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 > 第108章 论坛体:神秘秦皇陵

第108章 论坛体:神秘秦皇陵(2 / 2)

40楼(大耳朵怪叫驴):总台的这档解密节目,神秘大秦的相关内容,放出来的东西,都已经让它成为收视率记录了,至今无人打破。

41楼(小西天):各种能直接来冶炼的矿,一堆的农具、武器,甚至还有种子!农书!

如果大秦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而是遇上了什么别的,靠着这些东西可以直接在上郡先拉起一支队伍屯兵,重整山河不是梦想。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不过在现在看来,它一直没被发现也挺好。

42楼(你的嘴真大):节目里的老专家们提起往事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

他们说那时候物资匮乏,很不容易,正是被全面封锁,所以上下一心开荒自给自足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大秦的遗产,好家伙,真的是太及时了。

43楼(摸鱼拌饭):我也记得这一段,那时候我小学,被老专家说的都一起哭了起来。

44楼(缘起):没办法,那个年代,实在太艰苦了,还真是靠着找到了大秦的遗产富裕了一点,好歹能有金银去买武器弹药和医疗药品

45楼(歪比歪比):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想法,我真的是因为这一点,格外的喜欢大秦。当然,从没有什么它活着就好的想法,要是活着,可能就轮不到我们的先辈找到这些东西,所以看见要是有穿秦末的小说动了这里,我都会直接举报了。

46楼(大哲学之王):我说怎么穿秦的小说,都不去找这个宝藏,而是都私设一个新的宝藏呢!

47楼(孤独的狼):没办法,谁能想到在两千年前放的一个东西,对我们现在都影响这么重大呢。

48楼(咪西咪西):对我们影响还重要的其实是农学研究。那些被系统整理记录的农学资料,还有两千年前的种子,才是一颗难求的顶级珍宝。

我看解密的时候,有农学专家说,那时候因为试种出来的很多种子种出来的东西都和现在不一样,不少苏联专家也都很想要一起研究,我们都小心翼翼,只让他在本地研究,不能让他带走一粒种子。

59楼(康师傅牛肉面):我小时候看真的好震惊,两千多年了,种子还活着呢。

50楼(恨海情天):大秦人是农学专家,隔绝空气做的太好了。

51楼(肥肥低语):话说回来,他们农学那么发达,大秦到底是怎么没的?

52楼(我牌子呢?):我们现在都上大机械了,高产种子加化学肥料,科学种植了,都还要看天吃饭,一个不好也会欠收,更别说纯农业社会了。

53楼(起来吃夜宵):大秦其实已经研究出来了一些抗旱、抗病的改良种子,沤肥技术也算顶尖了,但是这种耕作模式需要大量精通农业的劳动力。

想粮食多,就得人多,人多,需要养活人的粮食也就越多,还需要肥沃的土地,大秦发展后期,其实就是到了当时大秦的瓶颈了。

王朝末期基本都是遇上了天灾,这里温度降了,洪涝的洪涝、干旱的干旱,底层活不下去了,高层拨粮救灾也存货有限。

百姓吃不饱,还遇上朝堂横征暴敛,这怎么能不反。

54楼(喷我一辈子不发财):你还漏了王朝后期君权旁落,中央和地方也都关系紧张,上下秩序崩坏呢。

55楼(比格大魔王):封建王朝的弊病,从大秦开始,后面的王朝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长进。

56楼(引川):生产力和社会体制就摆着,很多事情就是注定的。比如人才选拔和土地政策,大秦一开始多豪气啊,土地全都国有,国家分田,所有人都种田给国家交税,但本质土地都是皇帝的。

问题是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通讯手段和监察机制,一旦地方官员放任或者同流合污,弱势群体手上的地会事实上向上集中,最后就是地方还是会孕育出豪强。

这也是秦皇帝用贾谊为相的时候,又开始全国开始实行严法的原因,几十年的时间,就已经让大秦又出了一波地方豪强了,所以他要严查严打,重新分配土地。

正好,犯错的人就发配去安南地区开荒,为大秦开拓新的土地。

57楼(秃头双马尾):天灾不可避免,人祸是可以避免的,究其原因,还是能力在那摆着,他们做不到秦皇帝能做的。

58楼(古风大生):就大秦那个离谱的卷娃吃鸡模式,一直为后世所诟病,但其实都是在同辈里选出最优秀的,我觉得人都差不到哪里去。

康宗就是不想偏宠大儿子,只想要自己儿子继位,都被宗室和百官一起喷回来了。

59楼(小生有礼):康宗那是没搞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除了秦皇帝是始皇帝小儿子,秦皇帝后面的皇帝,都是从宗室里过继来的,不管是那个兄弟后代,都是始皇帝的后代。

宗室大家每一代都很平等,只要有孩子出息,就能接大秦的班,因为是统一过继到秦皇帝名下,所以大家也都不会有什么追封亲爹的事,但是可以多关照自己家里的兄弟。

现在康宗想要自己亲儿子接班,这不只是他大儿子接班的事,是他还有其他儿子,他大儿子也会有更多的儿子,那本来都挺平等的宗室人员,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宗室能同意才怪。

再说百官,大家都是严格遵循秦皇帝制度的狂热分子,你想要带头破坏秦皇帝这个祖宗定下来的制度,那就是不孝,而且自己过了河就要拆桥,这也太不义了,更是为人所不耻。

60楼(西门口的吹雪):确实,他宗室子弟上位,自己想改规矩立亲儿子,这吃相太难看了,所以他执政后期摆烂也有立储失败的原因在,仗着自己还是皇帝,想办法给自己亲儿子封王给东西。

61楼(恨海情天):也是真不怕亲儿子被下任皇帝记上一笔(

62楼(咪西咪西):在大秦往前和大秦往后的时代,嫡长子那是绝对正统,但是大秦,这个规矩没有,也是蛮神奇的。

63楼(五花肉的一百种做法):事实证明,就算选出来的皇帝是宗室翘楚,有私心的人就是不稳定因素。

64楼(刚买的飞机):对秦朝来说,秦始皇算是开国君主没问题,看看别的开国君主立储都是什么下场,在看看一统一就立小儿子的始皇帝,不得不让人怀疑嫡长继承制是不是有点克。

65楼(邪恶肥肥):嫡长继承制没问题,对家天下的王朝来说很合适(虽然大部分继承皇位的也没几个嫡长,但是也能激励

66楼(韩老魔眉头一皱):别被营销号影响了,大秦的宗室吃鸡制度也没那么好。

第一代都是秦皇帝兄弟们的孩子,每个都是被秦皇帝看着长大,亲自考察过的,最后选中的昭帝,是扶苏的孩子。

到了第二代,昭帝在自己的孩子、自己兄弟们的孩子,还有那么多堂兄弟的孩子里面选,不可能是每个他都很熟悉。

再往后,宗室更多了,但是有人资源多,就有人资源少,已经开始有宗室享受不到教育资源了。

到了大秦后期,皇帝就算还是宗室里选储君,但是储君人选已经是被强势宗室筛过的,而且储君历练的那些郡县也有关系网,漂亮的简历也可以伪造,宗室吃鸡反而变成了不同势力博弈下的另类选举,皇帝大权旁落,成了傀儡。

大秦没了之后,后面汉直接就恢复传亲儿子的继承制度,人家才没那么大方要把皇位传给别人儿子。

所以还是那句话,家天下还在,哪怕再强势的王朝,就不可避免往王朝末年发展。

67楼(开门佛伯乐):话说回来,到底为什么这么离谱的宗室吃鸡制度,能被秦皇帝确立,在百官那里通过,并且还一直延续到大秦要死都没人改呢?

68楼(大秦重工):因为秦皇帝在大秦的地位,比秦始皇还要超然,你翻翻《秦书》里各种记载,他那可是活着就神话传说加身的人物。

69楼(咪西咪西):那可不是,根据《秦书》的明确记载的祭祀流程,从昭帝时候开始,大秦宗庙里,就只到秦始皇了,秦皇帝那都是祭天的时候一起祭的,从此就可以看见,在秦皇帝被上天接走之后,他就已经是在大秦人眼里,和天与地一个等级了。

你看多少大秦的文臣武将是我们现在拜的神就知道了,秦始皇能是紫微星君,秦皇帝其实就是我们看到的玉天上帝,只是因为这父为子臣的,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这里很不像样,所以大家都不公开说。

还有,落星现在都是有军区在边上驻扎的工业重镇,知道我说什么的都懂什么意思。

70楼(邪恶肥肥):可以了,这事大家都清楚,但是别讨论了,我怕帖子没了。换话题换话题,话说,都是有纸张的大秦了,文字记录也没有那么吝啬,但是对秦皇帝的一些神秘事迹也太过不吝啬了,让我看的很不适应。

71楼(西门口不吹雪):自从李斯墓和大秦学宫遗址被发现,那些个残存的大秦文字资料,真是让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师生熬干了头发。

大秦人,说好的惜字如金呢,你们怎么就一点不爱惜呢!

72楼(恨海情天):记录他们大秦官员和诸子百家心中的完美皇帝,这肯定是要大书特书的。

73楼(……):给你发个链接,那些让人感觉离谱的大秦史书记载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