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衙役凌云志 > 第100章 闭门羹冷落探花 码头迎故人讥评

第100章 闭门羹冷落探花 码头迎故人讥评(2 / 2)

码头上已聚集了不少人。凌云下轿一看,好家伙,真是冤家路窄!本县有头有脸、且与他凌云有过节的几方势力,几乎都派了代表到场:

官府代表,是县丞“二老爷”,此刻正板着脸,见到凌云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两声,表达对其“幸进”的不满。

官方神庙代表,是城隍庙庙祝张老六,他见到凌云,倒是远远便躬身行礼,恭敬地喊了声“凌大人”,想必是上午刑房那一遭让他心有余悸。

民间杂祀代表,是大王庙的刘庙祝,此刻正与一旁佛门代表——普度寺的了凡法师在一起,两人见到凌云,皆投来毫不掩饰的怒目而视。凌云与他们因祈雨砸神像之事结怨已深。

文人士绅代表,竟是郑举人!这位与凌云宿怨颇深的本地豪强也赫然在列,见到凌云,眼神阴鸷,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呵,真是群英荟萃…萝卜开会!”凌云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如今手握实权,又即将有一大笔“意外之财”,心情颇佳,也懒得与这些人计较。见张老六态度恭敬,便决定暂且放过他这次利用自己“墨宝”行骗之事,只淡淡瞥了他一眼,意味不言自明:下不为例。

众人没等多久,江面上一艘装饰颇为华美的官船便出现在视野里,越来越大。待那船驶近,凌云觉得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看船首的标记和规制,心中恍然:这哪是什么司马的座船?这分明是沈文沈大官人的私人游船!

看到这艘船,凌云心情顿时复杂起来。正是这艘船,载着他在净心湖上“一夜成名”,从籍籍无名的胥吏变成了“名满台州”的凌探花;可同样也是因为这艘船上的风流韵事,让他至今仍被“淫乱神祠”之类的流言困扰,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就在凌云神游天外,感慨世事无常之际,官船已稳稳靠岸。踏板放下,一行人鱼贯而下。

县丞二老爷和郑举人立刻满脸堆笑,快步迎上前去,围住一位身着五品官袍、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官员,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想必这位便是赵老大人了。

凌云冷眼旁观,心中一阵鄙夷。他想起赵师爷有次喝多了曾透露:官场之中,品级高低并非衡量权势的唯一标准。还需看是清流还是浊流出身,是正印官还是佐贰官,是实权职位还是闲散差事,更要看其家世背景、官声威望。眼前这位赵司马,年近花甲才混到个“摇头老爷”般的佐贰官,显然非进士清流正途出身,又无过硬背景,可谓权势皆无。也难怪王知县不屑于亲自来迎,与上次迎接陈尚书时出城十里的隆重场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或许,同样出身不高、常年坐冷板凳的二老爷,与这位赵老爷爷很有共同语言,可以好好交流一下仕途蹉跎的经验?”凌云心中不无恶意地嘲笑道。这一刻,他身上那种笑傲权贵、睥睨俗流的“风流名士”意识似乎又附体了,浑然忘了自己本身也不过是个等待正式任命的九品武职,从流品上看,远不如被他嘲笑的对象。然而,人总是能在不同的比较中找到优越感:面对平民百姓,他是官;面对王知县,他是名士;面对这位过气司马,他自觉未来可期!

最后从船上下来的,正是沈文沈大官人。虽已天气转凉,他仍是一身锦袍,手摇一柄描金折扇,风度翩翩,只是脸色似乎比上次见面时略显苍白憔悴。

凌云整了整衣冠,上前几步,拱手行礼:“小弟凌云,见过沈兄。”

沈文收拢折扇,用扇骨轻轻敲了敲掌心,上下打量了凌云一番,尤其是他那一身官服,眉头微蹙,开口第一句话便带着惯有的挑剔与直率:

“贤弟啊贤弟,多日不见,你这身官皮一穿,怎地…愈发显得…粗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