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没忘了联合晋省其他部队。他派王铁柱去晋中、晋西根据地,带去新造的“铁轨麻花”和扒轨器,约定百团大战打响时,同时动手——你炸正太线,我扒同蒲线,让日军的铁路网彻底瘫痪。
晋中独立团的团长握着王铁柱的手说:“你们这主意好!以前光知道炸火车,没想到扒铁轨更管用。到时候,咱让鬼子的火车在晋省寸步难行!”
这天,李明远正在看周先生新造的迫击炮,赵大山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拿着张日军的布告:“鬼子要在正太铁路加派巡逻队,还说要‘确保铁路安全,严防八路破坏’,看样子是怕了!”
李明远接过布告,上面的日文歪歪扭扭,却透着慌张。他笑着说:“越怕,咱越要给他们添堵。让游击队先去试试水,晚上去扒几节铁轨,看看鬼子的反应。”
三天后,游击队回来报信:扒了五节铁轨,运回根据地炼钢,鬼子果然急了,加派了一个营的兵力守铁路,还派了装甲车巡逻。“正好,”李明远说,“让他们把兵力都耗在铁路上,到时候咱打县城,阻力就小了。”
他心里早有盘算:百团大战打响后,日军的注意力会被铁路线吸引,县城里的兵力会空虚。到时候,集中优势兵力,用火箭筒和迫击炮强攻县城,拿下仓库和伪县政府,既能缴获物资,又能扩大根据地——县城里的商户、粮仓、甚至伪军队部,藏的油水比火车站还多。
“但县城的城墙比炮楼高,鬼子的据点也更坚固。”王铁柱提醒道,“咱的迫击炮口径小,怕是轰不开城墙。”
“不用轰开。”李明远指着地图上县城的东门,“这里是老城墙,年久失修,用火箭筒多打几发,能炸开个缺口。再说,咱还有内应——上次孙茂才从县城带来消息,伪军中的一个连长,早就想投诚了,到时候里应外合,不难。”
秋收过后,根据地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兵工厂的仓库里,半自动步枪够装备三个团,火箭筒榴弹堆到了屋顶,“铁轨麻花”和扒轨器装了二十马车。李明远的部队,经过三个月的休整,个个精神抖擞,冀东过来的战士脸上有了肉,眼神里的疲惫被锐气取代。
这天傍晚,夕阳把郑太铁路染成了金红色。一列日军的运输列车缓缓驶过,车厢里装满了弹药箱。李明远举起望远镜,看着列车消失在山弯里,对身边的干部们说:“快了。等总部的命令一到,咱就先拿这条铁路开刀,再端掉沿线的县城,让晋省的鬼子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练兵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那是战士们在练习冲锋;兵工厂的锤声敲得更响了,工匠们在赶造最后一批炸药;各村的民兵正把地雷搬到铁路附近的隐蔽点,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李明远知道,蛰伏的日子快要结束了。百团大战的烽火一旦点燃,正太铁路这条蛇,就会被切成无数段;沿线的县城,会一个个回到中国人手里;而他们积攒的兵力、枪支和弹药,将在这场大战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他转身往回走,脚步坚定。山风吹过,带来了远处的火车汽笛声,那声音在他听来,不再是日军的嚣张,而是即将到来的胜利序曲。属于他们的时刻,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