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士-III:采用超导能源传输,核心为微型聚变电池,输出功率惊人。全身覆盖复合装甲,可抵御大口径穿甲弹直射。力量增幅极限可达百吨级!配备小型愿力场发生器,可偏转一定程度能量攻击。内置环境监测、战术分析AI。
巡天-II:并非传统宇航服,更像一层液态金属薄膜覆盖全身,能自适应极端温度(-270°c至+1500°c)、高压、真空、强辐射。生命维持系统高效循环,内置微型医疗纳米机器人。同样配备愿力场和短距离喷推进系统。
“经过测试,”钱教授推了推眼镜,“五锻以上的战士,即可勉强驾驭‘玄武士3型’进行基础作战行动。达到七锻,肉身强度与神经反应速度足够,可以完美适应,发挥其全部性能,甚至在深空环境中做出远超设计指标的复杂战术动作——因为它能几乎无延迟地响应穿戴者的脑电波和肌肉信号!而九锻…”
老人眼中放出光来,“理论上,九锻无瑕之躯,本身就能在绝大多数星球环境下生存,再配合这套装备,几乎可以探索太阳系内任何极端环境,无视绝大多数毒素、辐射!”
万一乐仔细观察着数据,缓缓点头:“九锻是基础。真正的星空探索部队,必须以九锻为骨干。他们不仅能完美驾驭装备,其自身就是最可靠的保障。可以着手规划了,建立专门的星空陆战队、工程兵团、侦查舰队,分类训练,专精不同领域。”
接着,他又观看了最新深空探测器的数据和基于愿力波动的新型深空业力探测模型。科学家们提出了利用暗能量潮汐进行超远距离跳跃的大胆设想,但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能量核心的稳定性和空间定位精度。
轨道船坞“南天门”观测中心 - 傍晚
通过远程观测系统,万一乐看到了正在组装的“盘古号”星际战舰的雄姿,以及更远处如同小型城市般的“蓬莱”轨道栖息地雏形。庞大的结构,高效的机器人施工队,无不彰显着人类科技的飞跃。
钱仲麟教授在一旁提出了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应用的最新猜想。万一乐听着,心中却联想到了那弥漫宇宙的“虚空业力”和古人阵法使用的“灵气”。
暗能量、虚空业力、灵气…这些是否都是同一宇宙本源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是人类目前的技术和认知尚无法完全统一理解?
他意识到,目前的科技大爆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印”带来的极致研发效率和之前几个世纪的技术积累。
但基础物理学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不能拔苗助长。需要给科学家们时间,去消化、去理解这全新的宇宙图景。
基地顶层会议室 - 夜间
当晚,万一乐召集了包括钱瀚林、钱仲麟、明心道长、慧明方丈以及多位社科、哲学、天体物理学领域的泰斗,进行了一场跨领域的头脑风暴。
讨论的议题天马行空:行星如何超脱?恒星如何超脱?文明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学者们争论不休,提出了各种猜想:将行星改造为星舰、抽取恒星能量进行跃迁、甚至将整个文明意识上传至能量网络…
万一乐静静聆听,这些思想火花与他自身的体悟相互印证。最终,他开口道:“大家的话,都有道理。超脱的路,或许并非唯一。但对于普遍个体而言,路还需要更明晰。”
他再次完善了基于恒星感悟的修行大道,将其命名为“星火大道”,并划分为四大境界,适用于新纪元人类:
1. 星火境:于自身能量核心(心海)点燃微观聚变之火(星火),成就非凡起点,能量发生质变。(类比:点燃恒星)
小境界划分为:初燃、稳定、炽盛、圆满。
2. 星源境:掌控宇宙本源级的五行之力(火、水、金、木、土),理解并驾驭物质循环。(类比:恒星稳定运行,元素合成)
划分为初步掌控一源、精通一源、掌控多源、五行圆融四个小境界。
3. 星衍境:五行圆融,体内能量循环自成宇宙,衍化出微型恒星系雏形,拥有稳定的能量核心和物质基础。(类比:行星系统形成)
小境界:星核初成、星轨稳定、生机萌发、体系初成。
4. 星命境:于体内星系适宜环境下,自然孕育出最简单的能量生命或意识生命雏形,印证自身之道,成就创造之能,此为圣人之境。(类比:生命诞生)
划分小境界为:灵机点化、命火初燃、文明雏形、造化之功。(此境玄奥,仅作设想,近似等于慈航境圆满乃至更高)
“此道艰难,需大毅力、大智慧、大机缘。”万一乐最后说道,“等一等,第一位九锻或许今明两年有望诞生,出现第一位九锻无瑕之躯时,我将在此,宣讲星火大道的初章。”
话语落下,会议室中众人皆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一条直通星海的煌煌大道在眼前展开。
他们知道,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加速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