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释怀(2 / 2)

他第一次来,接待他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干事,戴个黑框眼镜,翻了翻他的材料,皱着眉说:“老同志,韩庆年这个案子,时间太久了,当年的档案不全,不好办啊。”

“怎么会不全?”德麟急了,往前凑了半步,“我亲眼看见他被批斗,亲眼看见他被关起来,怎么就档案不全?”

小干事抬了抬眼镜,压低声音:“您别激动。当年批斗他的那些人,现在……您懂吧?盘锦地区的李副主任、宣传部的王部长,都是当年革委会的,这材料递上去,没人敢拍板。”

德麟的脸一下子沉了。他知道小干事说的是实话。

想当年,闹得最凶的那几个沈阳知青,杨友来、李卫东、高玲、王玉龙……都在夏家大队插过队。

德麟当时是大队书记,早就领教过他们的蛮横无理和妄自尊大。

当年带头批斗韩庆年的,就是现在的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李卫东和宣传部长王玉龙他们。

那时候就是李卫东,拿着皮带抽打韩庆年,喊着“打倒走资派韩庆年”。

现在倒好,穿起了人民服,坐在办公室里管着全地区的冤假错案。

“要不,你还是去你们地区武装部碰碰运气,他们报上来,我们也才好调查,不能隔着锅台想上炕吧?”小干事说着,抖了抖报纸,一副送客的姿态。

德麟没再多说什么,揣着材料回来,直奔武装部。

盘锦地区武装部的大门漆成深绿色,门口站岗的士兵神情肃穆,仿佛一尊尊没有感情的雕塑。

每一次,他都被告知需要等待,需要研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老夏啊,不是我们不办,实在是年代久远,很多事说不清楚啊。”办事员总是这样敷衍着,眼神闪烁不定,“老夏,你别犟了,韩庆年的案子是‘铁案’,上头有话,谁翻案谁就是翻文化大革命!”

德麟把材料推过去,轻声细语:“小同志,你帮我递上去,我记你一辈子好。”

办事员把材料甩回来:“我要是递了,我爹我娘都得挨整。”

德麟知道,那些当年参与批斗韩庆年的人,如今大多已身居要职。

他们像一道无形的墙,阻隔着真相的到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德麟又跑了三趟武装部。每次去,办事员都用同样的话打发他:“材料我们递上去了,领导说证据不足,再等等。”

德麟知道,这“等等”就是没下文了。

他站在武装部的大门外,看着里面进进出出的人,穿着笔挺的干部服,说说笑笑,心里堵得慌,韩庆年的冤屈,难道就这么被压下去了?

春寒料峭,他却觉得心头有一团火在烧。

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炕席上的苇结子硌得他后背疼。

童秀云看他愁得饭都吃不下,劝他:“德麟,要不别跑了,表哥都走了这么多年了,就算平反了,又能咋样?”

德麟摇了摇头,眼睛通红:“秀云,表哥是冤枉的,我得给他讨个清白。不然我对不起他。”

“不然,去问问桂珍二姐家的姐夫,姐夫在武装部这么多年,咋也交几个朋友,比你这硬跑强……”童秀云一语惊醒梦中人。

德麟恍然大悟,突然想起表姐夏桂珍的爱人老吴头。

老吴头在区武装部干了快二十年,人面熟,或许能帮上忙。

德麟特意挑了个周日,拎着两瓶烧锅子,往夏桂珍家去。

夏桂珍正在院子里喂鸡,看见他来,笑着迎上来:“德麟?这一大早的,是三叔三婶有啥事儿?!”

“我爹和我娘好着呢,我找二姐夫……”德麟把酒递给夏桂珍,“这咋还客气上了,你找你姐夫也不用这么隆重啊……”

“德麟来了?”老吴头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搪瓷缸,缸沿上磕了个豁口。

他看着德麟,叹了口气:“你是为韩庆年的事来吧?”

德麟愣了愣,点头:“二姐夫,你知道?”

“全武装部都知道你递材料的事。”老吴头把他让进屋里,倒了杯热水,“不是我不帮你,是真难。昨天李副主任还来电话,问起韩庆年的案子,说‘证据不足,先搁置’,这话说出来,谁还敢动?”

“证据不足?”德麟拍着桌子站起来,“他韩庆年没偷没抢,当年就是李卫东他们栽赃陷害!怎么就证据不足?”

老吴头赶紧拉他坐下,往门外看了看,压低声音:“德麟,你小声点。李卫东现在位子重要,咱们惹不起。我帮你打听了,当年韩庆年的档案,大部分都被烧了,就剩几张登记表,上面写着‘现行反革命’,没别的。你要是拿不出新证据,这案子翻不了。”

德麟的手微微发抖,心里像被浇了盆冷水:“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他们互相包庇,材料递上去,三转两转就没了下文……”

他知道老吴头说的是实话,可他不甘心。

老吴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除非能找到铁证,让他们想捂也捂不住的那种。如果有了铁证,就直接去省里,往上找,越过

铁证?德麟陷入了沉思。韩庆年最后传出来的消息是“畏罪自杀”。可德麟不信,韩庆年不是那样的人,他那么硬气,怎么会自杀?

韩庆年当年被关押的地方早已废弃,那些所谓的罪证也早已不知所踪。到哪里去找这样的铁证呢?

就在德麟几乎绝望的时候,命运悄然转动了它的齿轮,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杨友来打来的。

“德麟书记,我是杨友来啊!”电话里的声音很激动,“我现在在盘锦粮库当主任了,你有空来一趟不?”

德麟愣了愣,杨友来这个名字,他记得很清楚。当年杨友来和李卫东高玲他们这些沈阳知青,一起在夏家大队插队。

后来知青们返城,杨友来就断了联系,没想到现在成了粮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