂正正一决高下,为那些被他构陷的忠良,讨回一个公道!”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烛光映照着他清俊而坚毅的侧脸,仿佛有火焰在眼中燃烧。叶英台静静地看着他,心中亦被这份执着所感染。她深知,崔?与夏竦之间的恩怨,早已超越个人得失,关乎道统与国运。
“皓月兄志存高远,英台佩服。”叶英台郑重道,“然如今之要务,乃是在邕州站稳脚跟,积蓄力量。唯有在此地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拥有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实力,方有日后重返中枢、与夏竦抗衡的资本。”
崔?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点头道:“英台所言极是。眼下确有一事,令我寝食难安,需借重你皇城司之能。”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广源州侬智高之事,你可知晓?”
叶英台眸光一凝:“略有耳闻。听闻其母阿侬已归顺朝廷,但其子侬智高桀骜不驯,素有反意。”
“正是!”崔?脸色凝重,“去岁秋冬之交,侬智高果然聚众作乱,攻打附近归顺的僮寨,气焰嚣张。我命蒙力率邕江军精锐前往弹压,历经一番苦战,终将其生擒!本欲押解回州衙,详加审讯,追查其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岂料……在押解途中,途经一片密林时,竟被一伙身份不明、武功极高的神秘人突袭劫走!我方伤亡数人,侬智高自此下落不明!”
“哦?”叶英台秀眉微蹙,“可知那些神秘人的来历?是交趾人?还是西夏余孽?抑或是……境内某些不愿见南疆安宁的势力所为?”
崔?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与凝重:“现场留下的痕迹极少,对方行动迅捷,手段老辣,一击即退,毫不恋战。蒙力判断,绝非寻常山匪或交趾散兵游勇所能为。其目的性极强,就是冲着救走侬智高而来!此子虽年轻,但其母阿侬在广源州一带僮人中威望甚高,他本人又骁勇善战,在部分激进的僮人青年中颇有号召力。他此番被救走,如同纵虎归山,将来必成心腹大患!其危险性,甚至可能超过没藏呼月!因为没藏呼月是外敌,而侬智高之乱,可能引发南疆内部汉僮矛盾的总爆发!”
他看向叶英台,目光恳切:“英台,你执掌皇城司,侦缉天下,消息灵通。我希望你能暗中留意侬智高的下落,以及救走他的那股神秘势力的蛛丝马迹。此事关系南疆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叶英台没有丝毫犹豫,肃然应道:“皓月兄放心,此事包在英台身上。我会立刻动用所有能动用的暗线,密切关注广源州乃至交趾边境的动静,定要查出个水落石出!”
见她答应得如此干脆,崔?心中感动。他沉吟片刻,忽然起身,走到书房内侧一个隐蔽的暗格前,取出一物。那是一只青铜铸造的虎符,只有半只,纹路古朴,散发着沉甸甸的威严气息。这正是调动邕江军的信物,与蒙力手中的另一半合二为一,方可调动大军。
崔?将这只虎符郑重地递到叶英台面前。
叶英台见状,霍然起身,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皓月兄,这……这是邕江军虎符!此乃军国重器,岂可轻授?”
崔?目光坦诚,语气坚决:“英台,你我相交于心,我信你胜过信我自己。邕州情势复杂,暗流汹涌。你此行巡边,明察暗访,难免会遇到需要武力支援之时。持有此符,邕江军上下,见符如见我,任你调遣!如此,你行事方能无后顾之忧,我也才能真正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