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月照寒襟 > 第56章 汴京辞故旧

第56章 汴京辞故旧(2 / 2)

清风阁里遇知音。

墨海沉浮家国恨,

书山砥砺儿女情。

南疆路远千山阻,

北望情深一诺金。

莫道孤鸿无归处,

清辉永照月长明!”

字迹遒劲,力透纸背!既有对汴京初遇的追忆,对家国情怀的坦荡,更有对南疆远谪的无奈,以及对沈文漪那份坚贞不渝、一诺千金的深情告白与承诺。

沈文漪接过诗笺,看着那饱含深情的字句,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她紧紧攥着诗笺,如同攥着最珍贵的信物!她知道……这便是他的承诺!是他……永不辜负的誓言!

“皓月……”她哽咽着,将诗笺小心折好,贴身藏入怀中,“我……等你!永远……等你!”

离别时刻,终究到来。崔?强忍心中万般不舍,轻声道:“文漪……你先走吧。我看着你走。”

沈文漪泪眼朦胧,深深看了他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入灵魂深处。她一步三回头,步履踉跄,如同踩在刀尖之上。每一次回头,泪水都模糊了视线,却依旧努力看清他的身影。终于,她的身影消失在茶肆门口,消失在汴河畔熙攘的人流之中……

崔?独立窗前,望着她消失的方向,久久不动。窗外,阳光明媚,河水粼粼。而他心中,却如同被生生剜去一块,空落落的疼。良久,他才收回目光,眼中只剩下……一片沉静的、如同磐石般的决绝。

离开清风茶肆,崔?又去了城南的“墨韵书坊”。书坊主魏老听闻崔?来访,连忙迎出。这位儒雅的老者,看着崔?清减的面容与沉静的眼神,眼中充满了惋惜与痛心。

“崔修撰……不,崔通判……”魏老声音低沉,“老朽……听闻了……唉……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啊!”

崔?淡然一笑:“魏老言重了。崔某……此来,是向您辞行。多谢魏老……昔日关照,允崔某在此借阅典籍,切磋学问。”

“崔通判……折煞老朽了!”魏老连连摆手,眼中含泪,“是老朽……要谢您!若非您……时常指点,这书坊……哪有今日之气象?您……您这一走……汴京文坛……又少了一颗璀璨明珠啊!”他叹息道,“经天纬地之才……奈何……天不遂人愿!造化弄人啊!”

崔?拱手:“魏老保重。崔某……告辞。”

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魏老独立书坊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久久无言,唯有一声沉重的叹息,在书墨香气中飘散。

回到护龙坊小院,已是日影西斜。崔?取出早已备好的二百两纹银,交给砚童:“砚童,你即刻去‘通汇钱庄’,将这二百两银子,汇往襄阳府,交予我兄嫂崔琮处。另……附上此信。”他将一封封好的书信递给砚童。信中,他只言在京一切安好,得官家赏识,外放历练,勿念。绝口不提贬谪之事,更不提邕州凶险。

“是!相公!”砚童接过银两和信,眼圈微红,转身快步离去。

暮色沉沉,笼罩着小院。正厅内,烛火摇曳。崔?端坐主位,如意、砚童、吉祥三人垂手肃立,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如意,砚童,吉祥。”崔?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此去邕州,路途遥远,烟瘴之地,凶险难测。你们……不必随行。”

“什么?!”三人如遭雷击!齐齐抬头!

“相公!不可!”如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瞬间涌出,“如意……是相公的人!相公去哪!如意就去哪!邕州再苦!如意不怕!如意……愿伺候相公一辈子!”

“相公!砚童也去!”砚童也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砚童……能吃苦!能干活!能保护相公!求相公……带上砚童吧!”

“相公!吉祥也要去!吉祥不怕苦!吉祥……要跟着相公!给相公……捶腿!讲故事!”吉祥扑到崔?腿边,紧紧抱住他,小脸上满是泪水,哭得撕心裂肺!

看着三人痛哭流涕、苦苦哀求的模样,崔?心如刀绞!他何尝不想带他们走?何尝忍心将他们留在这举目无亲的汴京?然而……邕州是什么地方?蛮荒瘴疠,民风彪悍,更兼与交趾接壤,战乱频仍!此去……凶险万分!生死难料!他怎能……让他们跟着自己……去那绝地受苦?甚至……送死?!

他强压下心中的酸楚,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硬:“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他拿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递给如意:“如意,这里……是三百两银子。一百两银票,我路上用。其余……留给你们三人。你……心思细腻,持重可靠。这些银钱……交由你掌管。在汴京……寻一处安身之所,做些小本营生。好好……照顾砚童和吉祥。待他们……长大成人……也算……不负我们……主仆一场。”

他又看向砚童:“砚童,你……年纪不小了。留在汴京,寻个正经差事。勤勉踏实,莫要……荒废了。”

最后,他轻轻抚摸着吉祥哭得通红的小脸,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温柔:“吉祥……要听如意姐姐的话。好好吃饭,好好长大。等……长大了……要像如意姐姐一样……聪明能干。”

“不!不要!呜呜呜……相公不要丢下吉祥!吉祥要跟着相公!呜呜呜……”吉祥哭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小身子在他怀里剧烈颤抖。

崔?狠下心肠,将吉祥轻轻推开,交给如意。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三人泪流满面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随即化为一片冰冷的决绝:“此事……已定!休要……再提!”

他转身,不再看他们,大步走向书房。身后,只留下三人绝望的痛哭声,在寂静的暮色中,久久回荡……

当夜,如意强忍悲痛,为崔?收拾好行囊。几件换洗衣衫,几本珍爱的典籍,一方沈文漪所赠的紫玉砚,一管用惯的紫毫笔。行囊……简单得近乎寒酸。

四人围坐桌前,默默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饭菜精致,却味同嚼蜡。席间,无人言语,唯有压抑的啜泣声与碗筷碰撞的轻响。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薄雾笼罩着汴京城。护龙坊小院门口,一辆简陋的青布小车静静等候。

崔?一身半旧的靛蓝布袍,背负简单的行囊,走出院门。他拒绝了砚童雇车的提议,只让车夫送到城外码头。

如意、砚童、吉祥三人,送至门口。如意眼中含泪,将一包亲手做的点心塞入崔?手中:“相公……路上……保重……”

砚童哽咽着:“相公……您……一定要……平安……”

吉祥死死抱着崔?的腿,哭得声嘶力竭:“相公……不要走……不要丢下吉祥……呜呜呜……”

崔?蹲下身,最后一次,轻轻擦去吉祥脸上的泪水,声音低沉而温柔:“吉祥乖……不哭。相公……会想你的。”他站起身,目光深深扫过三人,仿佛要将他们的模样刻入心底。随即,他猛地转身,不再回头,大步走向那辆青布小车!

“相公——!”身后,传来三人撕心裂肺的哭喊!

崔?脚步一顿,身形微颤。他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强迫自己,不要回头!不要心软!他掀开车帘,钻入车内。

“驾!”车夫扬鞭轻喝!

青布小车缓缓启动,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渐渐消失在护龙坊深巷的薄雾之中……

车内,崔?紧闭双眼,背脊挺得笔直。一滴滚烫的泪水,终于……无声地滑落,滴落在他紧握的拳头上,碎裂开来。窗外,汴京城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