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1章 矿脉穿梭藏锋芒,巧计连环断敌源

第11章 矿脉穿梭藏锋芒,巧计连环断敌源(1 / 2)

第十一章:矿脉穿梭藏锋芒,巧计连环断敌源

王铁柱站在山梁上,望着远处铁路线上蠕动的装甲车厢,手里的望远镜边缘被捏得发烫。那是日军为防备劫矿队加挂的“铁壳子”,车厢板厚得能挡住步枪子弹,赵大山的游击队前几天试着用手榴弹炸,只在上面留下几个白印子。

“硬炸不行,得用巧劲。”他把望远镜递给陈二牛,“你看那车厢连接处,装甲最薄,要是能把炸药贴在那儿,一节炸翻,后面的全得跟着出轨。”

陈二牛眯眼瞅了半天,忽然一拍大腿:“咱给炸药做个‘铁爪子’,用铁链子捆着,扔过去能勾在车厢连接的铁环上。引信留短点,扔过去就炸,保准能撕开个口子。”

周先生听说这主意,连夜让铁匠们赶工。用铁轨钢锻出四个带倒刺的铁爪,焊在炸药包上,再系上三米长的铁链。试抛时,铁爪“啪”地勾住了树干,拽都拽不下来,李铁蛋笑着说:“这玩意儿扔出去,就是坦克也能扒层皮。”

三天后,陈二牛带着改装的炸药包,埋伏在铁路弯道旁的密林里。这里是矿车必经之路,铁轨在山壁间拐出个急弯,车速不得不放慢,正好给了他们下手的机会。

中午时分,矿车来了。六节车厢,中间四节装矿石,首尾各挂着一节装甲车厢,机枪手正从射击孔里往外张望。陈二牛示意战士们隐蔽,直到矿车慢悠悠地拐进弯道,第一节装甲车厢和矿车厢的连接处暴露在眼前,他才猛地挥手。

两个战士抱着带铁爪的炸药包,像扔铅球似的甩出去。铁爪在空中划过弧线,“咔”地勾住了连接铁环。没等日军反应过来,“轰隆”一声巨响,连接处被炸得粉碎,第一节矿车厢瞬间脱轨,重重撞在山壁上,后面的车厢像多米诺骨牌似的接连出轨,铁矿石撒了一地。

装甲车厢里的日军慌忙架起机枪,却被密林里的“铁扫帚”压得抬不起头。陈二牛带着战士们冲下去,用火箭筒瞄准装甲车厢的观察口,两发榴弹下去,里面的机枪声就哑了。不到二十分钟,战斗结束,他们不仅缴获了三十多吨矿石,还从装甲车厢里搜出两箱日军的新式步枪。

“这‘铁爪子’比火箭筒还管用!”陈二牛让人把矿石装上车,笑着踢了踢炸变形的铁爪,“下次给它加个定时引信,扔过去不用等炸,咱能撤得更利索。”

日军吃了亏,把矿车的护卫又加了一倍,还派骑兵在铁路两侧巡逻。可陈二牛他们总能找到空子——有时在骑兵巡逻的间隙动手,有时故意在东边炸铁轨,引开日军注意力,西边趁机劫矿车,把“声东击西”的战术用得活灵活现。

赵大山的游击队则盯上了公路矿队的给养车。日军为了让押矿的士兵有精神,每天中午都有辆给养车送饭菜,里面装着米饭、罐头,偶尔还有酒。赵大山让人在送菜的必经之路旁挖了个陷阱,上面铺着树枝和浮土,

这天中午,给养车果然来了。两个伪军赶着马车,哼着小调往前走,没留意脚下的陷阱,“轰隆”一声连人带车掉了下去。赵大山带着人从树林里钻出来,把饭菜搬到自己的马车上,临走前还在陷阱旁插了块木牌,上面写着“此路不通,改道绕行”。

等押矿的日军中午没等到饭菜,派人来找时,只看到陷在坑里的马车和木牌,气得哇哇叫,却连游击队的影子都没见到。下午矿队返回时,士兵们饿得头晕眼花,被赵大山的游击队在路上打了个伏击,又损失了两车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