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初生(2 / 2)

医院的大厅里,消毒水味刺得他鼻子发酸,他冲到护士台,双手撑着台面,声音发颤:“同志!请问……难产的产妇,在哪个产房?叫刘俊英!”

护士刚翻了翻登记本,就见一个老太太从走廊尽头跑过来,是张义芝。

张义芝听见德昇的喊声,赶紧从妇产科门口跑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眼泪直流:“德昇!你可来了!”

德昇的心猛地一沉,跟着张义芝往产房去。路过的走廊里,听见里面传来的微弱痛呼,那声音像针一样扎进他心里。

“大夫说俊英胎位不正,需要剖腹产,你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我和你娘签了同意。”张义芝轻声轻语的唠唠叨叨,“后来没剖,俊英挺坚强,到底是自己生的,依我说,人的肚子里,下生就带着股元气,可不能说剌就剌开……”

“你俩会写自己的名字吗?”德昇记得张义芝和夏张氏都是不识字的,为母则刚,却能在俊英危难的时候,签手术同意书。

“不会写啊,人家护士写纸上,我俩跟着描的,”张义芝有些无奈,又有些不好意思,“俊英没啥事儿了,生了个小闺女,还没取名儿呢。”

说话间,来到了俊英的病房。

德昇轻手轻脚地走进去,看见俊英躺在病床上,脸色还是很白,却睁开了眼睛。

孩子被包在小被子里,放在俊英旁边,小脸皱巴巴的,闭着眼睛,呼吸很轻。

“俊英……”德昇走到床边,声音哽咽着,他想碰俊英的手,又怕碰疼她。

俊英看着他,笑了笑,声音很轻:“德昇,你来了……孩子……你看孩子……”

“看见了,看见了。”德昇的眼泪掉了下来,滴在俊英的手背上,“俊英,辛苦你了,以后我一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

就在这时,病房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德昇回头一看,是下乡到大荒沟的小军。

她穿着军绿色的棉袄,背着一个帆布包,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姐!姐你咋样了?”

“小军,你咋回来了?”俊英看见妹妹,眼里泛起了泪光。

“大姐给我写信,说你要生了,我总算找到借口和大队请假回家了。没想到,你真生了,提前了十来天啊?”小军走到床边,“姐,你真厉害!”

“厉害啥啊,你姐半条命都快没了,”俊英费力的扯了扯嘴角,拉出一丝苦笑。

“生了就好,二姐,我给你伺候月子,”小军看着小外甥女儿,笑得合不拢嘴,伸出手去,想摸摸孩子的小脸。

“你一个闺女家家的,懂个啥,别乱碰!”张义芝打掉了她蠢蠢欲动的手。

“我请假条就这么写的,我妈年纪大了,我姐夫在部队,需要我回家来伺候我二姐的月子!我祖国的花朵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军一本正经的说。

德昇看着小军,心里暖了不少。有小军帮忙,俊英坐月子也能有人搭把手。

接下来的几天,德昇和小军轮流在医院照顾俊英。

德昇负责回家做饭,给俊英熬小米粥、煮鸡蛋,小军则在医院帮着换尿布、喂水,姐妹俩配合得很默契。

俊英的身体慢慢恢复,能坐起来抱着孩子喂奶了,脸上也有了血色。

为了俊英能舒心的坐月子,夏张氏早就和童秀云商量好了,让俊英在西屋坐月子。

过了百天的童秀云,正好带着孩子回童家窝棚住一阵子。

出院那天,天放晴了,阳光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德麟赶着马车,把俊英和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小军跟在旁边,帮着拿东西。

张义芝也跟着去,一路上不停地嘱咐俊英:“回家后别着凉,别碰凉水,多吃点好的补补。”

可走到半路,张义芝却叹了口气,小声对德昇说:“德昇,有个事得跟你说。按老规矩,姑娘回娘家坐月子不好,说是会冲了娘家的福气,我们家就小季一个小子,怕是……”

德昇愣了一下,他知道东北有这个讲究,只是没想到张义芝会这么在意。

俊英听见了,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她攥着孩子的小被子,小声说:“妈,我知道了,我不回娘家,回夏家。”

张义芝看着闺女,心里也不好受:“俊英,不是不想让你回,就是这老规矩……”

“没事妈,我懂。”俊英勉强笑了笑,可眼里的委屈却藏不住。

德昇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和俊英在夏家,一直和夏三爷、夏张氏挤在老房子里。

冬天连炉子都烧不热。他早就想给俊英和孩子盖间新房子,可手里的钱不够,大队的宅基地也还没批下来,现在俊英坐月子,连个舒服的地方都没有。

回到夏家,夏张氏早就等着了。

夏三爷把西屋的炕烧得暖暖的,铺了两层褥子。

夏张氏还熬了一锅小米粥,粘稠稠的,暖乎乎的,撒了红糖,端到俊英面前:“英儿啊,快喝点粥,小米鸡蛋管够,都给你留着呢,你身子骨弱,趁着坐月子能补回来。”

俊英接过碗,看着夏张氏,心里有点难受。

夏张氏是个好婆婆,对她一直很好,可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娘,有些话也不好说。

夏张氏坐在炕边,看着俊英怀里的孩子,脸上带着笑,眼里却有点红:“这孩子真俊,跟德昇小时候一个样。就是委屈你了,俊英,夏家没本事,没给你和德昇盖间新房子,让你在这小厢房里坐月子。”

德昇听见这话,心里更愧疚了:“娘,不怪你,是我没本事,等开春了,我就去申请宅基地,咱盖间红砖房,让你和爹,还有俊英和孩子都住得舒服点。”

夏张氏点点头,擦了擦眼角:“好,娘等着。你要是缺钱,娘这里还有点攒下的钱,你拿去用。”

“不用娘,我自己能想办法。”德昇赶紧说。

他知道夏张氏的钱是平时卖鸡蛋攒的,不容易,他不能要。

接下来的日子,夏张氏帮着德昇,伺候俊英坐月子。

每天早上,德昇天不亮就起来劈柴、挑水,把炉子烧得旺旺的;中午帮着夏张氏做饭,给俊英炖鸡汤、煮鸡蛋;晚上孩子哭了,他也起来帮忙换尿布,一点都不嫌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