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43章 炉火烧破冬,铁马踏平川

第43章 炉火烧破冬,铁马踏平川(2 / 2)

约翰来的那天,云蒙山刚下过一场雪,兵工厂的烟囱在蓝天下格外醒目。他先是看了新造的半自动步枪试射,当战士们用步枪在百米外打穿钢板时,他脸上的惊讶藏都藏不住。“这枪的精度快赶上我们的1了,”他摸着枪身,“你们的车床精度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用了你们援助的冲压机,再加上我们自己琢磨的校准法子。”李明远笑着说,没提汉斯改良的镗床技术——那是他们用缴获的日军机床改造的,精度比大鹰酱援助的旧款还高。

参观七五山炮生产线时,约翰更是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在这么简陋的工棚里,竟然能造出如此精良的炮管。“你们的淬火技术是从哪学的?”他指着正在冷却的炮管,“这硬度,比我们的标准还高。”

“从老祖宗的打铁法子里学的。”周先生拿着个小锤子敲了敲炮管,“咱这的铁匠淬刀剑,讲究‘水火相济’,造炮管也一样,就是火候更难掌握点。”

约翰没再多问,但李明远注意到,他的随行记录员把每台设备、每个零件都记了下来,尤其是那些云蒙山自主改良的机器,更是拍了不少照片。

临走时,约翰突然说:“李司令,华盛顿有意向和你们签订长期援助协议,提供全套的坦克生产线,条件是……战后你们的油田开采权,要给我们一部分。”

李明远的脸色沉了下来:“约翰先生,武器我们可以买,技术我们可以学,但国家的资源,一寸都不能让。别说战后,就是现在,鲁省的油田也只属于中国。”

约翰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被拒绝得这么干脆。他之前接触的不少国民党军官,只要给点好处就愿意签字,他没想到李明远会如此强硬。

“李司令,你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独立对抗日军的装甲部队。”约翰试图劝说,“有了坦克生产线,你们能更快地结束战争。”

“结束战争的法子有很多,”李明远望着远处操练的战士,他们正用新造的反坦克炮练习打靶,“我们可以用七五山炮打坦克,用炸药包炸履带,用自己造的武器一点点把鬼子赶出去。慢点没关系,踏实。”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我们吃过依附别人的亏,知道只有自己手里有真家伙,说话才有底气。”

约翰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我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华盛顿。但我还是那句话,你们需要坦克。”

“我们会自己造的。”李明远的声音不大,却很坚定,“现在造不出,不代表永远造不出。就像我们一年前造不出七五山炮,现在能造了;一年前炼不出合格的钢材,现在能炼了。给我们点时间,我们能造出比你们更好的坦克。”

送走约翰,李明远站在山巅望着兵工厂。土高炉的烟柱直冲云霄,卡车的马达声在山谷里回荡,新造的七五山炮正被装上卡车,准备运往冀南前线。他知道,云蒙山的兵工厂离真正的强大还有距离——他们还造不出飞机,造不出重型坦克,连冲压机都得靠别人援助。但他更清楚,他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冀南前线传来捷报。游击队用新造的七五山炮摧毁了日军三个炮楼,还用半自动步枪配合反坦克炮,击毁了五辆九七式坦克,打退了日军的“扫荡”。

“李司令,战士们在坦克残骸上刻了字,”通信兵笑着说,“写的是‘云蒙山造,专打鬼子’。”

李明远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意。他想起刚到云蒙山时,战士们手里只有土枪和大刀,连像样的炸药都没有;而现在,他们有了自己造的步枪、机枪、山炮,有了自己的油田和运输队,有了让大鹰酱和大熊国都不得不正视的实力。

工棚里,周先生带着工匠们正在赶造一批新炮,准备过年时给鬼子“再送点礼”;汉斯在调试新到的冲压机,想试试能不能造出装甲车的钢板;年轻的学徒们围着图纸,讨论着如何改进半自动步枪的射速。炉火映着他们的脸,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李明远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这炉火不灭,这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劲头不散,总有一天,中国的兵工厂会造出自己的飞机坦克,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钢铁洪流。到那时,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不用再仰仗谁的援助,只用挺直腰杆说一句:我们自己,就能行。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但工棚里的炉火越烧越旺,映得整个云蒙山都仿佛在微微发烫。这热度,来自通红的钢水,来自奔涌的原油,更来自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不肯屈服、亲手创造未来的中国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