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西游记之逆行东土记 > 第46章 莫家庄里禅心试 旧劫新关见道真

第46章 莫家庄里禅心试 旧劫新关见道真(1 / 2)

第四十六回 莫家庄里禅心试 旧劫新关见道真

五圣踏着流沙河的晨雾西行,八戒的钉耙突然在掌心震颤。耙齿间缠着的莲花瓣里,渗出缕熟悉的脂粉香 —— 与当年莫家庄的梨花香一模一样,只是此刻混着灶烟的焦糊味,在鼻尖凝成甜涩的痂。他抬眼望去,前方竹篱围起的院落里,正飘着面 “招婿” 的红幡,幡角绣的并蒂莲,与高翠兰嫁衣上的图案分毫不差。

“是莫家庄!” 悟空的金箍棒在掌心转得飞快,棒身映出的院门突然扭曲,化作道朱漆屏风。屏风上的仕女图里,四个女子的眉眼竟与观音、文殊、普贤、骊山老母化作的莫家四女重合,只是此刻她们手中的绣花针,针尖都淬着淡淡的妖气,与当年试探他们禅心的迷魂香同源。他火眼金睛穿透幻象,望见堂屋的供桌上,摆着四碗清茶,茶水里浮着的 “禅心” 二字,正被袅袅升起的水汽模糊。

沙僧的降妖宝杖在肩头发烫,杖头骷髅的眼眶里,映出莫家庄的虚影。院角的老梨树下,站着个穿青布衫的老者,手里拄的拐杖头,刻着与他当年打碎的琉璃盏相同的缠枝纹。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莫家庄的窘迫:悟空变作他的模样与莫家女儿拜堂,他蹲在柴房啃着冷馒头,听见八戒在正屋喝得酩酊大醉,嘴里喊着 “俺老猪要当上门女婿”,而自己竟也悄悄摸了摸腰间的钱袋,想着若能留下,或许就不用再挑那沉重的担子。

唐僧的白龙马突然人立而起,马鼻喷出的白气里,卷着张泛黄的婚书。婚书上的 “唐僧” 二字墨迹未干,旁边盖着的莫家印章,竟与女儿国国王的玉玺纹路相同。他想起当年在莫家庄的动摇:莫家三女围着他嘘寒问暖,递来的莲子羹里,藏着比女儿国更温柔的陷阱,而此刻通关文牒上的青莲图案,正被婚书的朱砂染成淡红,像极了他当年未说出口的心动。

“师父,这庄里有妖气!” 悟空的金箍棒横扫,竹篱应声而裂。院中的老梨树突然疯长,枝桠化作无数条青蛇,朝着五圣扑来。为首的青蛇头顶,竟顶着顶观音菩萨的紫金冠,蛇信吐出的毒雾里,浮着当年他们师徒的窘态:唐僧闭目念经却指尖颤抖,八戒抢着说 “我愿意” 时的猴急,沙僧低头踢着石子的犹豫,而悟空蹲在房梁上,正偷偷往嘴里塞着莫家的桂花糕。

“小泼猴,当年没让你尝够苦头吗?” 青蛇的声音突然化作观音菩萨的慈悲语调,蛇尾扫过地面,激起的尘土里,浮出枚金光闪闪的锦襕袈裟。“只要你们留下当赘婿,这袈裟就送你们,何必再去取那劳什子真经?”

八戒的九齿钉耙往地上一顿,耙齿掀起的泥土里,混着些干枯的桂花,花香里映出高翠兰的笑脸。“俺老猪已有翠兰,才不上你们的当!” 他将钉耙横在胸前,耙齿间突然长出带刺的藤蔓,缠住扑来的青蛇,藤蔓上的尖刺,每个都刻着 “忠贞” 二字。

打斗瞬间爆发 —— 悟空的金箍棒与青蛇的毒雾相撞,棒身的金光将毒雾逼退三尺。他想起当年在莫家庄的屋顶,听见八戒对莫家女儿说 “我有三十六般变化” 时的得意,那时他只当是呆子好色,此刻却在藤蔓的尖刺上明白:真正的禅心,不是不近人情,是懂得坚守本分。“吃俺老孙一棒!” 金箍棒化作万点金光,将青蛇的蛇鳞打碎,鳞片掉落的瞬间,化作无数个小小的 “贪” 字,在地上燃烧成灰烬。

沙僧的降妖宝杖与突然出现的黑虎缠斗。黑虎的皮毛里,藏着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的影子,虎爪拍出的劲风里,混着当年他在莫家庄柴房听见的低语:“当个上门女婿,总比挑担子强。” 他的宝杖在地上划出个 “戒” 字,字的笔画里长出锁链,将黑虎捆在梨树上,锁链的每个环扣,都刻着他挑担走过的里程数。

“你就不想过安稳日子吗?” 黑虎的嘶吼里带着诱惑,“留在这里,有吃有喝,不用再受那流沙河的苦!”

沙僧的宝杖在掌心转得飞快,杖头骷髅喷出的黑雾中,浮现出流沙河底的白骨。“我已经吃过安稳的苦了。” 他将宝杖刺入黑虎的肩胛,“真正的安稳,不是逃避责任,是担起担子时的踏实。” 黑虎的身体渐渐透明,化作朵青色的莲花,花瓣上写着 “考验” 二字。

唐僧的青莲剑与头白象对峙。白象的长鼻卷着件锦袍,袍角绣的龙纹,与唐太宗赐给他的御弟锦袍相同。“穿上它,你就是莫家的女婿,将来还能当国王,比那苦行僧强百倍!” 白象的声音里带着普贤菩萨的威严,鼻息喷出的香气里,藏着女儿国宫殿的奢靡。

唐僧的剑刃在阳光下泛着寒光,他想起当年在莫家庄,莫老夫人说 “小女年方二十” 时,自己心跳漏跳的瞬间。“我取的不是锦袍,是真经;求的不是王位,是大道。” 他的青莲剑突然转向,剑光劈开白象的长鼻,鼻血溅在地上,长出株白色的莲花,花瓣上写着 “坚守” 二字。

八戒与条赤龙的打斗已到白热化。赤龙的鳞片里,藏着骊山老母的影子,龙爪抓向他的肚皮时,尖啸里带着诱惑:“高翠兰有什么好?莫家女儿个个貌美如花!” 他的九齿钉耙横扫,耙齿掀起的泥土里,浮出高翠兰为他缝制的护腰,护腰上的补丁,每个都绣着小小的 “爱” 字。

“俺老猪就爱翠兰!” 八戒的钉耙将赤龙的龙角打断,龙角掉落的瞬间,化作颗红心,里面嵌着他与高翠兰在高老庄的日常:他帮她劈柴,她为他擦汗,夕阳下两人坐在门槛上,分享块舍不得吃的麦芽糖。

四圣的幻象在五圣的合力下渐渐消散,院中的梨树重新变得枝繁叶茂,花瓣上的露珠里,映出观音、文殊、普贤、骊山老母的真身。“看来你们的禅心,比当年坚定多了。” 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洒下甘露,将地上的打斗痕迹都抹去,“当年试你们的是色欲,今日试你们的是本心 —— 真正的取经路,从来不是远离凡尘,是在凡尘中坚守初心。”

悟空的金箍棒在掌心转得轻快,他看着梨树上的花瓣,突然想起当年在莫家庄偷听到的唐僧自语:“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时他不懂这句话的深意,此刻却在露珠的倒影里明白:所谓双全,不是兼得,是取舍间的坦然。

八戒摸着肚皮上的抓痕,伤口里渗出的血珠,滴在地上化作朵金色的莲花。“俺老猪虽然好色,但懂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 他咧开嘴笑了,露出的獠牙上,还沾着高翠兰做的桂花糕碎屑,“翠兰的馒头,比什么山珍海味都香。”

沙僧的降妖宝杖上,骷髅的眼眶里第一次蓄满了清水,水里浮着他挑担的身影,稳健而坚定。“我已经知道,什么是该放下的,什么是该担起的。” 他的声音里带着释然,“这担子,我挑得心甘情愿。”

唐僧的青莲剑在鞘中轻鸣,他看着通关文牒上重新变得鲜艳的青莲图案,上面多了四个小小的身影:悟空在打妖怪,八戒在护着高翠兰,沙僧在挑担,而他自己,正牵着白龙马,坚定地走在西行的路上。“所谓禅心,不是无情,是有情而不执着。” 他的声音传遍莫家庄,“我们取经,不是为了成为无情的佛,是为了成为懂得慈悲的人。”

五圣离开莫家庄时,院中的梨花瓣纷纷飘落,粘在他们的衣襟上,像一颗颗金色的印章。悟空的金箍棒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八戒的钉耙上还沾着带刺的藤蔓,沙僧的降妖宝杖上泛着淡淡的青光,唐僧的青莲剑在鞘中轻轻鸣响,白龙马的蹄声清脆而坚定。

他们回望莫家庄,四圣的身影已消失在梨树林里,只有那棵老梨树上,挂着件新缝的袈裟,袈裟上绣的不是佛经,是五圣并肩西行的画面:悟空在前开路,八戒在旁护着唐僧,沙僧挑着担子,白龙马紧随其后,背景是高老庄的炊烟,流沙河的浪涛,还有灵山的佛光。

灵山的方向,如来佛祖的念珠突然转动,刻着 “空” 字的那颗珠子里,映出莫家庄的景象。“他们终于明白了。” 如来佛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真正的佛法,不是让人四大皆空,是在红尘中保持本心,在取舍间懂得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