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道:“取笔墨来。”
怜月连忙照办,心下忐忑,不知他要作甚。
凌云却持着笔墨转身出了闺阁,来至倚翠楼临街的外墙之下。
此时华灯初上,街上行人不少。多人认得凌云这新晋押司,更认得这倚翠楼并怜月之事,见他忽现,皆好奇地驻足观望。
众目睽睽之下,凌云屏息凝神,挥毫泼墨,在那雪白墙面上笔走龙蛇!
一首崭新的《怜月》顷刻而成: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字迹潇洒,词句秾丽,极尽赞美之能事!
围观人群先是寂然,随即爆出巨大的惊叹与喝彩!
“好词!好字!”
“这…这是夸怜月姑娘?”
“凌押司这…这是冰释前嫌了?”
“怜月姑娘这是要翻身啊!”
楼上的怜月透过窗隙看到楼下景象,闻得阵阵喝彩,整个人都惊呆了,用手死死捂住嘴,眼泪再次汹涌而出,却是喜悦与难以置信的泪水!
凌云写罢,掷笔于地,对那激动得浑身觳觫的老鸨道:“好生照拂你家姑娘。”言罢,不顾身后一片哗然与议论,转身便走。
他并未回衙,而是脚步一转,又来到了城西河畔,赛金花那隐秘的竹院外。
唤出赛金花,取出笔墨,在那简陋的木门旁的土坯墙上,再次挥毫!
又是一首崭新的《小婉》: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此诗清新灵动,着重突出少女的青春美好与独一无二,与方才那首赞美怜月成熟风韵的迥然不同,却同样惊艳!
写罢,赛金花唤出小婉,她看到门外墙上的诗,再看看凌云,清冷的眸子瞬间瞪大,充满了震惊与困惑。
凌云对她微微一笑,亦不多言,转身飘然而去。
月光下,他漫步回衙,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的盘算很简单:怜月已被他踩入泥淖,如今他亲手再捧起来,恩威并施,足以将其彻底拿捏。而捧起怜月的同时,再用一首毫不逊色的诗将小婉与之并列扬名。
如此,昔日仇怨可化助力,赛金花所请之事亦可顺势达成。两首“并蒂”名诗一出,必能再次引爆全城话题。怜月可重获声名,而小婉…这位“卷上珠帘总不如”的豆蔻少女,其才女之名,想不鹊起都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