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月照寒襟 > 第23章 血爪藏玄机

第23章 血爪藏玄机(1 / 2)

包拯受命为钦差,彻查“猫妖索命案”的消息,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汴京惶惶不安的人心中激起一丝微弱的涟漪。然而,这涟漪很快便被更深的恐惧与猜疑所吞噬。流言并未因“包青天”的到来而平息,反而在夏党暗线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甚至传出“猫妖法力高强,不惧青天”的荒谬之言。

城南,丰乐坊,老秀才命案现场。

低矮的土坯房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与陈腐的霉味。烛火摇曳,将狭窄斗室内的景象映照得影影绰绰,更添几分阴森。死者仰卧于冰冷的土炕上,脖颈处血肉模糊,三道深可见骨的撕裂伤狰狞可怖,皮肉翻卷,凝固的暗红色血迹如同恶鬼的爪印。空气中,除了血腥,还隐约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难以形容的腥臊气息。

包拯一身深青色官袍,面色沉凝如铁,立于炕前。他并未急于触碰尸体,而是如同磐石般静立,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眸,如同鹰隼般缓缓扫过屋内的每一寸角落——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桌椅、散落在地的几卷破旧书册、炕头一盏早已熄灭的油灯……目光所及,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

叶英台一身玄青劲装,立于包拯身侧,气息沉静如渊。她目光冷冽,同样在仔细审视现场。与包拯的沉稳不同,她的观察更侧重于痕迹与方位——窗棂的插销是否完好?地面尘土有无异常足迹?墙头瓦片可有踩踏痕迹?她指尖轻轻拂过窗台边缘,捻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灰白色粉末,凑近鼻尖轻嗅,眉头微蹙。

开封府的仵作战战兢兢地验完尸,颤声道:“回禀包大人、叶都头,死者……致命伤确在脖颈,伤口……呈撕裂状,深及颈骨,似……似被猛兽利爪所伤!但……但细观伤口边缘,皮肉虽有翻卷,却无啃噬撕咬痕迹,且……创口极其规整,不似寻常野兽所为!另外……死者面色青紫,双目圆睁,似……死前受惊过度!周身……无其他明显伤痕。”

“猛兽利爪?”包拯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汴京城内,何来如此猛兽?伤口规整,无撕咬痕,分明是利器所致!仵作,再验!仔细查验伤口深处,可有异物残留?皮肉纹理,可有被特殊器物撑开、撕裂的迹象?”

仵作连忙应诺,再次俯身,颤抖着用银针、镊子,在血肉模糊的伤口中仔细翻找。片刻,他发出一声低呼:“大人!有……有发现!”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几根极其细微、几不可见的……灰黑色毛发!那毛发极短,硬挺,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猫毛?”叶英台目光一凝,凑近细看,随即摇头,“不!比寻常猫毛更粗硬,色泽更深,且……带着一股刺鼻的腥气!非活物之毛!”

包拯接过镊子,将那几根毛发置于掌心,凑近烛火仔细观察。他眼神锐利如刀:“此乃……伪装之物!凶手刻意留下,以坐实‘猫妖’之说!”他目光转向叶英台,“叶都头,你方才在窗台所获粉末?”

叶英台将指尖那点灰白粉末递过:“疑似……石灰粉与某种矿物粉末混合,质地细腻,有轻微滑腻感,似……用于涂抹或掩盖痕迹。”

包拯捻了捻粉末,又走到窗边。窗棂插销完好,但窗纸靠近插销处,有一道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划痕!他目光如电,顺着窗台向下,在墙角潮湿的泥土上,发现了一个极其浅淡、近乎消失的……足印!那足印前端尖细,后跟宽厚,不似寻常鞋履,倒像是……某种特制的软底快靴!

“凶手……由此而入!”包拯指着窗台,声音斩钉截铁,“划破窗纸,拨开插销!身手敏捷,落地无声!足印浅淡,乃刻意掩饰!窗台粉末,或为掩盖其攀爬痕迹,或为某种……特殊用途!”他目光扫过屋内,“屋内无搏斗痕迹,财物未失。死者惊恐而死,说明凶手出手极快,死者甚至来不及反抗!此非妖物,乃训练有素、心狠手辣之人所为!”

叶英台点头,补充道:“前几处案发现场,亦有类似足印残留,但皆被破坏或忽略。此处墙角潮湿,得以保存些许痕迹。凶手所用‘利爪’,绝非寻常兵刃,伤口形态奇特,创口规整,恐为特制凶器!其留下‘猫毛’,散布流言,皆是为掩盖其真实目的——制造恐慌,扰乱视听!”

包拯颔首,眼中寒光闪烁:“其真实目的……恐非杀人取乐!而是……借‘猫妖’之名,行阻挠新政之实!夏子乔……哼!”他转向开封府捕头,“传令!全城搜捕!凡售卖、打造奇门兵刃之铁匠铺、江湖异人,严加盘查!凡近月内购入大量石灰、矿物粉末者,记录在案!凡有前科、身手敏捷、行踪诡秘者,重点排查!尤其……与夏府、郑国公府有牵连者!”

“是!”捕头领命而去。

包拯又对叶英台道:“叶都头,烦请皇城司密探,盯紧夏竦、郑承宗府邸!留意其门下死士、江湖客动向!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明白!”叶英台肃然应道。

皇城司探事司衙门,密室。

烛火昏暗。叶英台与几名心腹校尉围坐一桌。桌上摊着几份密报,以及从丰乐坊现场带回的“猫毛”与粉末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