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是她临时起意命名的“麻婆豆腐恶魔ta”。柔韧的玉米饼皮,在铁板上小心烘出微微焦痕和韧性,里面盛着的,却是滚烫、红亮、正在小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细密气泡的传统麻婆豆腐。那豆腐嫩得几乎吹弹可破,在麻辣鲜香、油光潋滟的酱汁中颤巍巍地抖动着,上面并非传统的葱花,而是撒了金黄色的切达奶酪丝和翠绿的新鲜香菜碎。东西方的元素在这里被粗暴而直接地捆绑在一起,视觉和味觉上都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另一道,则是被她戏称为“宫保鸡丁暴走薯条”的狂想曲。金黄粗犷的波浪薯条在油锅里炸得吱吱作响,捞出后沥干油分,随即被一锅刚刚炒好、还冒着热气、浓稠油亮的宫保鸡丁酱汁当头淋下。酸甜微辣、带着一丝恰到好处锅气的酱汁紧紧包裹住每一根酥脆的薯条,滑嫩的鸡丁、香脆的花生米以及干辣椒段点缀其间,形成了一种介于零食与主菜之间、让人无法归类却又欲罢不能的全新物种。
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张望,被这陌生而极具攻击性的复合香气吸引,凑近后,又对这不伦不类、近乎“离经叛道”的组合投以怀疑和审视的目光。有几个胆大的驻足观看,指着麻婆豆腐ta低声交谈,脸上写满了“这真的能吃吗?”的问号。
第一个敢于尝试的勇士,是个穿着色彩鲜艳的沙滩裤、戴着夸张金属项链、看起来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他犹豫地接过向婷婷递过来的那个红绿黄相间、视觉效果颇为刺激的麻婆豆腐ta,像是进行某种神秘仪式般,带着就义般的表情,小心地咬了一口。
下一秒,他整个人僵住了,眼睛瞪得溜圆,仿佛被无形的、强烈的味觉电流击中。几秒钟令人窒息的静止后,他猛地又咬下第二口,更大口,更凶猛,一边被辣和烫得嘶嘶地吸着气,一边含糊不清地对着身后几步远的同伴激动地嚷嚷:“见鬼!holy Sh*t!这味道……太疯狂了!太不可思议了!你快尝尝!这绝对是你没吃过的东西!”
他的同伴,一个穿着紧身背心、肌肉线条分明的小伙子,将信将疑地拿起一份宫保鸡丁薯条,塞了一大口进嘴里。瞬间,酥脆的薯条外壳在齿间碎裂,挂满的宫保酱汁那酸甜开胃、微辣提神的复合味道瞬间炸开,紧接着,咀嚼间还有花生的香脆和鸡丁的软嫩带来层层递进的口感,丰富、混乱,却又异常和谐得不可思议。“嘿!神秘的ta!”他几乎是立刻朝着摊位喊道,声音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再给我来两份这个!不,三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两声毫不掩饰的、充满激情的赞叹,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引爆了现场沉寂的空气。周围观望的人群被这真实的反应所鼓舞,好奇心彻底压倒了疑虑,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排队的队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蜿蜒,很快成了这个街头美食节里一道突兀而醒目的风景线。
“上帝,我从没想过麻婆豆腐可以和ta这样结合!这辣味太带劲了!”
“这薯条太邪门了,味道怪怪的,但就是停不下来!给我再来一份!”
“她是谁?哪个餐厅的主厨吗?以前从没见过这个摊位。”
“这酱汁到底是怎么调的?酸甜辣平衡得太妙了!”
各种各样的赞叹声、急切的点单声、以及被辣到嘶嘶吸气却依然坚持咀嚼吞咽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向婷婷摊位前最动听的交响乐。向婷婷——此刻她就是摊主ta,手下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翻炒、调味、组装、收钱找零,她从容不迫地在小小的操作空间里穿梭,墨镜下的嘴角始终带着一抹愉悦而专注的弧度。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即兴创作的、这些打破常规的料理,正在最直接、最生猛地冲击着这些陌生食客的味蕾,带来最原始、最纯粹的感官快乐。这种即时、强烈、不加修饰的成就感,与在远月赢得食戟时那种带着战略性的胜利,或在高级赛事中获得评审高分时的认可,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这股来自东方的、麻辣鲜香的风暴,迅速席卷开来。许多原本在其他知名餐车或热门摊位前排队的人,也被这不断增长的长龙和空气中那股勾魂摄魄、难以忽略的奇异香气所吸引,纷纷改变目标,加入了“ta‘s Fion bites”的队伍。她这个临时搭建、简陋不起眼的小摊位的风头,一时之间,竟盖过了许多老牌参与者,变得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