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溪涧的龙尾山,是歙砚珍品的出产地。
这龙尾砚,从选料、制坯、设计、雕刻到配盒,每道工序都十分考究,对制砚工和雕工的技艺要求特别高。
我们来到龙尾砚斋看砚。
向来对文房四宝爱不释手的我,这会儿正兴致勃勃地将砚台一一拿起,仔细端详。
观其石料、赏其雕花、叩其声响、抚其质地,真真都是上好的精品,赞不绝口。
当下就预订了一百方,签好书契,付了定金,之后便准备返回休宁。
书意赶着牛车,再次来到了渔梁坝边。
河滩上的石路湿滑又颠簸,我们只能下车步行。
程彦拉着我去江边洗手,就在这时,对岸突然传来“救命、救命!”的呼喊声。
我们闻声望去,只见江中心有个人落水了。
对岸有两人,一个老者、一个后生,正急匆匆地边跑边呼救,追着落水之人。
那落水者在江中拼命地扑腾,被湍急的流水一直往下游冲去,速度极快。
程彦见状,连忙对书意大喊:“快下去救人!”
书意二话不说,一把脱掉上衣,就跳进江中,朝着落水之人游去。
他不愧是保甲之子,从小在这山水间长大,水性那叫一个好,浑身肌肉紧实,是个游泳好手。
没一会儿,就抓住了那扑腾之人,把他救上了岸。
对岸的一老一少看到同伴获救,也松了一口气。
程彦朝他们挥了挥手,指了指前面,示意他们从前面坝上绕过来江岸这边。
书意给那落水之人使劲捶打后背,帮他排出了口中、腔子里的脏水。
那人坐在地上,不停地咳嗽,总算是缓过神来了。
我定睛一看,这人约莫十五六岁,模样长得标标致致,看着像个秀才。
他站起身来,向我们施礼道:“唐寅谢先生救命之恩。”
“你是唐寅?”程彦一脸惊讶,一把将他拉到跟前,仔细打量起来,“多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
“梦徽,你认识他?”我好奇地问。
“他是沈周的弟子,姓唐,名寅,字伯虎。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娃娃呢。小伯虎,你还记得我否?我是篁庵先生程梦徽。”
“啊,恕学生眼拙,刚才惊慌落水,失了精神,一下子没认出先生。现在一看,确实是认识的,学生唐寅见过篁庵先生。”唐寅赶忙施礼拜见。
“这是我的好友,翰林侍讲李长安,李先生。”
“李先生好。”唐寅向我施礼问好。
他又指了指书意,问道:“不知这位小哥尊姓大名,救我一命,伯虎一定铭记在心,日后必当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