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是青黛写来的日常汇报。
当她读到虾闹闹门前的风波时,不禁微微蹙眉。
然而随着继续阅读,她的眉头渐渐舒展,最后甚至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
\"这个念儿,倒是长进了。\"
程妍轻声自语,指尖轻轻摩挲着信纸。她仿佛能看到郑念儿站在石阶上,从容应对众人的模样。
她展开第二封信,这是郑念儿亲笔所书,字迹娟秀工整,详细描述了当日的情形。
青黛在信中还附上了今年第三次分红的账目。
程妍移步到书案前,就着明亮的烛光仔细查阅。
程妍回想了一下,今年前两次的分红单是京都的铺子有分红,两次加起来到她手里的已达到三十八万两。
而第三次分红加上扬州众铺子及各府城的妍香阁后,这次分红竟高达六十五万两。
这个数字连程妍都有些惊讶,她轻轻叩着桌面,陷入沉思。
看来扬州城的繁华还是被低估了。
片刻后,她铺开信纸,开始研墨。
先给郑念儿回信,在信中,她充分肯定了郑念儿处理危机的方式:\"遇事不慌,处置得当,颇有大将之风。\"
同时提出新的规划:命她在苏州选址开设程氏酒楼,并继续在江南其他府城扩张版图,可将这段时间的所有盈利都投入新店的开办。
接着,程妍又给六皇子宋凌修书一封。
她详细说明了江南鼎沸轩的经营状况及后续计划。毕竟所有鼎沸轩都是与宋凌合伙经营,有这样一座靠山,她自然是要好生利用的。
最后,她给青绿去信,字迹略显潦草,显是思虑甚多。
她指示青绿参照扬州模式,在京都周边城池购置铺面。
同时安排郑大来随物流队带领一半施工队回京整修新铺,其余人手可在当地招募临时工,以节省人力成本。
在信的末尾,她特意嘱咐:\"新铺选址务必临近繁华街市,宁可多花银两,也要选最好的地段。\"
写完三封信,已是月上中天。
程妍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推开窗户。
塞外的月光清冷如水,洒在院中堆积如山的羊毛包上。
在楼兰府停留的这几日,她几乎将周边地区的羊毛收购一空。
当地牧民从未见过有人如此大量地收购羊毛,个个喜笑颜开。
当她再次启程时,车队已从原来的十几辆马车扩充到三十多辆,满载着沿途高价收购的羊毛,浩浩荡荡地继续向边关行进。
车轮碾过黄沙,留下深深的车辙。
程妍坐在马车中,望着窗外苍茫的塞外风光,心中却是暖意融融。
江南的商业版图正在稳步扩张,而边关,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她。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名玄甲卫骑兵飞驰而至,在马车窗前勒住缰绳:\"郡主,前方十里就是楼兰关,谢将军已经派人前来迎接了。\"
程妍轻轻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襟。
边关,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