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吹这一点,哎呀,没办法,大秦好歹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他有感情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吹一吹也很正常。
61楼:去看过一趟秦皇陵,就知《秦书》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还有不知道的,买张机票去河南落星市旅游。
62楼:我还是觉得,更离谱的,应该是秦皇帝这个人。
你对比其他有名有姓的雄主,看看他们的孩子一般是什么样就知道了,强势的爹。真养不出来另一个自己。
朱棣那是例外,老朱没把他当继承人培养,他自己后面做皇帝了,也养不出一个自己来。
在古今中外雄主孩子们的对比下,秦皇帝的存在确实有够独树一帜的。
他不仅一点都不怕亲爹,还能从小反过来管亲爹。
鳏夫带儿,那儿子都不敢这么对亲爹的。
63楼:确实,麻宝小时候也算是很受宠,其他人跟他一比的都是捡来的,麻宝那也不敢这么对麻子。
64楼:就是因为大秦作为第一个王朝皇帝选储君居然选的是幼子,严重违反了一直以来的嫡长继承制度,导致后面的王朝君主如果有偏心小儿子的,就会拿大秦出来说事。
65楼:他们也是脸够大的,以为自己有个小儿子,小儿子就能是小白那种的了?
66楼:这种情况建议他们先把前面22个儿子生出来再说吧。
67楼:你就拿唐朝来举例,李二自己就不是嫡长子,不过由于他算是开国皇帝那一卦的,我们就不说他。
总之,玄武门继承制度的原因,一个确实是因为李二本人干得太好,大家都觉得我行我上,二一个就是秦朝时候的继承制度放到唐朝可以说一句古已有之,唐朝的宗室子弟也不甘示弱。
所以到了宋朝,对宗室那么压制。
68楼:不过宋朝也是压的有点狠了。
69楼:那也总比明朝好。
70楼:宗室吃鸡也不是不行。
71楼:前期是吃鸡,后面就是比拼谁的家长手里资源更多和皇帝更亲近了,这还不如嫡长继承制。
72楼:我觉得小白本人离谱,还离谱在另一方面——他本人着实不像一个封建社会的正常二代。
正常二代什么样,去看汉朝的太子,唐朝的太子,宋朝的太子,就知道了。
也有不少太子试图学习他的,但是他们也就是出个宫,去个地主家里吃个饭,交个朋友,直接拿出来被人家大吹特吹。
我们小白那可不是出去交友吃饭的,他是出去做调研的。
他在太原的事,史书上都记录的明明白白,除了冶铁锻造捏陶瓷,铸造太原城墙和大秦通宝,更是经常每天晚上拉着当地百姓一起篝火夜话,访察民生。
遇上税收不对劲或者是滥征徭役的,直接查办。
你看看小白干的是什么,再看看其他储君,就出个皇宫,找个中小地主交个朋友,这也值得被夸?
73楼:笑死了,历史上有一些人试图模仿秦皇帝幼年时的贤良仁德,结果两相对比,真的贻笑大方。
别的不提,我们小白打小就是个小孩哥,8岁开始一直跑遍大秦跑到老的战绩,申请出战。
74楼:这战绩是真的无法打破,要知道,你现在让我离家,我都不愿意离,出门都懒得出,就古代那个交通条件,他又不要轿子,不要马车,天天就骑马飞奔,体格素质羡煞旁人。
75楼:小孩哥打小就是个头头,不看史书,不知道政哥这么离谱,让5岁的儿子去管上面扶苏以外所有哥哥。
76楼:政哥哥对扶苏也算是独一份的爱了,对小白是另一种的独一份。
77楼:但是爱了20来年的长子和才5岁的幼子,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立幼子为储君。
一是他迷信,自从小白出生开始就觉得这小子不一般,二就是现在影视剧最爱拍的,姬和是他真爱。
78楼:毕竟男的又不生孩子,皇帝又更是不缺孩子,看中哪个孩子,那肯定是看中孩子们亲妈或者亲妈家里那边背后的势力啊。
参考李世民和李治,这俩人选太子,都没有想在长孙皇后和武后以外的人里选。
所以帝国刚一统,从以前到后到老都看中扶苏的始皇帝,立5岁的幼子做太子,这必然是真爱,不怪政哥天天被影视行业选中拍电视剧,写他和姬和的言情小说更是数不胜数。
79楼:话说回来,咋什么电视剧,我都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到小白这个存在,就没看见过小白本人呢?
80楼:你以为这么个好人物,他们不想拍吗?这里丢个链接,这个娱乐圈的瓜,自己看去,为了演员的身体健康和名誉健全,我劝你以后别问这种问题了。
81楼:虽然后面的王朝都对政哥这种。长幼不分的行为很是诟病,认为乱了礼仪,但不得不说,让后面王朝那些非长子的嫡子太子爽到了。
82楼:此处点名麻宝。
小时候老大一起打架,老大找麻子告状,麻子直接就拿小白出来说事,因为这是储君在教导兄长,反手还夸了麻宝。
其他弟弟一看老大都这个下场,至少当时是都老实下来。
83楼:但我们小白接了任务是真干活呀,说教导他还真给人家教得学进去了。
流传2000多年的大秦富翁,我们现在玩的都是简化版本,以前这是给他们20多个兄弟一起玩的,规则更复杂,刑法的内核全都镶嵌在里面,保证玩几轮趟下来,比死背记得都要牢得多。
84楼:由墨家弟子做出来的算盘,也算是开启了封建王朝内在定期查账的惯例了。
政哥这些个儿子至少熟记秦法,打算盘打的很快,在大秦那种缺人才的境地,放哪也都能丢过去干活。
85楼:我觉得更离谱的事情,难道不是史书记载韩信师从太子吗?
他可比小白整整大6岁,他少年时候小白是真小孩,他可是一杆银枪在匈奴军中七进七出的狠人呐,至今和同时期,项羽的武力值都一直被人比较,他要真是小白教出来的,我都不敢想象小白什么武力值。
86楼:毕竟是能天天在大秦奔波,还一力破鼎的人,我们小白武力值高点也很正常吧。
87楼:不过话也说回来,排军布阵,行军打仗的能力,韩信1毫无疑问,要是论个人武力值,由于他俩一直也没比过一场,这还真不好说。
但是要论个人冲进战场的杀伤力,史书记录项羽那确实还是猛一点,韩信目的都是为了整场战争,而不是眼前的杀敌。
88楼:项羽也是传奇人物了,一个楚国人敢在大秦的太子面前玩举鼎,关键他还真举起来了。
有一说一,这份勇气和力量,我这辈子都做不到。
89楼:他文化课学的很一般,不知道举鼎在大秦到底意味着什么。
看他堂弟项贾的记录就知道了,举鼎之后,所有人都被项梁拉去罚跪,闷头读书读了好几个月。
90楼:但一个大鼎也真的不轻啊,能举起来他真的很牛,在大秦太子和所有大秦将军面前对着大秦开嘲讽,完了之后他人没事,还成了大秦辽东那边的杀星将军,恶名凶到让东胡人都退避三舍。
匈奴人都还没把韩信当作杀星,那边过来和大秦谈边市的时候,韩信在边上,人家也敢说话。
东胡这边,项羽往那一坐,那边人就战战兢兢,面如菜色,难以想象到底这人是他们怎么样的心理阴影。
91楼:全族人口少了三分之二的心理阴影。
这事儿,史书上没写,只是提到了项羽在那边是有一点残暴,导致被朝廷上的官员弹劾。
但是注意,弹劾他的人里,甚至都还有他们项家的堂兄弟,可见他过分到自家人都看不下去了。
但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窥视一下项羽到底都对人家干了什么。
以前草原那边是有收继婚风俗的,但是项羽过去了东北,收继婚的对象从女变男了,你就说这种程度之下,他们看项羽是不是跟看杀神一样。
92楼:找得出来的男性,甭管老中青,少到女人共夫了,听得都惨绝人寰。
也别以为是什么好事,整个部落就这么几个人的基因,以后再内部通婚,什么病都要出现了。
所以后面东胡去和匈奴联合了,想办法从那边要了点人过来。当然,他们如果不主动点,那边恢复元气的匈奴也要主动往这边来了。
93楼:话说回来不是讨论奇葩历史吗?咋都是讨论大秦的?
94楼:那没办法嘛,史书一翻,到处都是奇葩,但是大秦格外的奇葩。
95楼:大清不服,奇葩,怎么就不能加这一个!
96楼:一个正向一个反向,清粉这都敢出头啊?
97楼:我以为奇葩这个赛道会是大明的领域呢。
98楼:话说回来,有没有人能够告诉我,落星的机密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解密啊,我好想知道这里怎么能比延安的大秦宝藏还要让人震惊。
99楼:……
100楼: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吧。
111楼:还是来聊一聊大秦的父慈子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