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 > 第86章 论坛体:中兴文坛上

第86章 论坛体:中兴文坛上(1 / 2)

《一起聊聊中兴文坛,随意聊》

楼主:闲着无聊,我们古代文化爱好者一起来瞎聊天,欢迎自来水们进来窥屏,就一条,不看史书只看电视的谨慎发言。

1楼:支持楼主,隔壁历史版块的老铁们也是容忍度够高的了,一些只看电视小说的上来发言,他们居然还能理性翻书给人家补课。

2楼:这也没办法啊,电影、电视传媒兴起,平时忙碌工作的普通人,看个电视就是最大的放松了,不少老人和小孩真以为能上电视的都是真东西。

现在手机网络这么发达,一堆历史营销号更过分,成天就发那几个洗脑包。

3楼:文化圈最广为流传的洗脑包,大概就是三曹里,曹丕曹植兄弟不和了吧,一天天说曹操爱小儿子,所以曹丕嫉妒,写诗嘲讽,两兄弟做官都是一个天南,一个地北。

4楼:汗流浃背,今早还看见地铁老大爷外放这些,听得我好尴尬。

5楼:这真是广为流传洗脑包之一了。

事实上曹操最爱大儿子曹昂,老大虽然低调名气不大,但在史书上的记载,可是上林苑负责人,管着全大汉重要农业技术和人才的。

第二爱的,是曹冲,因为孩子打小就聪明长脸,五岁能背张衡算下来的圆周率,十岁就又把圆周率往后算了不少,是个刘小白亲口说的天才。

前两个刘小白说的天才,那还是杨修、诸葛亮呢,足以见得曹冲这个少年数学家的含金量。

6楼:笑死,你以为曹操爱曹植不爱曹丕,事实上曹操两个孩子都不爱,爱老大和家里最聪明的。

7楼:毕竟论文学,曹操的作品,早期因为汉家倾颓而慷慨悲凉,后期因为大汉起来了,更是气象广阔,言质朴刚健、不事雕琢,看一眼都觉得牛。

曹丕写诗那都是走的情感细腻挂,语言通俗工练,情感含蓄克制,多哀怨之音,这和曹操的风格千差万别。

曹植那就更是一个爱炫技的,虽然学老爹,早期风格也挺豪迈激昂,但是辞采华茂,情感非常外放,诗文结构严谨,和曹操、曹丕都不一样。

光文学风格都截然不同的三父子,你说曹操能喜欢他们俩哪个啊?

8楼:有一说一,曹植写东西是真的炫技,就那几篇让所有妹子都脑补一个绝世大帅哥的文章,居然是写给自己老板的,老师说了之后,课堂上所有学生都是齐齐震惊。

9楼:毕竟一般史书也就记载皇帝身材高大,长得周正帅气,不会和曹植一样,夸老板长得帅夸出好几个千古名篇。

10楼:洗脑包最搞笑的是说丕植兄弟不和,我笑死了,你们家兄弟不和还会年年写诗互赠啊,这不和的兄弟要么打出脑浆了,要么早互相不搭理了好吗。

还有曹丕心眼小,经常写诗内涵曹植和曹操,更是无稽之谈。他前期那些哀怨的情感诗,那是自己追女神没追上,女神去未央宫做女官了,后期那是跟着杨修一起找个好机会光明正大吐槽皇帝呢。

11楼:哈哈哈哈,想想就想笑,这位一直不搭理曹丕那些追求诗的甄小姐,目标明确直奔未央宫而去,若干年后,死了老婆的曹丕又去追郭小姐,疯狂写诗,郭小姐也目标明确直奔未央宫而去。

12楼:妹子们目标很明确,就是爱最有权还最帅的那一个。

13楼:圈外人,文学圈居然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瓜子已经拿好,大哥们多讲讲。

14楼:两个妹子都是难得还活着的落魄士族出身,但都长得很漂亮,漂亮到曹丕疯狂写诗夸赞追求。但是曹丕实在长得不好看,刘小白又是出了名的长得好看,妹子们的选择大家都能理解。

15楼:后来呢后来呢,我要听后续!

16楼:能有啥后续啊,刘小白出了名的无欲无求,女的不爱男的也不搞,是老刘家一朵奇葩。

人要主动进宫那就按照未央宫的培训来,过去给他干活。未央宫着名女官先是蔡琰,后是吴祝,再是甄文君、郭女王。

除了蔡琰,后面三个都是奔着想做大汉皇后来的,吴祝还是刘小白舅舅家的表姐呢,这都铩羽而归。

17楼:他要那么好搞定,长安城上下早给他操持大婚典礼了。

18楼:都成老板了,蔡姐的工作记录都会抱怨皇帝给的活太多时间紧,也不妨碍几个大家私底下夸他好看,可见是真好看。

19楼:曹植这种才华满身的傲气货能给他写那么多夸夸诗赋,足以证明人颜值含金量,真当曹子建是无脑舔皇帝的佞臣啊。

20楼:不信曹植也得信杨修啊,中兴儒学革新的领导人杨彪的独子,十几岁就能两篇文章名扬天下的天才,中兴文学领头人,天下皆知的恃才傲物。

他都能给皇帝写那么多夸夸诗,可见皇帝除身份以外,自身外貌和品德的含金量。

21楼:我不信,谁快发明个时空机器,穿越一下,让我看看到底刘小白能好看成什么样!

22楼:我也不信,现在急需一个时光机来为这些中兴文人正名。

23楼:帅是肯定的,能有多帅不清楚,但是品德是毫无疑问的1,这点我想应该无人反对吧。

24楼:无法反对。

25楼:这还真无人反驳,道德水平别说在皇帝里了,在贤人里都是顶级的。

26楼:话说回来,为啥中兴文学领头人是杨修啊,感觉三曹每一个的文采都不差呀?

27楼:因为他是杨修。

28楼:楼上谜语人,诅咒你泡方便面没有调料包。

29楼:好吧好吧,给你们说点人话。

杨修,中兴五年之前的天子身边第一近臣,名震天下的大汉天才,四世三公弘农杨氏的出身,杨彪的儿子,三台之一御史台的长官,从刘皓继位开始就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坚定支持者。

论文采,杨修也不差,文章最绝,简练的语言,就能把学术和政治问题都扒得清清楚楚,家里教育是真有货。诗赋比较平和,除了吹皇帝,就是写他一帆风顺的顺利人生,但是一点都不小家子气。

最重要的,是他成名早,成名之后就一直跟着天子,替他笼络寒门士人,太学未央宫来回跑,大汉未来中坚力量都是他熟人和他爹的学生。

这个资历,他不是中兴文坛领军人,谁是?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真的领导过一场闺怨诗的流行运动,在杨修的带头下,曹丕曹植纷纷响应,写了不少闺怨诗来附和他,足以见得杨修在知识分子中的崇高地位。

30楼:看吧,就说出名要趁早。

31楼:出名要早,也得要有货啊,他名震大汉那会儿,写的东西可都是真有学术内容和政治干货的。

32楼:看明白了,杨修就是政治地位带动了文化地位。

33楼:楼上要这么理解,也没错。

34楼:以前看一些杨修的诗,连隋唐和元明的古人,都认为可能不少诗是牵强附会,因为没人会相信杨修这么个恃才傲物的家伙,会对天子夸成那样。

后来看了未央宫地下资料库和蔡琰墓的考古,才知道杨修的傲慢,只对皇帝以外的人。

他真的是能写出“臣心万里系宸阙”,和“九州共尧舜”这种诗,一边慷慨激昂夸皇帝,一边提醒皇帝他时刻想念长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