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临终(2 / 2)

夏张氏躺在马车上,气息越来越弱,眼睛紧闭着,偶尔会睁开一条缝,看看周围的人,眼神里满是不舍,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回家的路上,俊英一路都在哭。

她想起每次回娘家,张义芝都和她说,你婆婆摘菜又给了一大堆。院子里的菜籽都是你婆婆给育的种儿。

想起夏张氏总和别人说“我们家俊英是个好媳妇,模样俊俏,心眼儿好使”。

想起了那年的除夕……

俊英的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疼。

第二天一大早,俊英先去了张义芝的家,进屋就落了泪。

张义芝吓了一跳,“这是咋啦?”

“妈,老太太要不行了,我不想去,也不想让孩子们去……”俊英的眼泪一汩一汩流下来,她想起了绝交书,想起昏黄灯光下,一双双恶狠狠的眼睛。想起他们一群人坐在炕上指着她们骂的情景。

“俊英,别犯糊涂,赶紧给两个孩子收拾干净的过去,那是她们的奶奶。”张义芝明白俊英的委屈,可是,她做不到。

她只能遵循着心里的“老理儿”,催促着闺女去做个明事理的,懂事的儿媳妇。

她这一辈子,都是宁可自己吃亏,宁可自己委屈,也不敢逾越“礼制”的鸿沟。

冬雪刚醒,长辫子有点儿毛糙。俊英拿着梳子,轻轻的给她梳通顺,编起麻花辫子。她的手,却一直在发抖,眼泪滴在冬雪的头发上,把头发都打湿了。

“妈,你咋哭了?”冬雪感觉到了,仰起小脸,看着妈妈红红的眼睛,小声问。

俊英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眼泪,摸了摸女儿的头,声音温柔却带着哽咽:“冬雪,奶奶生病了,很严重,咱们去看看她,看奶奶最后一眼,好不好?”

冬雪吓得往后缩了缩,紧紧地抓着俊英的衣角,眼里满是恐惧:“妈,我怕……我不想去,他们说去了就打我,我不敢去奶家,我怕。”

“不怕,有妈在呢。”俊英把冬雪搂进怀里,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往下淌,“冬雪,你不去看看她,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奶奶了。”

冬冬站在一旁,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她决定听妈妈的话,但她也明白妈妈并不想去。

正说着话,童秀云抱着儿子进了张义芝家的东屋,“婶子,我们家老太太说话就要不行了,你帮我带几天孩子吧,咋整,我是实在没办法了。”

张义芝接过童秀云怀里的小向阳,放在炕上,和瑞丰和小雷并排躺在一起。

“这么小的孩子是不能沾白事的边儿,你俩都放心吧,这几天孩子都我带,你俩操办老太太的事儿要紧……”张义芝说。

童秀云道了谢,急慌慌回去忙活了,她是大儿媳妇,葬礼的礼节还有一大堆需要操办的。

俊英一手一个牵着冬冬和冬雪,走进了夏三爷家的堂屋,站到德昇的身边。

夏张氏躺在屋地中央的门板上,盖着一床新做的黄布被子。那是童秀云昨天连夜缝的,针脚有点歪,却很密实。

她的脸色苍白得吓人,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只有轻微的起伏。

大支宾已经到了,是村里的李大爷,他懂葬礼的规矩,正指挥着几个小伙子在院子里搭灵棚和灵桌。

灵桌是用两张旧桌子拼的,上面铺着块黑布,还准备了蜡烛、香炉和米碗,只等人一咽气,就开始布置灵堂。

李大爷一边搭桌子一边感慨:“老太太是善人,一辈子没跟人红过脸,灵堂要布置得干净点,不能委屈了老太太。”

夏三爷坐在旁边的凳子上,手里拿着旱烟袋,却一直没点,眼神空洞地看着老伴,偶尔抬手抹一把眼泪,却怎么也擦不干净。

德麟和童秀云带着几个孩子站在另一边,德麟低着头。童秀云不停地抹眼泪,嘴里念叨着:“老娘这辈子太苦了,没享过福……”

德昇带着冬冬和冬雪走到门板边,冬雪紧紧地抓着俊英的手,小身子不停地发抖,把头埋在俊英的怀里。

夏张氏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缓缓地睁开眼睛,目光在屋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俊英身上,嘴里开始断断续续地念叨着:“俊英……俊英……娘不说了……”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

德昇赶紧上前,蹲在门板边,握着夏张氏的手,哽咽着说:“娘,我在呢,您别担心,孩子们都好好的。”

夏张氏看着俊英,眼里流下两行泪,嘴唇动了动,好像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能说出来。

她的头微微歪了一下,眼睛慢慢地闭上了,嘴里的念叨声也停了下来,手无力地垂了下去。

“娘!”德昇大喊一声,失声痛哭,肩膀剧烈地抖动着。

夏三爷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手里的旱烟袋“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想站起来,却腿一软,差点摔倒,幸好被德麟扶住了。

俊英搂着冬雪,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止都止不住,冬雪也吓得哭了起来。

屋子里的人都哭了起来,哭声淹没了整个屋子,连院子里的鸡都安静了下来,不再咯咯叫。

冬冬从人群里钻出来,一口气跑回了姥姥家。

“姥,我回来了,”冬冬进栅栏门就喊,“我还小,我也不能沾白事,我帮你带孩子。”

张义芝听见动静儿,赶紧从屋里出来。

她把冬冬从头到脚拍打了一遍,又扫了扫她的小脑袋顶儿,才拉着她进屋。

张义芝用手绢给冬冬擦了擦脸上的汗和泪痕:“你咋自己溜回来了,可别大声吵吵,别让你妈担心。”

她刚说完,就听见隔壁院子里传来的哭声,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老姐妹儿走了。

她走到炕边,看着熟睡的小向阳,嘴里喃喃地说:“老姐妹儿……你西方大路朝天走,别惦记家里的事儿,孩子们都好好的……”

张义芝的眼泪流了下来,滴在炕上的褥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