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章 灰布军装里的新模样

第1章 灰布军装里的新模样(2 / 2)

周小满蹲在树荫下,掏出小本子写写画画。张石头凑过来看,看见本子上画着队列图,每个小人旁边都标着名字,张石头的小人被画成了个壮汉,脚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箭头,写着“总顺拐”。

“你这画得挺像!”张石头拍着大腿笑,“给俺也画个呗,画得壮实点!”

周小满红着脸把本子合上,刚想说什么,就见李明远走过来,手里拿着件灰布军装。“试试这个。”李明远把军装递给他,“赵刚说妇女队连夜缝了一批,给你也留了件。”

军装的针脚有点歪,领口的红布条是用碎布拼的,却洗得干干净净。周小满穿上时,袖子长了点,他往上面卷了两圈,突然觉得肩膀沉了不少——不是布料沉,是心里的东西沉。

下午练持枪。老式步枪比想象中沉,王铁蛋刚举起来就晃悠,枪托磕在肩膀上,疼得龇牙咧嘴,却咬着牙不吭声。李明远接过枪,演示着贴腮、瞄准:“枪是咱的第二条命,得跟身体合在一块儿。”

他让每个人把枪背在身上,吃饭、走路都带着,连睡觉都靠在床头。张石头把枪擦得锃亮,吃饭时都要先给枪“让”个位置;刘和尚给枪系了根红绳,说“求个平安”;周小满最细心,找了块软布,每次练完都把枪身擦一遍,连扳机缝里的灰都不放过。

傍晚收操时,赵刚扛着一摞灰布军装过来,粗布上还带着浆洗的硬挺感。“这是县里妇女队连夜缝的,”他指着领口的红布条,“咱没条件绣徽章,就用这个当记号。”

汉子们手忙脚乱地换衣服,张石头套上军装,袖子短了一截,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的疤痕在夕阳下格外显眼。他对着操场边的积水照了照,咧着嘴笑:“还挺精神!”

刘和尚的军装太大,像罩了个袍子,他却笑得合不拢嘴,摸着红布条说:“比袈裟精神!”

周小满对着积水照了照,灰布军装衬得他脸更白了,他把钢笔别在胸前口袋,笔尖露出一点点,像颗小小的星星。

“槐叶队,都有!”李明远突然喊了声。

三十多个人齐刷刷地立正,虽然姿势还是歪歪扭扭,肩膀却都挺得笔直。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片刚扎根的小树苗。

“解散!”

张石头第一个冲出去,喊着要去帮炊事员劈柴,他说“多劈点柴,晚上给大家烧点热水泡脚”;刘和尚跑到老槐树下,对着树干拜了拜,嘴里念念有词;周小满抱着新领的本子,往队部走,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第一行字:槐叶队,三十三人,今日学会持枪瞄准……

月亮升起来时,操场边的灯还亮着。李明远对着地图发呆,赵刚递过来一碗热汤:“别熬了,这群汉子底子不错,就是缺打磨。”

“我在想,”李明远喝了口汤,热气模糊了眼镜片,“得给他们找个靶子练枪,总不能一直对着树打。”

赵刚笑了:“西边河滩有片荒地,以前是鬼子的靶场,明天让张石头带人去清理清理。”他看着窗外,“你听。”

窗外传来哼唱声,是张石头他们在宿舍里唱,调子跑得上天入地,词却听得清楚:“槐叶青,槐叶壮,跟着队伍打东洋……”

李明远也笑了,把汤碗往桌上一放:“明天加练刺杀!”

夜色渐深,宿舍里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周小满躺在床板上,摸着胸前的钢笔,听着身边张石头的大呼噜,突然觉得这硬邦邦的床板,比学校的木床踏实多了。窗外的老槐树在风里轻轻晃,叶子沙沙响,像在说:睡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