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30章 铸盾扩军固根基,借械练兵待时飞

第30章 铸盾扩军固根基,借械练兵待时飞(1 / 2)

第三十章:铸盾扩军固根基,借械练兵待时飞

云蒙山的防空警报又响了,尖锐的哨音刺破晨雾,惊得山雀扑棱棱飞满天空。高射炮阵地的战士们动作比上次快了一倍,搬炮弹的搬炮弹,校准炮口的校准炮口,汉斯趴在瞄准镜后,嘴里数着“一千五、一千二、八百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三架日军轰炸机从云层里钻出来,机翼下的炸弹像吊死鬼似的晃悠。“放!”随着李明远一声令下,四门高射炮同时怒吼,黑色的炮弹在天空织成火网,一架轰炸机的机翼被打中,拖着黑烟栽向山谷,剩下的两架慌忙投弹,炸弹歪歪扭扭地落在山坳里,只炸起几团泥土。

“打得好!”战士们欢呼着拍巴掌,汉斯却把炮栓一摔:“太慢了!从警报响到开炮用了三分钟,要是来十架飞机,工厂早就炸成灰了!”

李明远没反驳,只是让人把炸坏的树苗扶正。“汉斯说得对,”他对围着的干部们说,“四门炮守不住五个工厂,就像五万人守不住晋省的山——防空要扩,部队也要扩,这是保命的本钱。”

扩军的命令像长了翅膀,传遍根据地的村村寨寨。报名点设在祠堂里,桌子刚摆好,就被黑压压的人群围住——有扛着锄头的农民,有背着书包的学生,甚至还有白发苍苍的老汉,攥着磨亮的柴刀说:“我打鬼子不用枪,这刀砍过野猪,也能砍鬼子!”

李明远定下规矩:“正规军从民兵里挑,民兵从报名的百姓里选。年纪十六到三十五,身体结实,家里没负担的,先去游击队练三个月,能打枪、能埋雷、能认路的,再进正规军。”

一时间,山坳里的练兵场多了成百上千的新面孔。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有的扛着祖传的土铳,有的拿着缴获的三八大盖,还有的握着削尖的木棍。教官是打过仗的老兵,教他们卧倒、瞄准、扔手榴弹,嗓子喊得比炮声还响。

“土铳别嫌弃!”陈二牛举着支老掉牙的鸟铳,对着靶子扣动扳机,铅弹在靶纸上打了个窟窿,“这玩意儿近距离一枪能把鬼子打穿!等你们练出准头,就给你们换中正式,再往后,就是咱自己造的半自动!”

民兵们听得眼睛发亮,训练更卖力了。白天在坡上练刺杀,晚上围着篝火听老兵讲战斗故事,有的孩子夜里睡觉都抱着枪,枪托磨得发亮。不到一个月,各村的“保家队”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村口设岗哨,山上埋地雷,连老太太都知道见到陌生人要问“暗号”——“今天天气好”“适合打鬼子”。

扩军容易,武器难办。兵工厂的产量虽然翻了番,每月能造两千支半自动步枪,但架不住人多,新组建的十个团,一半人还拿着土枪和三八大盖。

“得找大鹰酱再支点‘家底’。”李明远看着武器清单,对孙茂才说,“就提加兰德半自动步枪,那玩意儿比三八大盖强十倍,能连打八发,火力猛得很。告诉约翰,用盘尼西林和罐头换,咱多给点,让他有面子跟上面申请。”

孙茂才这次没空手去。他带了五十箱新出的猪肉罐头,二十瓶高纯度盘尼西林,200瓶烫伤药膏,烫伤药膏才是大鹰酱急需的药品。还有一张钢铁厂的照片——高炉正在出铁水,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约翰看到照片时,正对着太平洋舰队的药品清单发愁——硫磺岛战役伤亡太大,盘尼西林缺口能装下三个仓库。“李司令真是及时雨!”他拍着孙茂才的肩膀,“加兰德步枪有!我刚收到消息,有一批淘汰的1要运回国销毁,我让人直接调给你们,五百支够不够?”

“不够。”孙茂才伸出一根手指,“最少一千支,再搭五十挺勃朗宁轻机枪。咱用一百瓶盘尼西林换,再送你们五千罐野菜罐头,让登陆的士兵换换口味。”

约翰犹豫了半天,咬着牙答应了。他知道,这批武器换回去的药品,能救上千美军士兵的命,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