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逆命菩提 > 第229章 圆满金辉

第229章 圆满金辉(1 / 2)

(地球,神州,西安 - 2031年11月16日,傍晚)

时间悄然滑入十一月,距离参加同学婚礼归来已过去一个多月,张睿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所的工作中,几乎将外界琐事抛诸脑后。

这期间,他的主攻项目——愿力编码与心晶芯片自生长——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初步进展。

他与团队发现,并非所有类型的“愿力”都适用于引导材料生长。

通过对不同炼心境界、甚至不同心境状态下(如极度专注时的“锐意”,平和状态下的“宁静”,解决问题时的“明悟”)产生的愿力进行精细区分和编码尝试,他们成功识别出了几种对特定材料结构具有更强“亲和力”或“引导性”的愿力特质。

更重要的是,他们初步验证了部分不同类型愿力之间存在兼容与叠加效应的可能性,这为将来构建更复杂、更宏大的“愿力指令集”提供了理论基础。

虽然距离真正让芯片“生长”出来还有漫漫长路,但至少,他们找到了一些可能正确的“钥匙”。

与此同时,高强度的、需要极度专注和精密心念控制的科研工作,反过来也极大地锤炼了他的心神。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停滞了一段时间的炼心境界,那层通往九炼圆满的薄膜,似乎变得更薄了,隐隐透出一丝光亮。

圆满,意味着对自身每一分心力、每一缕愿力都达到完美无瑕的掌控,心晶稳固如亘古星辰,念动间再无丝毫滞涩与逸散。这是一种生命层次的升华,远非单纯力量积累可比。

就在几天前,研究院内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隔壁超算中心在量子计算机架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虽然不是理论上终极的、完全由光子操控的光子计算机,但他们设计出一种极其巧妙的“类恒星系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代表“恒星”的核心处理器与众多代表“行星”的辅助计算单元之间,通过模拟引力相互作用般的特殊量子纠缠网络连接,形成了高效且稳定的多层次并行计算架构。

这一革新,使得新型量子计算机的等效算力在原有女娲3型的基础上提升了惊人的近10倍!

这一成果立刻在研究院内部引起了轰动。张睿所在的11号实验室也第一时间拿到了这种新结构的详细设计资料和数据。他们如获至宝,立刻开始研究,看能否将这种高效的“恒星系”拓扑思想,借鉴到他们设想中的“心晶芯片”内部结构上。

初步的理论模拟显示,如果愿力能够引导材料生长出类似的多层次、协同计算单元,其信息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将可能得到质的飞跃!这无疑为他们略显晦暗的研究前景,注入了一束强光。

(11月16日,傍晚)

晚上七点多,张睿才从三楼的11号实验室出来。

他在门口的衣物间换下实验室专用的防静电服,穿上自己的休闲外套——巧合的是,正是那天从蓉城返回西安时穿的那件。

他去楼下的食堂简单吃了晚饭,然后像往常一样,沿着生态缓冲带的小路散步回家,让忙碌一天的大脑在自然的静谧中得到放松。

夜色初降,园区路灯柔和地亮起。当他路过那片人工湖时,注意到湖边的一座仿古亭子周围架设了灯光和设备,似乎有剧组在拍摄。

他放缓脚步,没有靠近打扰,只是远远望去。

看场景布置和演员的服饰,像是在拍一部未来背景的戏,剧情似乎是处于热恋期的星舰研究院男女主角,在夜色下的湖边散步、低语,充满了青春与浪漫的气息。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拍摄似乎暂时中断,进入补妆和调整阶段。饰演女主角的演员恰好抬起头,目光无意中扫过路边,正是刘灏寸。

她的视线在张睿身上停留了一瞬,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似乎在回忆什么。

这思绪只是一闪而过,随着导演的指令,她迅速收敛心神,重新投入到下一幕的表演中。

张睿并未察觉这细微的插曲,继续沿着小路走向家属院。

(同日,稍晚 - 生活区商业街刘灏寸下榻酒店)

刘灏寸结束拍摄,回到位于生活区商业街的一家精品酒店。她的助理送来明天要穿的戏服,并闲聊起剧组的最新安排。

“灏寸姐,园区管理方那边通知了,我们剧组申请的后天开始、连续五天下午一点到五点的部分核心科研区通行证已经批下来了。”

“哦?终于能进去看看了?还挺好奇的。”刘灏寸一边卸妆一边应道。在这个时代,科技保密虽然依旧重要,但机制已大不相同。

绝大多数基础和应用科技都已通过GGA向全球公开,以促进整体文明进步。

真正的尖端前沿,更多依赖于顶尖人才和持续创新能力,加之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监控和“问心镜”改良系统的筛查,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间谍已极为罕见。

当然,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威慑的极少数领域除外。

她忽然想起傍晚湖边那个似曾相识的身影,随口问道:“我们剧组,或者你,有认识的人在这里面工作吗?傍晚好像看到个有点面熟的人路过。”

助理仔细想了想,摇摇头:“没有。听说能进国科园核心区的,最低门槛都是炼心七重以上的研究人员,而且光有境界还不够,必须通过那个改良版‘显化门’的筛选,证明有坚定的科研决心和纯粹的探索动机才行。这里不设硬性的科研成果门槛,但‘心’的考核极其严格。听说他们每年会通过‘显化门’进行一次外部招聘,每半年还有内部考察复审。也正因为这样,间谍几乎混不进来。”

助理语气中带着一丝向往和敬畏,“后天我们去拍摄,说不定能在里面看到一些真正的大佬呢。”

(同日,深夜 - 张睿家中)

与此同时,张睿正在自己家的炼心室内。这间静室经过特殊处理,隔音、屏蔽外界干扰,是修行和深度思考的理想场所。

他盘膝而坐,并非在冲击瓶颈,而是以一种内观的状态,回顾、梳理着今天关于“恒星系结构”与心晶模型结合的新思路,试图借助这种高度专注的“科研式炼心”,进一步纯化掌控自身的心力。

(地球,神州,西安 - 2031年11月17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按照往常的习惯,张睿应该在八点左右自然醒来。

但今天,直到九点,他依旧沉浸在那种深沉的内炼状态中,双目紧闭,周身气息圆融流转,仿佛与外界隔绝。

九点整,在实验室负责上午值班的学弟见他还没到,有些奇怪。虽然不强制工作时间,但他们实验室内部早已形成了默契的工作时段。学弟试着用终端联系他,却只收到了自动回复:“炼心中,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