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无聊建个楼,一起扒一扒大家都知道哪些离谱的历史
楼主:一楼先开始,以前看电视,看《大秦秘史》,里头有一段,就是秋夫人姬和和自己的婢女在那里八卦小太子如何威胁皇帝和前朝百官的,那时候,小学的我就觉得很离谱,直到我上初中,学了《秦书-节选》,知道了“扫街改法”“太子扫街”这些个成语,才知道这是真的。
2楼:这个确实,不过我知道的比楼主你早很多,我从小我妈就告诉我乱丢垃圾会被抓走扫大街。
3楼:《大秦秘史》这片子虽然人物性格什么的都乱七八糟的,但好在拍的年代早,演员是真的都漂亮,重要的历史大事也都。正面或者侧面拍出来了。
4楼:我记得就是这部剧播出之后,大秦太子乱丢垃圾也要扫垃圾,这个梗就开始在零几年的网络疯传。
5楼:那没办法,几千年找不到一个这么敢硬刚皇帝的太子。
6楼:小白和政哥这对父子简直了,你在咱封建史上找不出来几个这样的,朱厚照这个独生子都没这个待遇。
7楼:因为他爹没啥权利,所以做儿子的就只能过得憋屈。
8楼:以前我以为史书记录他私底下有事没事念叨大秦,借着秦始皇和秦皇帝的父子情深怀念自己亲爹,现在我觉得他是羡慕小白亲爹靠谱。
9楼:以前都说什么他这个独生子是皇帝儿子里过得最爽的,和小白一比算不得什么。
10楼:那是。你去找几个太子,看看哪个太子敢在皇帝面前说小白说的那些话。
11楼:“苦一苦百姓,恶名你们来担,以后我继位了再来改。”这种话跟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就是昏君奸臣有什么区别!
12楼:亲儿子和臣子就是待遇不一样,赵贞吉苦一苦百姓,恶名还得自己来担,话还只能私下说;亲儿子就能指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鼻子,当场骂他们。
13楼:这要是换了老道士的儿子,老道士能当场把他送走。
14楼:笑死。老道士,生前最爱翻秦书,尤其是爱看秦皇帝和道家宗师张良的part,他一辈子都想自己也能成为秦皇帝。
15楼:别想了,手底下没钱没兵没人的,中兴之主他都做不好。
16楼:突然好奇,要是秦皇帝是老道士儿子,大明会怎么样?
17楼:那我们先假设秦书记录的全是真的,朱小白一出生,就是大白天的,一颗星星落入产房,老道士狂喜,以为自己修道成了。
18楼:后面发现自己还是凡人,但是儿子三岁之前口不能言,开始怀疑儿子生而不凡。
19楼:然后拿儿子来炼丹了,此事被内外廷得知,朝野震惊,大家都表示见过不做人的皇帝,没见过你这么不做人的,文臣武将一起联合起来把老道士搞下去,再选一个宗室上来。
20楼:楼上你就太过分了,我觉得老道士会从小带着朱小白修炼。
21楼:可恶啊,我们明朝分明有自己独特的命名法则,秦皇帝要是成老道士的儿子,他得叫猪崽白
22楼:朱载白吧,我都不知道楼上你是不是来搞笑的。
23楼:银小白变白猪仔,嘿,真白呀!
24楼:史书记录,他还确实肤白貌美,张良笔记里还私下吐槽过,说就算跟着太子一起微服私访,太子穿麻衣都特别出彩。
带着太子去燕北张家,家里人都看他看呆了,完全忘了一家人从韩国搬来燕北过苦日子,都是小白提议。
25楼:年轻时候自己也面若好女的良子哥,私下里都不忘记蛐蛐这个事,可见确实很好看。
26楼:就我在意他们俩还一起回家了吗?
27楼:你们都歪题了呀,我还要继续看老道士!
28楼:那就说回老道士,他做梦都想自己能成为大明的明皇帝,要是小白是他儿子,我觉得他会被小白一剑杀了,因为这家伙干的很多事情都违反秦法。
29楼:那是,徐福还想来大秦骗经费,带着3000童男童女出海找长生药,他的下场就是恶劣行径传遍大秦,被反复鞭尸,同时大秦再重新借着徐福这个恶人,重新规整一番全国的礼仪祭祀。
30楼:这家伙也确实是有个航海梦,后面小白每次到了齐地,他都会前来拜见。
第一次是向小白兜售长生药,直接给赶走,整个大秦都有了恶名。
第二次向小白介绍说是海外有仙人,又被赶走了。
第三次他学乖了,老老实实说自己有一个从小航海的梦想,大秦不能只探索陆地,愿意自己出去为大秦探索海洋,记录水文。
这一次小白没有赶走他,但是大秦也不是个帮他免费实现梦想的地方,只要徐福能让齐地巫术尽绝,百姓生了病受了伤会去找大夫,而不是去求神拜佛,那小白就会愿意出资,让徐福领着一小支船队远航。
31楼:也算是航海家版本的商君了吧,第3次才说动君王。
32楼:那谁让他前两次都太离谱了,真当大秦是傻子骗了。
3000童男童女,去仙岛上求仙药,还要什么童子血炼化,现在我都要报警。
33楼:知道航海梦想有实现的机会,这么高难度的任务,他也接了,白发苍苍。也要在齐地破除落后思想。
他年过半百的人,别的不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34楼:我是没想到这么个出场就骗子一样的人物,太子小白还愿意再给他两次机会。
35楼:这也是大秦子民嘛,他对大秦子民都很善的。
36楼:徐福的航海故事也算是史书里的离谱一页了吧。
37楼:他算什么离谱,谁能有韩信母子离谱呀。
38楼:韩信那是天选开挂人,
39楼:我淮阴的,要知道周母韩子,这可是我们淮阴当之无愧的守护神。
40楼:韩信一个离家出走的念头,给淮阴带来了千百年的富庶。
41楼:韩信只需要离家出走再回来就可以了,而太子小白要考虑的就多了。
42楼:都不够上初中的年纪,从江苏走到泰山,手里没钱,路上饿昏过去也依旧要到泰山,他这个精神,他不成功谁成功?
43楼:你要说史书上的离谱故事,谁能离谱的过韩信的成名之路。
14岁离家出走爬泰山,遇上太子一举成名,20岁不到在蒙恬手下出道,穿着一套“白龙吟银甲”成为匈奴人的克星。
要知道在之前,有这个小白亲自铸造武器铠甲待遇的人真只有韩信一个。
44楼:韩信他娘在史书上的记录同样离谱,儿子成名了,老娘后来居上,别人开始享清福的年纪,她有平台开始来打拼了。
45楼:儿子在西北打仗挣军功,老娘在东南建设家乡,谁看了不得说一句母子都是大秦英才啊!对比起来,后面朝代真的太倒退了。
46楼:贵族政治对同一阶层的优待,你看后面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了,女官员反而越来越少,能掌权的太后也越来越少。
47楼:不要倒果为因,士再差那也是还能念书的,和贵族是同一阶层。大家都是自己人,大秦建设又需要人才,不管男女老少有能力就上。
后面其实是时代进步,知识更下移,人才多起来了,这才开始卷起来了,挑挑拣拣,男性自己官职都不够分,更别说还要分给女性了。
48楼:周韫的经历,在大秦和唐朝以前,其实一点都不奇葩,但你放现在再来看,确实很励志。比较起来,我就一直都没搞清楚,大秦的音波技术到底是怎么用的。
49楼:我们现在的人看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音波技术,以前那些人看史书,可能才是一脸懵圈,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弄声音震碎大鼎,你说是神迹,毫不过分。
50楼:真的,我每次看秦朝前期的历史都觉得自己脑子不太够用,实在是里面太多的事情都可以放到今天这个帖子里来了。
51楼:三岁之前不说话,活像个自闭儿童,结果5岁一出道(册封太子)就成了大秦知名天才儿童,我觉得秦皇帝小白一整个的生平记录,都是够奇葩的。
52楼:人家5岁以前在做妈妈的好宝宝呢。
53楼:我说实话,扫街改法虽然奇葩,但是小朋友就是这么的率直可爱。
史书上记载,说太子与李斯论法,小小年纪就感慨大秦法律弊病,制定出了新的秦法,我觉得这不太可能。
54楼:这事确实比较离谱,所以不论是正经的史学界,还是我们这些破写小说的,大家普遍都认为大秦在攻灭六国之前已经制定好了统一天下之后的转向问题。
只是大秦在外,名声好坏大家都知道,可能是为了不让六国之人太过反感,就把这事推到太子的身上,毕竟他的母亲是韩国公主,身份上会让其他人感觉有被拉拢到。
55楼:出生的时候,星星直接落到亲妈的胎里,三岁之前不能说话,但是标准天才儿童,5岁做太子,册封礼上得到上天认可,8岁的时候,小胳膊小腿就能自己爬上泰山。
56楼:然后第2天遇上了韩信,第3天又爬了一趟泰山。
这小孩哥别的不说,8岁能爬泰山,体力远超同龄人。
57楼:他这之后就天天在整个大秦跑来跑去,跑来跑去,身体素质吊打所有储君。
由于他也不亲自上战场,所以就不跟那些开国皇帝比了。
58楼:老朱都羡慕哭了,多希望自己大儿子能跟他一样身体素质好啊
59楼:我看大秦的史书,对传说中的天梯都毫无波澜,但我最搞不懂的就是一件事,为什么那么多的“天喜之”。
你就算是爱搞祥瑞的大宋,人家也就自吹自擂,说上天感动,大秦这个挺务实的王朝,史书写的那叫一个花哨,和他们文书史馆编写《战国》的时候,完全是两个画风了。
60楼:你开玩笑呢,战国史书那可是召集诸子百家编书编了10多年的,秦书的编写是后面汉朝写的。
汉的开国君主,祖上虽然不是什么着名大贵族,也算是大秦有名有姓的高官了,家里也出过几任丞相,所以他们写秦书还算是比较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