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23章 星火燎原织天网,巷战深处见民心

第23章 星火燎原织天网,巷战深处见民心(1 / 2)

第二十三章 星火燎原织天网,巷战深处见民心

(一)

黎明的微光刚爬上石佛镇的屋脊,周镇长就带着药铺的伙计,推着独轮车进了东街。车板上码着整整齐齐的药箱,还有两麻袋刚蒸好的玉米饼,热气混着草药味飘过来,在硝烟未散的巷子里晕开一片暖意。

“李连长,先让弟兄们垫垫肚子。”周镇长摘下断腿的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上的灰,“石佛镇周边的五个村子都捎了信,说今天会派人来支援——南坡村的泥水匠带了石灰和沙子,说要帮咱修补被炮轰塌的墙;北河村的船工扛了十几根楠竹,能搭浮桥,也能做担架;就连最远的柳溪村,都让货郎挑来了二十斤盐,说是给伤员消炎用。”

李明远接过玉米饼,饼子还烫手,咬下去满嘴的谷物香。他往巷口望了望,果然见晨光里影影绰绰来了不少人,有的扛着工具,有的背着粮食,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挎着篮子,里面装着自家腌的咸菜。

“周先生,让各村的人别都挤进来。”李明远咽下嘴里的饼子,指了指镇外的山梁,“让泥水匠在山梁上修了望台,船工在河里下暗桩,货郎带着孩子们在山道上放哨——鬼子要是再来,咱得先知道他们从哪条路来。”

周镇长连连点头,转身要去传话,却被李明远拉住:“对了,让柳溪村的货郎多带些针线,张婶说妇女队要赶制些布条,给弟兄们缠手腕,免得练枪磨破皮。”

(二)

晌午时分,了望台的泥水匠突然敲响了铜锣——“铛铛铛”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是发现鬼子的信号。李明远爬上阁楼,用望远镜往西北官道一看,心沉了半截:这次来的鬼子足有两个中队,还拖着四门迫击炮,队伍后面跟着几辆卡车,车厢里黑压压的,看不清装的是啥。

“是正规军。”李虎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凝重,“看那装备,比之前的杂牌军厉害多了。”

王猎户往枪膛里压了颗铁砂弹,咧嘴一笑:“厉害?再厉害也怕咱的土法子。俺们昨夜在西北山道上挖了十几个陷阱,里面插了竹尖,上面铺了草皮,保准让他们的卡车栽进去。”

正说着,镇外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紧接着是卡车的急刹车声和鬼子的惨叫。李明远知道,是王猎户的陷阱起作用了。果然,望远镜里,最前面的一辆卡车前轮陷进了陷阱,车厢里的鬼子摔了一地,后面的卡车不得不停下来,队伍顿时乱了套。

“好机会!”李明远转身下楼,“李虎带机枪队去西街炮楼,压住他们的迫击炮;王猎户带猎户队往卡车堆里射火箭,能烧几辆是几辆;周村长带村民们往巷子里搬石头,把街口堵死,咱今天打巷战,耗死他们!”

(三)

鬼子的迫击炮在卡车被陷后,足足耽误了半个时辰才架起来。等炮弹落在东街时,联军早已躲进了加固过的民房。石头墙被炮弹炸得掉灰,却没塌,窗台上的麻袋挡住了飞溅的碎石,弟兄们趴在射击孔后,稳稳地瞄准着巷口。

第一个冲进巷口的是个鬼子小队长,举着军刀刚喊出半句口号,就被阁楼里的王猎户一箭射穿了喉咙。箭是特制的,箭头裹着铁皮,穿透力比子弹还强。小队长倒在地上时,军刀“哐当”落地,后面的鬼子吓得赶紧缩回巷口。

但鬼子毕竟人多,很快就组织起第二波进攻。他们学乖了,不再扎堆冲,而是分散着往巷子里摸,贴着墙根走,想利用盲区靠近民房。

这时候,南坡村的泥水匠派上了用场。他们在修补墙体时,特意在墙根留了些“活板”——看着是实心的石头,其实能掀开,的泥水匠猛地抽开活板,楠竹“噗”地戳穿了他的肚子,连哼都没哼一声。

“这招叫‘地刺’,俺们修水渠时防野兽用的。”泥水匠老张拍了拍手上的灰,又把活板盖好,“等会儿再来一个,还能捅。”