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27章 烽火淬炼钢铁旅,远征先遣探前 路

第27章 烽火淬炼钢铁旅,远征先遣探前 路(2 / 2)

出发前,李明远在山坳里给他们训话。一千名战士背着背包,腰里别着砍刀,脚上是老乡纳的厚底布鞋,眼神里满是兴奋。

“你们去缅甸,不是去打主力,是去当学生。”李明远的目光扫过队列,“学怎么在雨林里找水源,学怎么用无线电跟友军联络,学怎么对付鬼子的‘丛林战术’。要是看到英美军队的坦克、大炮,别光看新鲜,记下来——记不住就画下来,回来咱照着造!”

赵大山站出队列,啪地敬了个礼:“旅座放心!我们带不回鬼子的人头,也得带回一麻袋经验!将来打回晋省,保证比现在能打十倍!”

先遣团出发那天,云蒙山飘起了细雨。战士们踩着泥泞的山路往外走,老乡们往他们包里塞煮鸡蛋,连汉斯都跑来,给带队的军官塞了把瑞士军刀:“丛林里用得上,比你们的砍刀锋利。”

目送先遣团消失在山口,李明远转身回了兵工厂。汉斯正在调试新造的高射炮,炮管指向天空,像只蓄势待发的雄鹰。“这玩意儿能打三千米高,”汉斯得意地拍着炮身,“鬼子的飞机再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李明远没接话,只是看着熔炉里翻滚的钢水。他知道,先遣团这一去,前路布满荆棘——陌生的丛林、凶猛的敌人、甚至可能还有友军的猜忌。但他必须派他们去,就像兵工厂必须烧红钢水才能铸出好炮,部队也必须在更广阔的战场上淬炼,才能真正成为钢铁之师。

各部队的捷报还在不断传来:

陈二牛在正太线端了三个据点,缴获的铁轨够兵工厂炼一个月钢;

张猛的三旅攻进了晋北的阳高镇,从鬼子仓库里找出二十箱炸药,全用来炸了附近的铁路桥;

就连刚组建的骑兵连,都在同蒲线旁伏击了日军的马队,缴获了五十匹战马,现在每天在河滩上练冲刺,扬起的尘土能遮住太阳。

兵工厂的产量也跟着水涨船高。新造的75毫米山炮已经堆到了洞口,乔治带着工匠们组装的“云蒙二号”坦克,第一次试车就跑赢了战马,虽然速度不快,却能在山地里爬坡,战士们都叫它“铁牛”。

汤姆的煤化工基地更热闹。不仅能造炸药,还提炼出了汽油,给摩托车和卡车用,虽然味道大了点,却比缴获的日军汽油耐烧。戴维的学堂里,学生们开始学英语和地理,墙上挂着东南亚地图,用红笔圈着先遣团可能经过的路线。

这天傍晚,李明远收到了先遣团的第一封电报,是用密码写的:“已入缅境,丛林湿热,蚊虫如牛虻。遇英军巡逻队,赠其防疟药,彼甚惊。今夜宿于野人谷,明日向同古进发。”

他拿着电报,在油灯下看了又看,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在雨林里跋涉的身影——裤腿沾满泥浆,背着沉重的装备,却依然迈着坚定的脚步。

“给他们回电。”李明远对通信兵说,“不求歼敌,只求平安。多看、多记、多学,等你们回来,云蒙山的炮管,能造得比缅甸的榕树还粗。”

夜色渐深,兵工厂的锤声还在响,叮当、叮当,像在为远方的弟兄们敲打着节奏。熔炉里的钢水映在李明远脸上,忽明忽暗。他知道,晋省的烽火正在淬炼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而远在缅甸的丛林里,另一颗种子已经埋下——它会在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将来的翻攻,探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窗外的月光照亮了地图,晋省的红圈越来越密,而东南亚的那条细线,正慢慢变得清晰。属于他们的战争,早已超越了一座山、一条线,正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