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衙役凌云志 > 第233章 绝交词刻驸马府 武英殿内风波起

第233章 绝交词刻驸马府 武英殿内风波起(2 / 2)

闻凌云不为自己辩白,反将彦阁老拖下水,众人方才忆起,似乎确有其事。同是“停职待勘”,言官只揪住七品舍人不放,于正三品的东阁大学士却不同不同,确是欺软怕硬,形迹难看。

正乐见仇家倒霉的彦阁老霎时脸色大变!若非殿前需持重,几欲冲上前揪住凌云痛斥!真真无耻之尤!自身遭难,犹不忘拉老夫垫背!是何等心术!

几位城府深沉之大佬略一思量,便明其意。凌云攀扯彦阁老,绝非无的放矢。其用意,显是“绑架”彦阁老——要倒霉便一同倒霉,欲平安则共获平安。

朝廷处置一七品微末小官,或可随心所欲。然要动一位阁老,却非易事。阁老自身如何尚在其次,骤然引发之高层震荡,足以令无万全准备者望而却步。故为大局计,将凌云与彦阁老一并轻轻放过,方是上策。

群臣心下了然,皆松一口气,暗忖此事大约可就此了结,准备散朝。

不料,那御史张昌宗竟再次出列,自袖中取出另一奏本,扬声道:“臣等亦知有此疏漏,故已于昨日新拟弹章。此乃臣等二十三人联名,劾东阁大学士彦文杰、中书舍人凌云疏!”

此言一出,武英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若说先前只是小打小闹,此番却是雷霆骤至!二十三人联名,几乎是在京科道官总数的六分之一!此等阵仗,显是欲将二人置于死地!

凌云大惊回首,心底蓦地涌上一股寒意!对方竟已算到这一步,真有备而来!自己竟被近日之平静表象所惑,大意了!这宫省庙堂,果真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与此同时,另一念头不可抑制地窜起——昨日,他错怪了永嘉长公主!

彦阁老在立场上向来亲近皇室,对长公主诸多配合,长公主断无理由自断臂膀。且长公主亦无必要对自己下此死手。故此番风暴,绝非长公主主导!

想通此节,凌云几欲捶胸顿足!昨日长公主殿下,恐是得悉风声,欲向他示警乃至施以援手,却被他愚不可及地误解!甚至愤而于驸马府门上刻写诗词以泄愤!此举简直是自绝后路,自毁长城!

正当凌云心乱如麻之际,只听太后谕道:“念!”

御史张昌宗奉旨,展疏朗声诵读。内容无非罗列彦、凌二人罪状,多系昔日紫宸殿上互相攻讦之语,添些陈年旧料。然亦有“新意”:如指某阁老与某舍人“外示仇隙,内实勾结”,“欺弄上下”,“垄断票拟”,致“阁权”独揽等语。

闻至此,勉力保持镇静的彦阁老险些气炸肺腑!别事尚可忍,然诬其与凌云勾结揽权,实是指鹿为马,天日昭昭!

疏毕,张昌宗交本于内侍,退归班列。彦阁老亦只得出班,免冠叩首,与凌云同等待罪。

此刻,武英殿内一片死寂,无人出声。

若仅劾凌云,或自有崔尚书、陈尚书等出言转圜,沈御史或需避嫌。然牵扯到位列文官前列的阁老,情势顿趋复杂。事起突然,深浅莫测之际,无人愿率先发声,更何况面对的是二十三名言官联署。且那牵头御史张昌宗,多年迁转不利,素有愤郁之名,乃是出了名的“硬骨头”。

凌云此时悔之晚矣,对方分明张网以待。即便他不拉彦阁老下水,对方亦必有后手。他心中急转,幕后主使究竟何人?忽想起一句亘古铁律——最大得利者,便是最大嫌疑者!

若他与彦阁老齐齐倒台,谁将获益最巨?

凌云眼角余光扫过班列最前方的数位紫袍大员,几经审视,最终锁定一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汪若海!其位次仅在彦阁老之下。此人素有清直之名,风评颇佳,闻说早年出身科道,在言官中素有威望。若彦阁老去位,其递补中书令之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