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西游记之逆行东土记 > 第186章 大同殿内悟慈悲,唐僧本真在渡化

第186章 大同殿内悟慈悲,唐僧本真在渡化(1 / 2)

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同殿内悟慈悲,唐僧本真在渡化

夜色中的花果山大同殿,被一层淡淡的金紫光晕笼罩。殿顶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殿门两侧的 “空有相融” 符文不时闪过微光,将周围的灵脉管道映照得如同流动的光带。殿内,永恒同心花悬浮在中央的玉台之上,花瓣上的金紫纹路随着灵脉波动缓缓流转,花芯的永恒珠中,映照着三界生灵的虚影 —— 有西贺牛洲妖兵巡逻的身影,有北俱芦洲雪怪嬉闹的画面,还有南瞻部洲人类修士栽种灵草的场景,每一道虚影都泛着 “平和渡化” 的光,这是唐僧多年来用佛光滋养的成果,也是三界渡化的精神图腾。

五圣踏着殿外的青石板走来,脚步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悟空走在最前,金箍棒枝芽上的两片新叶(粉色的伙伴光、青金色的守护光)轻轻颤动,与殿内的同心花光韵产生共鸣,淡紫色的本真光在他周身萦绕,似在感知殿内隐藏的渡化记忆。“师父,这同心花泛着的佛光,比以往更浓郁了。” 他停下脚步,火眼金睛穿透花体,看到永恒珠深处藏着无数道 “渡化残念”—— 那是唐僧多年来渡化生灵时,无意间留下的慈悲印记,“俺能看到,花里藏着你每一次渡化的画面,有欣慰,也有…… 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责。”

唐僧闻言,脚步微微一顿,月白色的僧袍拂过殿门的门槛,莲花印记在他胸口泛着柔和的金光,却比以往多了几分微弱的波动。他走到玉台前,指尖悬在同心花上方,迟迟没有落下,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 有对渡化成果的欣慰,也有对 “未能完美渡化” 的隐忧。“这花陪我走过了十年,从取经结束后,我便每日在此诵经,用佛光滋养它,也用它映照自己的渡化之心。”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只是近年来,每当看到花中那些未能彻底渡化的生灵虚影,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若我能再多些耐心,再多些方法,或许他们就能完全摆脱执念的困扰。”

八戒挠了挠头,凑到玉台旁,九齿钉耙泛着粉色的伙伴光,轻轻扫过同心花的花瓣:“师父,您已经做得很好了!上次西贺牛洲的那只黑熊精,被恶业污染了百年,您用了三个月就把它渡化了,换成别人,根本做不到!” 他的声音爽朗,却没能完全驱散唐僧眼中的自责,“您是不是太追求‘完美’了?哪有什么事能做到绝对完美啊!”

沙僧站在唐僧身侧,山河幡泛着青金色的守护光,与莲花印记的金光交织:“古神残魂说,自责往往源于‘过度自我要求’。师父,您的渡化初心是慈悲,而非追求完美。就像当年您渡化我时,也用了许久,可正是那份不放弃的慈悲,才让我真正摆脱了流沙河的执念。” 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带着同为被渡化者的真切感悟。

玉龙则绕到玉台另一侧,水脉珠泛着蓝色的共生光,将同心花的光韵折射成细碎的光斑,落在殿内的石柱上,形成一幅幅小型的渡化画面:“俺在东海时,见过很多被您渡化的水妖,他们如今都在守护水脉,活得很自在。他们常说,您的渡化不是‘强行改变’,而是‘引导觉醒’,这才是最珍贵的。”

唐僧看着伙伴们的身影,指尖终于轻轻触碰同心花的花瓣。就在触碰的瞬间,同心花突然爆发出强烈的金光,永恒珠中的渡化虚影快速流转,无数道金色的记忆光粒从花体中渗出,围绕在他周身,渐渐凝聚成一道 “金蝉子转世幻象”——

幻象中,唐僧身着金色的金蝉子僧袍,坐在灵山的莲台之上,面前跪着一名被恶业污染的小妖。小妖浑身泛着黑色的光,眼中满是痛苦与挣扎,却始终不肯接受渡化:“我作恶多年,早已无可救药,你何必浪费力气?” 金蝉子手中的念珠泛着佛光,温和地笼罩住小妖,声音带着慈悲:“众生皆有佛性,只要你愿意放下执念,便能重获新生。” 可无论他如何诵经,小妖的恶业光始终无法完全消散,最终小妖挣脱佛光,跳入灵山脚下的恶业深渊,只留下一句 “你渡化不了我” 的回音。

“那时的我,以为只要有足够的慈悲,就能渡化所有生灵。” 幻象中的金蝉子看着小妖消失的方向,眼中满是失落,“却忘了,渡化不仅需要慈悲,还需要尊重生灵的选择。我强行想改变他,反而让他更加抗拒。”

幻象流转,画面变成了金蝉子被贬转世的场景。如来佛祖坐在九品莲台上,看着跪在下方的金蝉子,声音带着威严却也有慈悲:“你因‘执念于渡化完美’,未能理解‘渡化的真谛’,需转世十世,在人间历经苦难,方能重新领悟慈悲的本质。” 金蝉子叩首行礼,眼中满是愧疚:“弟子知错,愿转世修行,找回真正的渡化之心。”

接下来的画面,是唐僧十世转世的片段:第一世,他是一名乡村僧人,试图渡化一名偷鸡摸狗的小偷,却因急于求成,被小偷误解,最终小偷远走他乡;第三世,他是一名寺庙主持,面对被恶业污染的村庄,因担心自己的佛光不够强大,犹豫了三日,导致两名村民被执念吞噬;第七世,他是一名云游僧人,渡化一名作恶的山贼时,因自责 “未能早点遇到他”,诵经过度,差点耗尽自己的本源…… 每一世的渡化经历,都带着 “追求完美” 的执念,也带着 “未能成功” 的自责,这些记忆像沉重的枷锁,让他即使成为旃檀功德佛,也始终无法完全释怀。

“原来…… 我一直被‘完美渡化’的执念束缚着。” 唐僧的声音带着震惊,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同心花的花瓣上,激起细小的金光涟漪。幻象中的他,看着十世转世的片段,终于明白:自己多年来的自责,不是因为 “做得不够好”,而是因为忘了 “渡化的真谛”—— 渡化不是 “强行改变”,也不是 “追求完美”,而是 “尊重选择,永不放弃”,即使无法立刻成功,只要传递出慈悲的信念,终有一天能唤醒生灵的佛性。

“师父,这不是您的错!” 悟空走上前,金箍棒的淡紫色本真光轻轻点向唐僧的莲花印记,“您十世转世的每一次尝试,都在传递慈悲的信念。就像那名乡村僧人遇到的小偷,后来在您的影响下,改邪归正,成为了守护村庄的人;那名被您犹豫错过的村民,他的后代在您的佛光滋养下,成为了执念净坛的守护者。您的渡化,早已超越了‘当下的成功’,变成了长远的慈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