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天工院的宁静,如同初冬湖面上结起的第一层薄冰,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涌动,一触即碎。这宁静,是周鸣刻意营造的避风港,却也是那些觊觎其智慧结晶的贪婪目光难以忽视的灯塔。
一封帛书,由一只不起眼的信鸽带来,悄然落在周鸣书房外的竹制鸽笼里。负责情报传递的弟子子墨,取下帛书,脸色瞬间凝重。帛书上的文字极其简略,甚至有些语焉不详,使用的是一种只有核心弟子才掌握的、基于《周易》卦序与特定日期组合的初级密码:“南林有雀噪,恐惊幼雏。申时三刻,宜闭户。” 子墨立刻意识到,这是潜伏在楚国郢都的暗线发出的最高级别预警——楚国令尹子重(或另一位实权人物)终于按捺不住,将矛头指向了天工院,行动时间就在今日申时三刻!
周鸣接过帛书,枯瘦的手指抚过那行密文,眼神没有丝毫波澜,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他走到悬挂于书房墙壁的巨大羊皮地图前,目光精准地锁定天工院南面那片被称为“青蚨林”的茂密丘陵地带。这片区域地形复杂,林木幽深,有几条隐秘小径可绕过天工院正面的哨卡和防御工事,直插核心的工坊区和藏书阁附近。
“青蚨林……申时三刻……” 周鸣低声自语,脑中庞大的情报网络与数学模型瞬间激活。近几个月的情报碎片飞速整合:楚国工正(掌管手工业的官员)多次暗中高价求购天工院流出的改良冶铁图谱碎片;郢都城内关于“稷下藏有管仲遗策、可兴霸业”的流言甚嚣尘上;更关键的是,三日前,一名负责记录水利模型图纸的年轻弟子——季孙,其行踪报告中出现了一段无法自圆其说的空白,而他最近与一名自称来自宋国、实则口音带着明显楚地腔调的商贾接触频繁。
“目标有三。” 周鸣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如同在陈述一个早已推演过无数次的定理,“其一,制造混乱,试探虚实,寻机劫掠工坊新铸的兵刃模具或冶炼图谱;其二,趁乱潜入,目标直指藏书阁深处,寻找他们认为的‘管仲遗策’或更重要的东西;其三,” 他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格外锐利,“有人隐约捕捉到了《归藏》的风声,虽不知其形,但知其重。此乃最终目标。”
他立刻下达指令,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示警与佯动: 命子墨以特定节奏敲响位于天工院中心、平日用于报时的青铜小钟。这并非紧急集合的急促钟声,而是三长两短、反复三次的特殊信号。所有听到的弟子、工匠、农夫,立刻按预先多次演练的方案行动:妇孺老人进入加固过的石砌粮仓;青壮年工匠迅速将重要的小型工具和图纸藏入各处预设的隐蔽地窖;核心弟子则各就各位。
疑阵与威慑: 派出两名口齿伶俐、胆大心细的弟子,前往青蚨林外围几条必经的小径入口处,故意大声交谈,内容直指“夫子昨夜观星,见荧惑犯太微,主东南有刀兵之劫,已布下天罗地网”、“院内机关重重,擅入者恐遭天谴”云云。利用周鸣“神算”的赫赫威名,对来袭者进行心理施压。
非对称防御: 命令防卫组弟子(由精于木工、机关的弟子组成)启动预设防御。这绝非正面对抗的军阵,而是融合了地形、心理和简易物理陷阱的“天工之阵”:
地形陷阱: 在敌人可能渗透的几条小径关键节点,利用藤蔓、朽木、深草掩盖挖掘好的陷坑,坑底密布削尖的硬木签(取材于废弃农具柄)。在狭窄的谷口,利用杠杆原理布置巨大的滚木礌石,触发索极其隐蔽。
声光干扰: 在几处制高点,设置巨大的、蒙着兽皮的竹筒“地听”(简易扩音器),一旦侦知敌人靠近特定区域,便由隐蔽的弟子用力吹响特制的骨哨,声音通过“地听”放大,形成凄厉怪异的尖啸,如同鬼哭,足以扰乱心神。同时在几处预设位置点燃掺杂了硫磺和硝石粉末(少量用于医药和炼丹)的草堆,制造浓烟和刺鼻气味,形成视觉和嗅觉屏障。
以农为兵: 青壮年农夫和工匠并非赤手空拳。他们手持的,是经过周鸣指点、外形依旧朴实却暗藏杀机的“农具”:长柄的耒耜前端包了锐利的铁尖,可刺可勾;看似沉重的打谷连枷,在巧劲挥舞下力道惊人;甚至改良过的除草铁锄,边缘也被打磨得异常锋利。他们不结阵冲锋,而是依托熟悉的地形,三五成群,利用树木、沟壑掩护,进行骚扰、迟滞,将敌人引入预设的陷阱区。
请君入瓮: 周鸣的目光转向伯阳,声音压得更低:“藏书阁,甲字三号密室。将‘问心壁’准备好。另外,把季孙‘请’到密室隔壁的静室,让他‘安心等待’。”
申时三刻,日头西斜,将青蚨林的树影拉得老长。正如周鸣所料,约三十名身着粗布麻衣、却行动矫健、眼神锐利的“山匪”,如同鬼魅般从林间多条小径悄然渗透而出,目标直指天工院工坊区。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猝不及防的混乱,而是诡异的寂静和无处不在的危机感。
“东南有刀兵之劫,已布下天罗地网!” 弟子刻意放大的议论声随风飘来,让为首的头目心头一凛。他们刚踏入一条看似寻常的小径,前方探路的两人便惨叫一声,落入伪装巧妙的陷坑,被木签刺穿。凄厉的骨哨尖啸毫无征兆地从四面八方响起,在“地听”的放大下如同百鬼夜哭,震得人耳膜生疼,心胆俱裂。浓烟适时升起,遮蔽了视线,刺鼻的气味让人呼吸困难。紧接着,滚木礌石轰隆隆从陡坡砸下,虽未直接命中,却彻底打乱了他们的队形和节奏。
“中计了!有埋伏!” 头目惊怒交加,试图组织人手强冲。然而,烟雾和混乱中,树丛里、沟坎后,突然刺出包着铁尖的耒耜,挥舞着沉重的连枷,甚至飞来几把锋利的短锄!攻击毫无章法,却刁钻狠辣,专攻下盘和侧翼。几声短促的惨叫响起,又有几人倒下。这些“农夫”一击即退,绝不恋战,迅速消失在烟雾和复杂的地形中。楚人精锐空有武力,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又像陷入满是荆棘的泥沼,有力无处使,伤亡不断增加,士气迅速崩溃。
就在正面袭扰牵制住大部分“山匪”时,两条如壁虎般敏捷的黑影,凭借高超的身手和对地形的提前侦察,竟避开了外围的陷阱和耳目,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天工院内部,目标明确地直奔守卫相对较松、但存放着核心图纸和“秘藏”传闻的藏书阁!
藏书阁内部结构复杂,书架林立。两人显然是此中老手,一人望风,一人迅速而精准地撬开了甲字区域一间普通密室的铜锁。室内果然存放着不少帛书和木牍,其中一卷帛书被特意放在显眼处,卷首赫然写着《管仲遗策·强国九术》!那潜入者眼中闪过一丝狂喜,迅速将其揣入怀中。然而,就在他转身欲走时,望风的同伴突然发出短促的警示!他猛地抬头,只见伯阳的身影在书架尽头一闪而过,似乎正慌张地跑向藏书阁更深处。
“追!他肯定去藏真正的宝贝了!” 潜入者首领低喝一声,贪念压过了谨慎,两人立刻放弃其他,紧追伯阳的身影。
伯阳似乎对藏书阁极为熟悉,七拐八绕,最终闪入一扇位于角落、毫不起眼的厚重木门。两人毫不犹豫地撞开木门冲了进去。
“砰!” 身后木门猛地自动关闭落闩!室内并非想象中堆满珍宝的秘库,而是一个近乎空荡的石室。四壁光滑,只在正对门的那面墙上,镶嵌着一块巨大的、打磨光滑的黑色石板——正是“问心壁”。壁前的地面上,刻着一个巨大的、结构极其复杂的几何图案,中心是一个可以旋转的青铜圆盘,盘面上刻满了密密麻麻、从未见过的符号和卦爻变体。
“糟了!陷阱!” 两人心知不妙,立刻扑向门边,却发现门闩结构奇特,内部似乎有复杂的机括,蛮力根本无法撞开。同时,室内唯一的火把突然熄灭,陷入一片漆黑。紧接着,正前方的“问心壁”竟缓缓亮了起来!并非火光,而是一种幽冷的、如同星辉般的微光(利用特殊矿石粉末和极其微弱的光反射原理),照亮了整面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