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衙役凌云志 > 第70章 诗钞流布扬虚名 市井讹传生闹剧

第70章 诗钞流布扬虚名 市井讹传生闹剧(1 / 2)

夜色褪去,晨曦微露。

净心湖上的喧嚣并风流,随着画舫灯火的熄灭与花船的散去,渐渐沉淀入冰冷的湖水之中。然,由此一夜滋生出的种种传闻并…那部即将问世的诗钞,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迅疾向着整个宁海县扩散开来。

沈文的动作极快。他几乎是连夜便召集了家中清客并书吏,将自家记录、小厮誊抄的凌云诗作精心整理、校对、分类。不过两三日的功夫,一部墨香犹新的《净心湖雅集诗钞》便已刊印成册!

诗钞印制得颇为精美,封面题签乃沈文亲笔,内页诗作旁尚配了些应景的仕女小图。沈文亲作序,洋洋洒洒数百言,极力渲染当夜之盛况,自诩为“雅集发起人”,并将凌云赞为“诗惊四座、才压群芳”的“当世奇才”。

自然,如那首讥讽和尚势利的诗,以及最后那首惊世骇俗的“诗成珠玉换银毫”,自是“不合时宜”,被毫不犹豫地排除在外。此部诗钞,需得是纯粹的“风雅”,纯粹的“风流韵事”。

诗钞一经流出,立时在宁海县的文人圈、风月场中引起了轰动!凌云之名,伴随着那些或清雅、或香艳的诗词,迅疾传遍大街小巷。才子之名,一时无两。

然,寻常百姓、市井小民,谁又真懂得诗词好坏?彼辈感兴趣的,是那风流韵事本身!是那“十五位美人”、“十六首诗词”、“夜半画舫”、“饮酒赋诗”的香艳场景!传闻经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变形,早已失了本来面目,变得愈发夸张并…引人遐想。

此日清晨,凌云揉着依旧有些发胀的额角,哈欠连天地走向县廨。昨夜他睡得并不踏实,梦中似还回荡着画舫上的丝竹并喧哗。

行在熟悉的街道上,他却隐约觉…有些不对劲。

周遭那些卖早点的、挑担的、匆匆赶路的贩夫走卒,见到他,似都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目光在他身上逡巡,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甚。手指尚时不时地…指向他?

凌云心下微有些自得,看来…那《净心湖雅集诗钞》流传得挺快?自家此“才子”之名,怕是已深入人心了?他不由挺了挺腰板,放缓了脚步,准备享受一番此“名动宁海”的滋味。

他竖起耳朵,想听听市井百姓是如何赞叹他的诗才风流。

只听一卖炊饼的汉子对旁边修鞋的匠人低声道:“…瞅见没?就是彼位!凌勾当!啧啧…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看着文文弱弱的…未料…此般厉害!”

修鞋匠咂咂嘴,一脸羡慕:“谁说不是呢!夜御十五位啊!我的老天爷!那得是…甚身板?甚体力?俺要是能有此一半…不!十分之一!俺家那婆娘亦不敢整日跟俺吆五喝六的了!”

凌云脚步骤一僵!夜…夜御十五位?!此都甚跟甚?!

另一挑着菜担的老农凑过来,神秘兮兮道:“俺听闻…尚不止呢!那可皆是州府来的姐儿!见过大世面的!花样多着呢!一般人…谁能扛得住?得亏凌勾当是练家子!有功夫在身的!”

“练家子?不能吧?他不是个读书人吗?”

“嘿!此你便不懂了!读书人咋了?未听闻书的说吗?古代那些大侠,皆是文武双全!凌勾当指定是深藏不露!”

凌云听得头皮发麻,眼角抽搐!此传言…怎歪到此上面来了?!他猛咳嗽一声,狠狠瞪了彼辈几人一眼。

那几人见他看来,立时噤声,慌忙低下头,假装忙碌,然眼神中的八卦与…敬佩之色,却丝毫未减。

凌云黑着脸,加快脚步,只想赶紧躲进衙署。

刚踏进县廨大门,一相熟的衙役便笑嘻嘻地凑了上来,挤眉弄眼地低声道:“凌先生!您可来了!弟兄们…可皆等您一早晨了!”

凌云蹙眉:“等我作甚?”

那衙役搓着手,嘿嘿笑道:“那个…先生…您给句准话…昨夜…您到底…‘御’了几位?是…是十五位?还是…俺听闻后来刘老鸨亦上船了…难道是…十六位?”他目中闪烁着极度好奇并…赌徒般的光芒,“您给个准数!弟兄们…皆下了注了!要是赢了…必有重谢!请您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