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8章 胜中思危藏锋芒,深山密谷筑根基

第18章 胜中思危藏锋芒,深山密谷筑根基(1 / 2)

第十八章:胜中思危藏锋芒,深山密谷筑根基

平定县城的粮仓前,战士们正忙着把小米装进麻袋,准备运往根据地。陈二牛叼着旱烟袋,看着堆成小山的粮食,脸上的笑就没断过——这是他们打下的第三个县城,缴获的物资足够全军吃半年,连被服厂都堆满了新布料,过冬的棉衣眼看着就能做齐。

“别光顾着乐。”李明远走过来,踢了踢他脚边的空麻袋,“让战士们动作快点,这县城最多再守半个月,所有物资必须运完。”

陈二牛愣了愣,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咋回事?鬼子的联队不是被打跑了吗?咱现在有九二式步兵炮,城墙也加固了,再守仨月都没问题。”

“问题不在现在,在以后。”李明远指着西边的天空,那里刚有一架日军侦察机飞过去,“百团大战快结束了,鬼子回过神来,肯定会调集重兵围剿。到时候别说县城,就是山坳里的据点,都扛不住他们的重炮和飞机。”

他拉着陈二牛走到城墙上,指着城外的平原:“你看这县城,四周都是平地,无险可守。鬼子的重炮一轰,城墙撑不过半天;飞机扔几颗炸弹,粮仓、仓库全得炸飞。咱现在占着县城是占便宜,等鬼子重兵来了,就是找死。”

陈二牛皱起眉头:“那咋办?就把这好不容易打下的县城拱手让人?”

“不是让,是暂时撤。”李明远的语气斩钉截铁,“但撤之前,得把能带走的都带走——粮食、布匹、机器、药品,连门板都得卸下来运走。最重要的是,把兵工厂、制药作坊这些保命的家伙,全搬到云蒙山深处的溶洞里,越隐蔽越好。”

当天下午,根据地就传遍了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城,全力往深山转移物资;工兵连带着百姓在云蒙山腹地开凿新溶洞,要能藏下兵工厂的所有机器;周先生负责拆解设备,能拆成零件的绝不整机运,确保转移时不引人注目。

命令一下,热闹的县城顿时变了样。战士们不再练攻城,而是忙着扛粮食、抬机器;百姓们把家里的牛车、驴车都献了出来,组成长长的运输队,沿着山间小路往云蒙山走;周先生带着工匠们,正把车床、熔炉拆成零件,用草绳捆好,连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

“这台轧钢机是宝贝,得用棉被裹着运。”周先生摸着刚拆下来的齿轮,心疼得不行,“还有那台精炼炉,零件不能混,得用木箱装好,写上编号,到了新地方才能原样装起来。”

制药作坊的林晓棠也没闲着。她让人把药罐、蒸馏器都打包,最重要的是把菌种和半成品药浆装进陶罐,裹上棉花,由战士们背在身上——这些是青霉素的命脉,比黄金还金贵。

转移的路比想象中难百倍。云蒙山的山路又陡又窄,运输队只能白天休息,晚上赶路。有次在过悬崖时,一辆装着车床零件的牛车打滑,眼看就要掉下去,三个战士扑过去死死拉住车辕,脚都磨出了血,才把车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